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短评《我死后》

黄黎 · 2014-08-31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介入(2-2)

  小 黄:短评《我死后》

  李硕《我死后》: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1408/60016.html

  初一看这篇文章,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读过。后来一查,原来鲁迅的《野草》集里有一篇《死后》。本文基本上就是《死后》的翻版,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一番改写。记得以前读书时也看到一些“古文新写”的“范文”,本文就是一种类似的创作手法。

  所以我评此文,不得不把该文和鲁迅的《死后》做一个对比,以此来分析此文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是“死”的地点。鲁迅文中的“我”(以下简称“鲁”)是死在了“道路”上,而李硕文中的“我”(以下简称李)是死在房间里,自己的床上。鲁在死后灵魂还留在阳间只是无法动弹了,而李死后却来到了“鬼蜮”。

  然后,鲁与李均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总之,待我自己知道已经死掉的时候,就已经死在那里了。”

  鲁文中出现了“乌鸦、喜鹊、独轮车、看热闹的人群”;而李文中没有喜鹊,只有“枯树、恶毒的乌鸦和可怕的小鬼、大鬼、鬼王”,这里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接下来是精彩的部分了:鲁文中看热闹的人的反应是“死了……”“嗡。──这……”“哼!……”“啧。……唉!……”,将旧中国冷漠的群像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十分高兴,因为始终没有听到一个熟识的声音。否则,或者害得他们伤心,或则要使他们快意,或则要使他们添些饭后闲谈的材料,多破费宝贵的工夫,这都会使我很抱歉。” 这句自嘲既概括又反讽了鲁迅周围的几种“熟人”(有伤心的朋友也有快意的敌人)。鲁文是用戏谑的语气讽刺了旧社会的麻木与冷漠。 而李文,出现的不是看热闹的人,而是小鬼们的议论和凶恶的“鬼王”。“这个恶鬼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是在急步奔跑罢了,我都听见它肚中的叫唤,那是被饥饿所驱的一种生理反应。”,疾步奔跑、饥饿驱使,指代了“一种浮躁与贪婪的思想”。作者没有明说“鬼”到底是什么,读者可以见仁见智,我个人理解为当前盛行的“唯GDP主义、资本主义思想、自私的人性”。另外,还有“煽动越来越急促了”的乌鸦,分明就是这种思想的鼓吹者,“貌似和那只鬼王的肚子叫声的频率是同步的”。

  接下来一段是鲁文中没有而李文中增加的--“一只蛆虫在我脖子上爬着”。“它们不等待鬼王了,它们要先下手了”、“不晓得这是革命,还是叛乱”“我还是一点都不能动,根本没有除去它的能力了”。这一段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知所云,似乎作者是有所指但有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基本的大意我个人理解为这种“贪婪”的代表者们为了争夺利益开始自相残害起来。这里的模糊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如果将“我”理解为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蛆虫就是贪婪的压迫者--官僚、资本家们;但此段也能够被某些人将“革命”说成是“文化大革命”、任何一个“农民起义”;此外还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政变阴谋”,等等。

  接下来,鲁文中出现了“一个青蝇”“开口便舐我的鼻尖”,“实在使我烦厌得不堪”。将那些龌龊的小人的丑恶嘴脸讽刺得活灵活现,同时也表现了鲁迅对他们的藐视。李文中也出现了一只类似的“青头大苍蝇”。“一瞬间那么多的虫子苍蝇,就是为了吸取我的思想,然后注入它们的思想,我想它们是白费心机的,因为我的思想是源源不断的,它们吸取吧,那些东西的结局不是被撑死就是被累死了。”

  接下来鲁文就戏谑的表达了“我”即使在死后也就被人草草的埋了,受到了“六面碰壁外加钉子”的屈辱,索性“此刻还不如静静地静着想。”。这也是在表达一种当时鲁迅对现实的无奈。而李文中的火药味更重,“小鬼的惨叫声,和它的头颅摔在地上的声音”,以及“鬼域怎么会有日光呢?而且还是灼热的,还听得有种声音说-----这不是吃他的地方….”(又是一个神秘的句子,作为一个不了解作者的读者,无法理解这句是什么意思)。但是李终究没有害怕,因为“正是我存在时的那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使得我的灵魂沉重无比”。

  再后面,场景切换,鲁被小伙计叫醒,睁开眼来(还是在“死”的状态下)。小伙计送来了“《公羊传》,嘉靖黑口本”,“给您送来了。您留下他罢。这是……”。死了还看什么“明版”,这让鲁无比厌烦,只得再次闭上眼睛。在李文中, 小伙计换成了“A君”,令“我”讨厌的《公羊传》换成了《论水浒传后五十回》和《大趋势》。这里作者提到了“我”“前几天我从他那买了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文选》与《论德国古典哲学》”,可以看出作者是个马克思主义以及哲学爱好者,所以我们对前面搞不清楚的“鬼”大概属于哪个范畴,现在可以有个大概感受了。

  最后两段,鲁文写道“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负任何一面的期望。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鲁迅当时的内心是极度彷徨的。但鲁“终于也没有眼泪流下。只看见眼前仿佛有火花一样,我于是坐了起来”。这最后一句点明了这位伟大的左翼战士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而李文呢,也是很彷徨,“我必须哭了,因为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就死了,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就已经被吞噬了”。但最后李文中“我”的选择并不如鲁迅的积极,而是消极的:“我倒想自戕了,最起码那时我是个死人了,然后我的灵魂再与魑魅魍魉做斗争,我会很欣慰….。”

  前面说了那么多,是流水账式的比较。现在说说我的感受和对作者的建议吧。总体感受还可以有很多进步空间。首先是原创,也就是少用别人的东西;其次是感觉表达的思想不太清楚,到底“鬼”是什么,对“鬼”的揭露还不够,由于没人见过鬼,读者无法产生生动的联想、不好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当然,鲁迅的原文也是很晦涩的;其三是篇幅略长——鲁迅的原文语言更精炼。希望作者再接再厉,下次能够有更多原创的内容、表达的意思更直白、鲜明。

  (2014.8.23美国)

  西南新左翼文艺群

  群号:225174960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五月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