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郭松民:就业难让国企躺枪--评张维迎的神逻辑

郭松民 · 2013-07-10 · 来源:国企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企业办得好,收入高,工作稳定,能够让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居然会成为被取消的一种理由,这可以说一种“神逻辑”。通观张维迎的全篇讲话,我们就会发现,谈论就业难的其实不过是个引子,他念兹在兹的还是要把国企比重“控制在10%以内”。

  企业办得好,收入高,工作稳定,能够让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居然会成为被取消的一种理由,这可以说是一种“神逻辑”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显示,我国高校今年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加上往届已经毕业没有就业的人员,就业压力显著增大,被称为“最难就业季”。

  就业形势的空前严峻,这一点从某知名社会调查机构的跟踪调查中就能窥见一斑。据了解,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10940份。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

  就业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心。而关于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造成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就指出:“从中国经济和就业情况看,7%的增速是中国经济最低的增长底线,只有达到7%的增速才能创造出一千万的新增就业岗位。”而除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之外,扩招、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观念的不合时宜等,也被认为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国企居然也会因为就业难问题而“躺着中枪”。5月29日,张维迎在参加网易活动时把就业难归咎于国企太多。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他们就业期待过高有直接关系,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进国企、外企等大企业才算是找到了好工作。张维迎表示,他接触过很多应届毕业生。他们普遍认为去民营企业只是临时身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去国企才是“铁饭碗”。

  据此,张维迎开出医治大学生就业难的药方:“应该减少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其比重应该控制在10%以内。”

  企业办得好,收入高,工作稳定,能够让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居然会成为被取消的一种理由,这可以说一种“神逻辑”。如果这样的逻辑能够被认可,那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企业都会被取消。比如美国也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许多大学生也渴望进入微软、苹果这样世界知名企业工作,学金融的大学生则渴望进入高盛、摩根大通之类的金融巨头工作,这些企业是不是也应该为美国的就业难负责呢?此外,张维迎教授也承认在华外企是“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进入的公司,那为什么不主张这些外企全部退出中国呢?

  如果继续按照张维迎教授的逻辑推演下去,我们甚至还可以得出更为匪夷所思的结论。比如公务员考试在中国被称为“国考”,其竞争之激烈远胜于一般国企招新。据报道,目前“国考”的录取比例接近100∶1。2012年,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招业务科室科员,竞争比竟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9411∶1!一般来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有机会成为公务员的话,那他是绝不会愿意进企业的。如此一来,为了解决就业难,我们是不是应该取消政府呢?

  作为一个知名经济学家,面对大学生愿意去国企不愿意去民企工作的情况,合乎逻辑的做法,一是应该批评民企不应对员工过于苛刻,鼓励民企努力把员工待遇提升到国企的水平,二是要勉励大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端正自己的就业观念。而最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就是向员工提供了优厚待遇的国企,难道员工的待遇越低,张维迎教授就越高兴吗?这又算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通观张维迎的全篇讲话,我们就会发现,谈论就业难的其实不过是个引子他念兹在兹的还是要把国企比重“控制在10%以内”。就在今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张维迎教授还再次主张重启国企私有化进程。其主要表述是:“过去10年,国有企业越来越强大,政府干预越来越多。如果政府不逆转国企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将无法继续增长。未来10年,中国必须重启被打断的国企私有化进程,不把国企比例降到10%以下,中国就不能称为市场经济。”

  不知张维迎教授有没有意识到,目前中国之所以会出现就业难,国企占比下降过快,恰恰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国企改制尚未启动的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存在,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生就业压力骤增,也是和国企大批破产改制的大背景有关。

  如前所述,充分就业需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经济的快速增长无非靠投资和需求两个动力。国企占比下降一是造成投资需求的减少,因为国有企业几十年一直是投资需求的主要源泉,私营企业虽然也热衷于通过银行贷款来造成投资需求,但是由于它们自有资金有限,银行商业化经营后害怕坏账风险而不敢多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国企的退出只能导致投资需求大幅度减少;另,国企改制大量导致原国企人员下岗失业,收入锐减,保障降低,又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动力同时下降,经济自然就复苏乏力,就业难也就随之出现了。很明显,只有做大做强做优国企,增加国有企业的数量,才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基本消除就业难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国企的全民所有的性质,和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民企与外企不同的是,国企还常常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其中就包括扩大就业。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大部分国企承诺并切实做到了“企业不裁员,员工基本收入有保障”,为“保民生”做出了贡献并承担了成本。2009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国企仍然主动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

  与国企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民企往往会把员工当“包袱”甩,通过大量裁员来转嫁危机,政府对此无可奈何。在2009年发生的通钢事件中,私营建龙集团控制通钢后便开始大量解雇工人,建龙集团委派的代表陈国君的年薪高达300万元,却将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压低到了区区300元,其个人收入比工人的收入高距竟达近300倍,最终酿成惨剧。

  总之,如果真的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那么我们目前要做的,不是要继续降低国有企业的比例,而是应该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的比例——不知张维迎教授是否同意?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0.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内奸:倒查20年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