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哈罗德·詹姆斯:欧元并非欧债危机罪魁祸首

哈罗德·詹姆斯 · 2012-12-05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经过马拉松式的谈判,欧元区财长会议通过新一轮希腊纾困协议。当地时间11月30日,德国下议院表决批准了希腊最新援助协议,希腊获援尘埃落定。日前,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欧债危机的历史根源、欧洲货币一体化等问题采访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教授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

 

  詹姆斯专研经济、金融史以及德国当代史,最近致力于1929年经济大崩盘以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等问题的研究。他的新著《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Making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11月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欧债危机有其历史根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认为欧债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詹姆斯:这场席卷欧洲的危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爆发的一系列银行业危机,以及随后宽松的银行信贷浪潮。欧洲私营部门的资金出现了由北向南的流动,这些资金相继被西班牙的私人部门和希腊、葡萄牙等国政府及公共部门贷出。信贷繁荣抬高了资金借入国的成本与工资,导致这些国家竞争力退化,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偿债问题随之浮出水面。这反过来又威胁到了银行业,特别是此前已因美国次贷危机而蒙受亏损的北欧大型银行。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不同意将欧元的发行视为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请谈谈具体原因。

 

  詹姆斯:不少人认为,欧元的发行从根本上来讲是受政治逻辑所驱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欧洲"扫除"战争的可能性,但在经济层面是一个尚不成熟的决定。

 

  对于"欧元的发行是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观点,我不赞成。概括来说,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各国就在为同时出现的两大难题寻找解决对策:一个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特权地位",另一个是德国的经常账户持续盈余。为回应全球货币及金融动荡,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共同体的货币一体化即开始拟议并实行,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启动。欧元诞生于非政治性的欧洲中央银行,但不少问题仍然留存,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诸如财政规则、全欧银行监管政策等议题都被反复提及,诸多细节工作做得不彻底也成为了几十年之后的这场危机的根源。

 

  德国不是欧债危机的赢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角色一直颇具争议,您如何看?

 

  詹姆斯:由于德国的工资膨胀率比法国低,相比于地中海国家而言更低,因此稳定的货币就保证了德国出口顺差的增长。对于批评家来说,德国的货币操纵是一种重商主义战略,即确保永久的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巩固其在资源调配方面占据的主导地位。在针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每一阶段谈判中,德国的搭档们都试图设计出一套制度机制,以求控制德国的国际收支盈余。

 

  然而,我不认为德国是欧债危机的最大赢家或受益者。毕竟,让自己的"邻居"面临国家性破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着眼长远的好事。我认为德国也不会牺牲其他国家,特别是邻国来谋求一时的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否赞成将欧洲国家划分成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您如何看待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

 

  詹姆斯:我宁愿将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重新诠释为盈余国与赤字国。其中有些贷款是合理的,然而大多数信贷产生于金融机构内部扭曲的激励制度,以及不恰当的、恶意的银行监管制度。

 

  伴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浪潮在欧洲各国产生。如今的欧洲分化成几个完全对立的阵营,各国呈现出来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形象。新的民族主义也恰恰反映出了新的经济、金融气候。金融市场已经处于去全球化、去欧元化的进程中。共同货币的一大吸引力在于拥有巨额赤字的政府有能力向外国人经营的银行出售政府债券。自从2010年经济逐渐恶化以来,外国银行已经开始减少对于希腊、意大利等国国债的持有,这些国家的国家银行所持有的份额又开始增长。

 

  面对全球金融体系,欧洲早已成为"矿井里的金丝雀",欧元精准地影射出了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欧元的发行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它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相连,它是国际规则和条约的产物。

 

  欧债危机与大萧条境况相似

 

  《中国社会科学报》:站在历史的角度,您如何看待这场欧债危机?

 

  詹姆斯:1931年夏,一系列起源于中欧的银行恐慌将"金融瘟疫"传播到了英国,继而传播到美国、法国,波及全世界多个国家。这场金融波动使得金融衰退演变成大萧条。如今欧洲的问题与大萧条时期的境况十分相似,都是银行业波动和公共财政之间相互依赖,令不确定性及忧虑进一步升温,制造出恶性循环。

 

  20世纪30年代,寻找出一条摆脱经济伤害的道路十分困难,和如今寻求缓解、解决危机之道一样艰难。对于当前的金融困顿,人们找不到显著的宏观经济对策。如果有对策,也就是缓慢而痛苦地清理资产负债表,并设计出降低银行运营风险的激励机制。然而,清理行动会减少银行贷款业务,只能加剧经济下行的趋势。结果是,每个国家都针对是否应该在现在进行银行清理而展开复杂深奥的讨论。尽管争论涉及关于金融部门改革的内容,但不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会由于危机而变得愈来愈大,而非愈来愈小。

 

  我希望人们可以深入地看待欧债危机,我在研究中发现,正是政客与技术官僚之间持续不断的摩擦造就了欧元,而未来无论欧元是否继续存在,冲突将会持续。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3634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634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苏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3.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9.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10.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