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刘治琳:“德左”也想加入俄罗斯?

刘治琳 · 2014-04-16 · 来源:环球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他们把列宁作为自己的保护“天使”。用革命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命名的街道还完好地保留着,还有一条“共产党人大街”。

  今年3月的克里米亚事件,似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3月18日,就在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入俄条约的当天,“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博拉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出了申请,希望加入俄罗斯。“德左”是哪儿?为何想加入俄罗斯?

  “德左”一开始就不愿脱离苏联

  “德左”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它是一个自己宣布独立,迄今未被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承认的政治实体。它夹在摩尔多瓦(Moldova)和乌克兰(Ukraine)两国之间,位于德涅斯特河(River Dniestr)沿岸的一片狭长地带(见下图1黄色部分),又称德涅斯特河右岸共和国。虽未被承认,“德左”还是拥有自己的总统、总理和流通货币——德涅斯特卢布。

\

  图1:“德左”地理位置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左”是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摩尔多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ldova)则是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演变而来的。追溯起来,历史可谓十分复杂。

  摩尔多瓦人的祖先属于达契亚人。13-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达契亚人逐渐分化为摩尔多瓦人、瓦拉几亚人和特兰西瓦尼亚人。1359年,摩尔多瓦人在喀尔巴阡山以东至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部分领土上建立了摩尔多瓦公国。1487年,摩公国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6-18世纪,它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812年,沙俄通过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将摩公国部分领土,即比萨拉比亚划入俄国版图。1918年1月,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进驻比萨拉比亚,将其大部分领土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41年,比萨拉比亚被划归罗马尼亚。1944年9月,苏罗停战协定规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比萨拉比亚被重新划归苏联,再次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

  1991年5月23日,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摩尔多瓦共和国,并于同年8月27日宣布独立。然而,生活在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的苏联人(俄罗斯人)不愿意跟随摩尔多瓦共和国脱离苏联(俄罗斯),于是在1990年9月2日宣布建立德涅斯特河左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在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

  1990—1992年间,这里爆发了一场与摩尔多瓦的独立战争。俄罗斯派兵介入,支持“德左”,但是从未承认它为一个独立国家。因为俄罗斯坚持认为,应该首先解决与摩尔多瓦之间的争端。停火协议签署后,俄罗斯以“维和”名义,留下了1000多人的军队。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在事实上控制过“德左”地区。在1994年,摩尔多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的协议规定,俄罗斯必须从“德左”撤出其全部军队。但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至今一直没有批准该协议。这就是俄罗斯的所谓“冻结冲突”—未解决的政治和领土争端的事例之一。2006年,“德左”举行全民公投,97%的选票支持该地区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由邦,94%的选民反对放弃独立,成为摩尔多瓦的一部分。今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后,“德左”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博拉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出了申请,表示已向俄罗斯联邦申请修法,并希望加入俄罗斯。

  “德左”人从一开始就不愿意脱离苏联,也不愿意加入摩尔多瓦,他们一直心系俄罗斯。“德左”人一直怀念昔日的苏联,把苏联看作是他们的骄傲。“德左”首都提拉斯波尔的建筑还包括留着苏联时代的标志和风格。市政府大楼顶上屹立着苏联红星,飘扬着具有镰刀和斧头的国旗。大楼前还矗立着列宁的高达塑像。他们把列宁作为自己的保护“天使”。用革命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命名的街道还完好地保留着,还有一条“共产党人大街”。

  “德左”百姓:以前想、现在仍然想成为俄罗斯一部分

  4月11日,CNN记者卡尔·潘豪尔(Karl Penhaul)发表了其在“德左”的采访录,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德左”人已经打开了国门,准备热烈迎接俄罗斯军队的到来。潘豪尔称,“德左”人一直把俄罗斯作为自己的保护人。“德左”人的家门都已经打开,铺上了红地毯,做好了迎接俄罗斯军队到来的准备。“德左”何时回归俄罗斯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许普京根本就用不着派兵,因为他的军队已经在这里了。

  潘豪尔在采访录里提到,一位“德左”老妇深情地说,“是苏联军队保护了我们”。“我们不愿意成为摩尔多瓦的一部分”,“当然了,作为苏联一部分的时候多好啊!我们以前想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现在仍然想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一位名叫维克特(Viktor)的年轻人说:苏联时期多好!但是,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我们想加入俄罗斯,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一位法律系女学生卡迪雅(Katya)与男友谢尔盖(Sergey)说:他们两人打算毕业后到俄罗斯去找一份好工作。因为在德涅斯特很难找到好工作了。如果俄罗斯人来了,根本不会是灾难。

  事实上,从1990至1992年,与摩尔多瓦的独立战争之后,俄罗斯军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现在基地里还驻扎着大约1200名俄军,他们在高速路检查站执行任务。另外一位叫燕妮·叶娃娜(Anna Ivanna)的“德左”人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欧洲?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对我们有好处”。她深信,加入俄罗斯,将会给她们带来经济实惠,诸如廉价能源,尤其是俄罗斯的天然气能为家庭取暖,也有利于当地的工业发展。她还听说俄罗斯的退休金比德涅斯特高4倍。

  潘豪尔还在首都郊外的一栋苏联时期兴建的公寓楼里发现,当年有人在一面墙上用英文写了一首诗,大意是:“我爱你。但是我却不知道,我为何爱你!”这大概就是“德左”人留给俄罗斯的情书。一位金发女郎说:让他们来把,这里的人民早就等着呢。如果俄罗斯军队来了,每一个人都会高呼乌拉(即万岁)!《三国演义》开篇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则有因,合则有理。总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把国家治理好,就会有人来投奔;如果搞砸了,就会有人离别。(作者是前外交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