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警惕:“经济刺激去国外,通货膨胀留国内”

张小彩 · 2011-02-25 · 来源:路透中文网
通胀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http://cn.reuters.com/article/specialEvents2/idCNCHINA-3848920110223  

路透中文网专栏作家 张小彩/文

   

 

中国积聚这些外汇储备的过程除了聚集了通货膨胀外,也是中国工人毫无幸福感地在富士康N连跳的过程,是中国资源被低价消耗的过程,是环境被污染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那笔数额不菲的外汇储备犹如一朵开放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的“恶之花”, 彰显国力、令中国扬眉吐气的同时,也让人五味杂陈,想说爱之也不容易。

   

 

有迹象表明,中国2008年以来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步伐并没有被完全遏制,反而出现了一个更为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经济刺激飘洋过海去国外,通货膨胀犹抱琵琶留国内”, 尽管2010年以来中国反思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多。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主战场似乎正在向国外转移。上周,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正在谈判或将出资76亿美元在哥伦比亚修建一条791公里长的铁路与巴拿马运河竞争,被称为“干运河”。BBC也有一组题为“中国正在塑造非洲”图片报导,展示了中国国有企业在非洲正如火如荼施工的工地: 兴建中的道路、广场、医院等。《金融时报》在报导中还提到,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其实并不单是对发展中国家,欧洲发达国家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国也没有袖手旁观。

   

这样的大手豪挥,令仍然挣扎在后经济危机中的大国叹为观止。英国媒体甚至惊呼“中国在塑造整个星球”。

   

钱从何来?这些年政府手中堆积了巨额外汇储备,到2010年底外汇储备已达2.85万亿美元,位列全球之首。

   

据国内媒体报导,2010年下半年开始,有媒体报导外管局将开始委托国家开发银行和部分商业银行向全球放贷。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外汇储备找出路,是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

   

但是,有两点令人担忧,第一,这种使用外汇储备的方式无益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第二,海外投资建设项目的大规模放开迎合了官员的投资饥渴, 可能消解官员改革外汇储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货币发行机制、调整中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内在动力, 因为正是这些机制创造并聚集了巨额外汇储备。

   

这些外汇储备原本是为了“集中精力办大事”而通过强制结售汇制度、出口退税制度、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政绩考核指标等一系列的外向型经济政策长期形成的。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出口商品或劳务换取外汇,央行发行人民币并经由商业银行从企业或个人手中购买外汇形成外汇储备。

   

这种机制从微观来看,其合理性无可挑剔,因为个人和企业向政府出售外汇时获得了等价的人民币。但是从宏观的角度,这种机制本身就为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生产的商品或劳务飘洋过海出口去了海外,而中央银行却据此向经济体中凭空注入了一笔人民币,这样势必形成了货币超发,并稀释已有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正因此, 我们说外汇储备其实是央行的负债而非资产。

   

而当这样的机制所形成的货币超发在经济刺激政策的鼓舞下,突破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铸成的堤坝,奔涌而出,并带来普遍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这笔外汇储备的“负债”性质就更为明显, 因为按照经济学理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全体国民谁也无可逃避的税收。所以,省略中间环节,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就是,外汇储备是通过向全民征收“通货膨胀税”形成的。

   

事实上,通货膨胀正在成为中国无法摆脱的梦魇。尽管统计局公布的1月CPI 4.9%远低于业内预期,足以安抚人心,但各种迹象表明,中国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央行在新年的鞭炮声中匆忙加息;宣布24日将再次提高已经是历史最高水平的存款准备率;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巴黎G20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采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对付通胀。更多的业内人士在预测下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幅度。

   

使用外汇储备到海外投资如果路径正确,可以减少外汇储备并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比如,中国企业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从中央银行手中购买外汇到海外投资,或者中国的银行用人民币向央行购买外汇向海外企业贷款,如此,解铃还是系铃人,正好可以中和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超发的货币。遗憾的是,现在看来,这些贷出去的外汇更多地可能要用委托贷款的形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直接由银行拿出去放贷或投资。这显然无助于减少外汇储备,无助于缓解国内通货膨胀。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些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形成了钓鱼工程, 政府将不得不为维持外汇储备的继续增长而继续维持原有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和货币发行机制,那么,靠出口补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赔本赚吆喝地赚取外汇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变成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中国积聚这些外汇储备的过程除了聚集了通货膨胀外,也是中国工人毫无幸福感地在富士康N连跳的过程,是中国资源被低价消耗的过程,是环境被污染的过程。近期媒体不断传来的有关环境污染的消息,令人焦虑:10%的大米镉超标,西南多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从这个角度说,那笔数额不菲的外汇储备犹如一朵开放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的“恶之花”, 彰显国力、令中国扬眉吐气的同时,也让人五味杂陈,想说爱之也不容易。

   

也许这些海外贷款和工程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高铁大跃进后,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也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另外一种可能性,尤其是对天高皇帝远的海外投资项目。比如《金融时报》也提出了对“干运河”铁路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疑问,其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航运高管的分析说:巴拿马运河正在扩建之中,完成后,运力将提高一倍,并可容纳装载1.2万只标准集装箱的大船。而被称为“干运河”的铁路30列列车运送的集装箱数量仅约相当于一只船的运力。而且,就搬运费用而言,干运河可能要贵得多,一个集装箱大约要500美元,而通过巴拿马运河搬运费只需100美元。

   

经济刺激政策无疑都会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如果说2008年经济刺激的投资项目,高铁也好,地铁也罢,不管其最终投资效益如何,物价上涨多少,毕竟留下了公共设施。如果把“经济刺激”的部分搬到了国外,通胀成本留在国内, 恐怕就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意思了。(完)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小心!“内鬼”开始“作妖”,制造矛盾,给国家战略安全造成隐患
  2. 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官方回应?
  4. 刺激消费像是一个智力笑话
  5. 滠水农夫:由细思极恐的几则信息想到的
  6. 大帝的出路
  7. 一个唱歌会,搞的像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8. 三姓家奴蒙古国,不把义父美国玩死不罢休
  9. 都十万火急了,还在等待上面指示…
  10. 他是救灾的,还是骂街的?
  1.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2. 小心!“内鬼”开始“作妖”,制造矛盾,给国家战略安全造成隐患
  3.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4. 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官方回应?
  6.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7. 刺激消费像是一个智力笑话
  8.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9.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10. 当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始时,周恩来起身说:“首先我要纠正李克农副部长的一个错误……”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6.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7.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8.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9.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10.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美国可能直接插手干预,中菲南海纷争面临重大升级
  3.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4. 大帝的出路
  5. 郭松民 | 缅怀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勇士辉煌化金星”!
  6. 成都大运会严禁转基因,中国出生人口倒退回抗战,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