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克鲁格曼“崩溃”论值敲警钟

邱波 · 2011-12-29 · 来源:香港大公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有关中国经济走向的判定已由此前的积极乐观而逐渐转向正反两面;其中既有人将中国看成是实现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同时也有人给出了中国经济可能遭遇“硬着陆”的预估。最近,一直对中国经济前景持悲观展望的克鲁格曼又再度发声。他虽然有意识地将日美的房地产泡沫崩溃与中国的房地产状况作规避性解析,但却还是根据中国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及投资支出比例竟占迫近GDP的50%之官方数据而对中国经济走向给出了相对消极的判定:“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显崩溃迹象”。  

作为2008年的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经济走向的预见性早在他获诺奖之前便已得到展现。世人应该没有忘记,在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经济组织曾就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推出过《亚洲的奇迹》之评估报告;而克鲁格曼认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也就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不可能持久”。虽然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对此结论不屑一顾,但两年后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结局,却还是凸显了他的先见之明。如今,当这位预言大师又重复他的“唱衰中国”的言论时,人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来看待呢?是马哈蒂尔式的不屑一顾,还是因为他的诺奖背景而完全信服呢?  

中国经济变量与众不同  

毫无疑问,作为直接涉及每个人生存状况的学术研究领域,笔者既无须因为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而作出情绪化的愤怒反应,同时也没必要因为克鲁格曼的诺奖权威而失去自主的随之符合;事实上,从各种不同观点中找到更能经得起推敲的相关结论,应该是研究人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笔者看来,克鲁格曼的相关论点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切实性,但却并不完备;或者更具体点说,由于并不完全了解中国的实际状况(“我并不乐意参与关于中国经济局势的讨论”这是他的原话),再加上他本身的美国背景之于其国家政策的影响,以致他的相关论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不知悉中国基本国情的情况下而以日美曾经历过的往昔记录来类推;二是基于维护美国利益的需要而对一些应该表达的内容采取了规避性表述。  

正因为存在这两个相互“别扭”的问题,所以,笔者既不想完全接受他的判定,同时也必须对他有价值的内容给予肯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克鲁格曼有关“各国的统计数据都像是奇怪又无聊的科幻小说”之戏谑表达更应该值得中国警惕,而其将日美官方先后于房地产风暴发生前所曾给出的安全承诺与中国作类比的做派则并不适当;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与这两国存在本质的区别。与此同时,克鲁格曼将中国的影子金融体系限定在地下钱庄甚至当铺等层面也不完备;因为中国地方政府“影子金融体系”的真正规模是难以准确知悉的。  

至于美国在经济因素以外的战略思考方面,克鲁格曼则未有任何涉及;而他在这个方面所采行的“惊悚”发声,显然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肯定还与政治思考存在紧密关联。事实上,不论是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特点的针对中国的各项“双反”调查,还是从不停息的有关人民币汇率议题的持续拉锯,抑或是世人无从预估的突发政军风暴,美国给世人印象应该不是为了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相反,搞垮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才是美国所着力推进的实施方向。  

中保持警惕刻不容缓  

倘使笔者有关经济与政治互为关联的结论不遭遇抨击,那克鲁格曼就中国房地产问题而给出的“崩溃”预言,就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笔者的解析之所以前后不一,显然是源自经济与政治的关联。就经济层面来说,实际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不是吗,过滥的货币流动性以使得房地产泡沫达到必须刺破的程度,而因此造成的结果便是过剩产能无从消解而必然会导致的通缩;事实上,通缩的催生因素并不限定在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领域,目前的汽车产能也同样达到了令人恐慌的程度。坦率地说,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只局限于国内范围,其实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经适房”的建设而在整体经济不大起大落的情况下获得以得到顺畅化解;但问题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曾经有效的“中国特色”还能继续有效吗?  

众所周知,由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均因为债务过重而可能遭遇“二次探底”,基于转嫁压力的需要,它们的“量化宽松”政策更是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而流动性泛滥的结果便是给中国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对于以“出口导向”为基本路径的经济体,它怎么可能成功面对通缩与通胀并重的双重压力呢?事实上,既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却又根据市场经济标准对中国的出口实施诸多限制甚至制裁,这仅仅是源自经济层面的思考吗?  

正因为经济牵连政治,而政治又直接作用于经济,因此,人们完全可以猜想,通过国际政治风暴的频繁发作而加剧中国遭受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与此同时又通过各种贸易保护政策而使中国的通缩状况加剧,这不是阻遏中国崛起的最具力道的选择吗?!事实上,中国中小企业的倒闭潮虽然并未发生,但如果长此以往,未来情态的发展却还是非常令人忧心的。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虽然中国无须因为克鲁格曼的“唱衰”而紧张,但保持警惕却也是刻不容缓的;缘由很简单,克氏“唱衰”中国,其本质意向原本是政经一体的。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  

   

作者:邱  波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大学教授做高考题,结果会怎样?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