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活动 > 乌有讲堂

张文木演讲:搞市场经济必须关注地缘政治

张文木 · 2004-09-11 · 来源:作者赐稿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搞市场经济必须关注地缘政治

2004年07月31日  04:54    晶报
                 
搞市场经济必须关注地缘政治——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张文木博士对话
                 
今日演讲嘉宾:张文木
                
演讲题目: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
                 
演讲时间:14:30~17:30
                 
嘉宾档案:
                 
张文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其间就中国安全战略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学术专著《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2000年)、《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2004年),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共享世界资源是中国的权利

现在西方人就想让中国只为世界作贡献,而不用世界资源,这既不可能,也不符合权责对等的国际民主原则。
                 
晶报:中国近年来很重视研究地缘政治,这是为什么?
                 
张文木:中国人研究地缘政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人类生产最初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土地,特别是耕地就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第一资源,地广粮就多,人多兵就多,粮多兵多国家就强大。所以那时的地缘政治讲的是陆权。中国军人多研究山海关,而较少研究海洋。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地缘政治观点突变,地缘政治应该是和外部交换联系起来,是法权而不是皇权意义上的概念。
                 
中国人直到计划经济时代还没有认识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计划经济更注重解决内部问题,所以对世界并不太关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搞市场经济,市场本身就是世界性的,所以搞市场经济,就不能不关注世界,关注地缘政治。
                 
晶报:地缘政治与中国国家安全是否直接关联?
                 
张文木:地缘政治对我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直接影响。中国的地缘政治特点是东接"财源",西接能源。东部大海利于海上贸易,西亚的能源可直接与中国西部连接。一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过来,一部分进入中国"西气东输"管道,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西部大开发,将把能源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在日益依赖世界资源的同时,却对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没有多少控制力。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当今地缘政治的基本特征。资源到哪里,地缘政治就到哪里。美国人总说中国人好,中国人很勤劳,但他没想到人能干了饭量也大。中国在为世界做出大贡献的同时,对外部资源的需求总量也相应增大。一个人不能只干活不吃饭。可现在西方人就想让中国人只干活,不吃饭,即只为世界作贡献,而不用世界资源,这既不可能,也不符合权责对等的国际民主原则。
                 
中国要平等共享世界的资源,这是我们应享的国际民主权利,是国际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但目前看来,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这种权利。有人说,有钱不就有资源吗?要知道财富和资源是跟着暴力走的,工业革命前英国人比中国穷,他们用枪炮打开了世界市场,财富此后就流向英国。
                 
中国并不总是"地大物博",最近的缺电就说明资源严重短缺。我们已拉响了资源短缺的警报,可谓"饥肠辘辘"啊。
                 
海权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命脉
                 
现在国家统一的任务迫在眉睫。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就谈不上。统一中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首张资格认证书。
                 
晶报:重视海权是中国目前"新的觉悟",这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
                 
张文木:当今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拥有总量及其控制能力。而与世界联系的最方便的载体就是海洋。各国现在都重视海权的争夺,西方的海权是指海上控制能力(sea  power)。 海权对中国则意味着平等的海上权利(sea right )。在资本全球化时代,谁拥有强大的海军并能有效控制海上通道,谁就在国际利益分配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因为控制海洋掌握海上运输通道,就能够及时让世界资源流向本国。如果将制海权比喻为"输液",那么制陆权就是"吃药","输液"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药物送达病灶,见效远比"吃药"快。
                 
中国的海权还包括国家统一的含义。实现中国对台湾、南海岛屿的主权,既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义事业,又是实现中国海权的关键步骤。
                 
晶报:海外有华人担心,中国发展军力会不会像苏联一样拖垮自己?
                 
张文木:一个人缺钙,难道补钙不可吗?现在国家统一的任务迫在眉睫。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就谈不上。统一中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首张资格认证书。中国搞现代化的目的不是祖国分裂,而是为了祖国统一。统一祖国需要富国强兵。国富兵不强,我们的现代化就失去意义了。
                 
中国的海军必须具有远程和深海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否则只能称作"海上巡逻队"。我们的海军必须有足够的威慑力。我们有60%的石油来自中东,庞大的贸易依托海外市场。任何一个贸易大国都是海上大国。西方国家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贸易是随炮舰而不是随合同先行的。
                 
没有海军就没有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家现在热衷于谈论民主,其实民主是需要更多资源支撑的。资源缺乏,就会导致权力长期集中。
                 
学者必须学会解决现实问题
                 
一个民族不能总回避现实。长期回避现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晶报:实现国富强兵,需要全国人民的踏实努力和学术界的理性指引。但目前有学人并不强调实力,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文木:一个人老在床上呆,下来走路就会脚疼。学术界长期在空中飘,谈问题就不可能切合现实。一个民族不能总回避现实。长期回避现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历史上,凡是学问越做越虚的时候,离亡国就不远了。宋朝时,空讲理学,结果被北方游牧民族赶到江南去了。这么富裕的一个王朝,竟被一个马上民族所打败,这是宋朝的秀才们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后来,中国学风就转向实际,出了好多经世致用的学者。毛泽东就是把学问和现实结合得最完美的人。
                 
未来20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学风有浮夸的成分。学者要学会"治病"。一个医生看病不是只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而是为了治病救人。药方再好,开药方的逻辑再强,但不治病或吃死了病人,那也就不是好药方。中国学者必须学会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深圳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深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加强深圳地区文化的民族特性。
                 
晶报:能否谈谈你对深圳的期望。
                 
张文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两个支撑点:一是西部开发,二是海外市场拓展。西部开发是为了深化民族市场,海外拓展是为了打开国际市场。深圳要将依托海外经济和依托民族经济结合起来。深圳要走向世界,关键是让海外利润回流到本土,为民族经济服务,用"两条腿走路"。深圳是世界的,是因为它首先是民族的。
                 
晶报:深圳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对此你有何建议?
                 
张文木: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所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今后的发展,对香港的繁荣稳定,甚至对祖国统一,都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看,深圳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深远的政治考虑。但我们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城市民族化的任务。
                 
深圳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华文化在东亚政治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加强深圳地区文化的民族特性。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