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新中国1952年院系调整的必要性

xia-hong · 2014-07-16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昨天我听一个50年代的老大学生说到1952年学习苏联的大学模式、进行院系调整的必要性,他说苏联的教育模式还是有其先进性的。那时苏联的科技不输于美国,人造卫星、载人飞船都是苏联首先完成的。苏联科技教育的成就美国也是佩服的,不然就不会有美国国会60年代在苏联科技成就压力下感到危机而制定的《国防教育法》。苏联解体后,美国立即大量引进前苏联各国的科技人才。

  1952年的院系调整仿效苏联模式是有客观需要的。民国时期仿效美国所建立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大学模式,不能适应建国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量培养国家建设 人才的需要。以中央大学为例,当时它的门类系科很完全,人数也不少,然而校园却很小,每个院系师生人数并不多,尤其是文理学科,人数更少;1949年之后扩充工科,以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院系调整前师生人数已近全校一半。当时,还要大力发展师范教育,以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农林教育,培养农林技术人才; 同时也要大力培养理科人才,拓展新中国的科学事业;而从西方舶来的文科学说和专业,因与新的意识形态相冲突,并且不适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势必精简和压缩,最近哈工大的一位教授对于文科专业持有类似观点。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高等教育需要大发展,如果全面扩招,今天的巨无霸式的大学早就出现了,用不着等到21世纪。巨无霸大学质量如何,今天已逐渐形成共识。武大的一位老教授说,他们的校长连下面的院长和处长都难以认全,怎么能管理好这种巨无霸的大学呢?这在电脑办公时代尚且如此,当年的笔墨书记时代(党内书记的名称即来源于此)又能如何?

  当年的教育决策者有鉴于此,才学习苏联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综合性大学只办文理科,工、农、医、师范等专门学院均独立办学。这样,单个学校的规模缩小了,但管理效率、教育质量和招生数量却可以大大提高,从而能够扩大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加快培养各类建设人才。这种办学模式不仅在苏联是成功的,在中国也是成功的。这不仅初步满足了国家大规模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而且也使大批工农百姓的子弟有机会几乎免费地接受高等教育。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的质量不比八、九十年代差,更不比大规模扩招的21世纪差。

  我们现在呼唤大师,早在文革中的70年代,五、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中,就涌现出了陈景润、杨乐、张广厚这样的年轻数学大师,他们都是新中国大学培养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四大发明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激光照排、复方青蒿素中,除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外,全是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年轻大师在文革期间的70年代完成的。

  可见,当年的院系调整和五、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并未导致出现“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的助手和接班人,多数也是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而他在这一代人起主要作用的时候,并未提出任何质疑。他发出他的著名疑问是在2005年,是针对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人才现状有感而发的。应该说,他质疑的是80年代之后的中国教育科研体制。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钱学森之问”扩大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整个时期,说什么1949年后培养的人才比不上民国时期的大师,以至于1949年之后再没有大师;意在借否定共产党建国后的文化教育成就,否定共产党建国的正义性和执政的合法性。“钱学森之问”与其说是质疑1949年后新中国的教育,不如说是质疑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评价方式;他同时还有一个著名的预言:“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啦!”

  中国当代大学的合并扩招,反当年院系调整之道而行之,这才是高等教育的一场灾难。合并扩招后的教育质量远不如院系调整后规模适度、专业精当的高校,收费却远超院系调整后三十年间几乎免费的高校。当年院系调整的既得利益者,是几十万上了大学的工农大众子弟;如果说这是“极左”路线的话,那这恰是代表大众利益、合乎革新进步潮流的左翼路线;而攻击这条路线的,则是代表学阀、财阀利益,以大学作为名利场和市场生财之道的右翼路线。

  据那位50年代的老大学生说,如果不是共产党的解放,他是不可能上大学的;尽管他家里解放前是有几十亩地的地主,但却不可能有财力支持他在当时上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开始全国统一高考,到今年恰好是60周年。这时他家里因为土改,土地和财产被没收了;但上大学已几乎是免费的,他考上大学后并没有因失去经济来源而失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共产党剥夺了他家庭的财产,但也是共产党供给他这样的被打倒的地主子弟,跟工农子弟一样读大学,为他做了他家里在民国时代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