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工农之声

农民工“光棍节”:北京这么大找个媳妇却很难

中新网记者 · 2012-11-10 · 来源:中新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有一个群体的“光棍现象”往往被社会所忽略,他们就是规模已超2.5亿人的进城农民工。农民工面对婚姻和家庭时却多了些苦楚和无奈。

  又逢一年“光棍节”,这个近年来在单身青年中兴起的节日,开始让社会集中关注都市男女的婚恋困惑。然而,在城市中,还有一个群体的“光棍现象”往往被社会所忽略,他们就是规模已超2.5亿人的进城农民工。因为漂泊于城乡之间,同样处于谈婚论嫁、生儿育女年龄段的他们,面对婚姻和家庭时却多了些苦楚和无奈。

  北京这么大,找个媳妇却很难

  11月9日傍晚,位于北京亦庄地区的一个建筑工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24岁的刘建飞和工友一起端着晚饭走进工地宿舍,这间摆满4张上下铺的简易房里住着8个年龄相仿的大男孩。

  “在这屋里你闭上眼都能采访到‘光棍’,我们8个人加起来,能凑齐两个光棍节。”刘建飞在跟记者介绍工友时,还不忘调侃一下大家。

  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他们,晚上躺在床上和工友吹吹牛、聊聊天,成了全天“最解乏”的时间,而8个单身男人之间闲聊的话题多与“姑娘”有关。

  刘建飞两年前从河北老家来北京打工,刚离家的时候父母叮嘱他“在大城市好好赚钱,别着急谈朋友”,但是来到北京两年来,刘建飞却愈发感到“谈朋友”既没机会,也没时间。

  “跟了三个建筑队,最多的一个队有200多人,但是全都是男的,白天干活累了一天,晚上回屋就睡,天天都是这样,平时根本接触不到女孩。”刘建飞说,自己曾想换工作去工厂车间做工,“那里的工作可能没这么单调”。

  但是,睡在刘建飞上铺的孙鹏插话,“你别想了,现在的工厂车间因为工种不同,要么只招男的,要么只招女的,天天在流水线上加班,全天坐在那重复一个动作,自己累的都像机器。”

  采访中,在工友的“揭露”下,刘建飞承认了自己曾经的暗恋经历,女孩是工地附近一家小餐馆的服务员,但是表白的时候,他被对方拒绝了。“谁愿意跟着一个‘泥瓦匠’。”刘建飞说,从那次“打击”之后,自己再也没对哪个女孩好过。

  两个月前刘建飞花1000元买了一个触屏手机,晚上用手机和女网友QQ聊天成了他一天最期待的事情,但是工友总提醒他:“小心被骗”。

  由于自己的“光棍”现状,每年过年回家,刘建飞经常被长辈数落:北京那么大,怎么连个媳妇也找不到。“其实他们不了解,在北京,我们的朋友就是几个工友和老乡,没有几个城里人,生活的圈子反而小了。”

  刘建飞如今所建的楼盘将于年底完工,每平米18000元的房子已经销完。周末的时候经常会见到一些情侣在工地外看他们的新房。“城里的恋爱谈不起,还是挣了钱老老实实回家吧。”刘建飞说。

  爱情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刘建飞的想法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打工青年的婚恋观念,背井离乡的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传统婚恋渠道不复存在,城市中的生存压力又在挤压他们的婚恋空间。城市无法融入,回家恋爱或许是一个办法,但是在农村老家,他们还容易获得爱情吗?

  26岁的张晴,三年前从安徽老家来北京打工,有大专学历的她,工作区域在从车间流水线一直换到了厂区人力资源办公室。从外表看,如今的张晴衣着打扮和城市里的小白领并无差别,但是她自己也困惑:为什么至今也没男朋友。

  其实,在北京的这些年,张晴身边不乏追求者,但是父母一直坚持让她回老家找对象,因为“知根知底,不会受气”。但是,经历过几次回家相亲之后,张晴开始怀疑父母眼中的“知根知底”。

  “都在外面打工,过年回家时才能见一次面,没有相处的机会怎么去‘知根知底’。”张晴说,由于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现在的农村相亲就集中在过年回家的那几天,男女相处几天之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打工。

  张晴说,在农村,外出打工年轻人不好找对象,已经让农村的婚恋成本不断加码。“现在牵线搭桥的媒人几乎都成了专业的了,不管成不成,是要男女见面,双方都要给他‘喜钱’,这都成了规矩。”

  同样因为“规矩”,张晴的弟弟去年结婚时,仅“彩礼钱”张家就给了女方八万元。张晴经常给工友开玩笑说,父母催自己结婚,就是为了“捞本钱”。

  说到回家相亲获得的爱情,张晴给记者讲了她表姐的例子。“她和那个男的在不同的城市打工,相亲认识后虽然电话经常联系,但是相处的机会很少,你都不敢相信,结婚那天是他们第六次见面,但是婚姻只坚持了一年多就离了。”

  在张晴所在的工厂里也有不少打工夫妻,他们在老家相亲、结婚之后继续回城打工。“为了节省租房的钱,这些夫妻还是各住各的宿舍,虽然结了婚,你说这样的婚姻能算成个‘家’吗?”张晴感叹。

  现在的张晴,经常在北京参加一些集体相亲活动,她坦言自己想找一个北京人,或者是一个可以买房的城里人,“但是父母还是担心我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想法能不能有结果。”

  有妻有儿,还是城市“光棍”

  在中国,像刘建飞和张晴这样出生于1980年之后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已有8487万,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就已经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但是发生在农民工群体中的情感困境,既不止是这些“嫁娶之难”,也不止是年轻打工者所独有的困扰。

  11月8日晚,33岁的刘全保和以往一样给甘肃老家的妻子打了电话,“天冷了,等过两天发工资给小静买个羽绒服寄走吧……”。

  刘全保8年前结婚,从甘肃来北京打工算起来已有10年,他当过餐厅服务员,送过报纸,干过油漆工,现在是一个小区的保安队长。原本也在北京打工的妻子自从有了女儿小静之后,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父母。

  小静今年7岁,刘全保夫妇的两地婚姻生活也已持续了7年,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刘全保将每年回家的次数由1次提高到了如今的3次,但是7年来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也就半年。

  “谁不想多见见老婆孩子,但是老家太远,回家一趟费时又费钱,请假还要扣工钱。”刘全保说,两地分居后,妻子在家还有孩子和亲朋可以依靠,而自己在北京其实还是个“光棍汉”。

  在同事和街坊邻居眼中,长相憨厚,为人实诚的刘全保是个可以让妻子“放心”的老实人。但是,刘全保却并不放心妻子一个人在家照顾老小。他计划过两年就离开北京,回家做点小生意,“总不在一起,一家人就生疏了,在农村一个女人持家不容易,家里也不能总没有男人。”

  由于城市生活压力较大,子女教育门槛较高,像刘全保这种,丈夫在城打工、妻子在家抚养孩子,或者夫妻同在外打工,将孩子交由老人抚养,已经成了中国大多数已婚农民工的家庭模式,而这种模式,让分居两地的家庭成员都承受着滋味各异的孤独和牵挂。

  都市角落中,不可忽视的情感诉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全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36岁。这个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进城大军”,他们城市底层辛苦奔波的同时,还要忍受异乡的孤楚和情感的压抑。

  “谈到都市婚恋话题,我们往往只关注都市中的白领,却忽视了同样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年农民工群体;谈到进城的农民工,我们往往关注他们欠薪问题,关注还在家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而农民工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又被忽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0.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