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反面教材《往事并不如烟》

小雨 · 2004-05-19 · 来源:向日葵文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小雨 / 文

  《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如今无论在书店、网上还是地摊都卖得非常火,作者是1957年被定为大右派的民主党派负责人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此书使我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那个时代的事情,我读的津津有味,但却远非作者所希望的,因为它令我得出了和作者完全相反的结论:怪不得毛主席他老人家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呢!

  书中极力铺陈精英知识分子--特别是当了官享受优待的知识分子官老爷们--在建国后完全脱离人民的荣华生活,以及他们在57年被打成右派后对政府的怨恨、对精致生活的怀念。书中从未提及普通百姓,对劳动人民的苦楚视而不见,对党和国家曾给予的厚待认为理所应当,而对于自身所受之苦,却令他们至今泣血呻吟。

  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中描述的生活--

  章家那时住的是有七十九间房的大四合院,每天下午喝红茶,家中有秘书、司机、保姆、警卫多人,即使被打成右派后,每天早餐依然有牛奶、鸡蛋,每月仍有三百五十元工资,但他们却抱怨工资太低以至无法购买古董名画。(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几十元。)

  史良生活考究,一条毛巾最多用两周,吃鸡要单做成小罐,坐软卧需丈夫周到服侍,参观印度工厂时竟无知地用手去摸被钻头切削下来的钢丝,以至烫伤。

  康同璧是康有为之女,康同璧和她的女儿罗仪凤被作者尊为最后的贵族,详细描述她们生活的精致、情趣的高雅。反右后康同碧早餐吃炸小银鱼、糕点、稀饭、馒头和腐乳,却被作者感慨生活大不如前,因为以前的早餐是很“齐备的”,有蛋有奶,有面包黄油,有水果肉松……这个在作者眼中真正的贵族,却因算卦不如意而掌掴为她算卦的农妇。对此,作者丝毫没有责备之意,但却对康同璧事后向农妇道歉大加称道。

  张伯驹住院时被安排在八人的大房间,请求单间被拒绝,理由是“级别不够”。八个人先后死了两个人,张伯驹最后也病死,作者感叹:“在官本位的制度下,我们的医院就认级别,不认得张先生的真正价值。”作者从头至尾抱怨的只是张先生没有住单间,而对其他病人因条件不好而死去却丝毫没有恻隐之心。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特别愤怒更深觉悲凉,康同璧对作者说:“不要看现在你爸爸倒霉,他的命终归会好。别看有的人现在红,夫人也红,将来都不会好的。”这里说的“有的人”,指的想必是毛泽东了,他们竟如此诅咒主席,而主席一家为革命做的牺牲,又如何计算又同谁去计算呢?寒心啊!

  在时代面前,个人实在是渺小的,凭心而论,作者一家及书中所述之人,他们的确受到冲击,经历磨难,甚至会有一定的不公与冤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承受的苦难相比较,又算得了什么呢?只不过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从来不会也从来没有机会去呻吟罢了。像作者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的切肤之痛也许是真实的,但漠视他人的苦难,放大自已的悲情,使得他们在一遍遍舔食与展示自己的伤口中无力自拨。其实他们也是可怜的,脆弱的精神一旦受创,永不康复,永远沉沦了。

  我眼中的这本反面教材,在社会上却迎来一片赞誉之声,想想也很正常,就看你是正读还是反读了,那些只站在知识分子立场看问题、只知道自己的疼痛才是疼痛的人,大抵会与作者同病相怜吧。同时令我欣慰的是,在网上也找到了批判文章,非常之好,转贴于此,希望更多的人以清醒的头脑看待此书。

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孤独无血 / 文

  作者章诒和是中国开国时民主党派民盟、中国农工党领袖、时任共和国交通部长章伯钧之女,后被划为右派。如果不是此书,本人根本不知章伯钧为何人,纵本人非常认真地学习高中时代的《中国近代史》及大学时代的《中国革命史》及关心许多电视文艺作品,但均不能从正统媒体中了解到这些东西。

  可以相信,作者记录的东西是真实的,也正是这种真实,才让我从此书中看到了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时的那一段岁月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我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长大的,因此,对这本书里反映的东西的评价,注定是不能予之以同情与惋惜的。

  在书中,作者以她真实的经历,给我们描绘了在建国初期,共和国的不少部长均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描绘了这些部长的日常生活。由书才知,建国初期,正当广大人民处于艰难挣扎拼搏的时候,当时担当了国家政治要人的民主派文化精英、政治精英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书中看到,共和国的首位女司法部长民盟的史良,那时生活观点是“毛巾是不能用到发硬的,两个星期必须换一条新的”。而这群从旧中国的社会知名人士与知识分子过渡到共和国成立后的政界要人后,继续过的是一种比今天的小资还要好上多倍的生活。他们家中有车、有警卫、有秘书,有专业厨师,动不动就去西餐厅吃牛排、喝红酒,收藏名人名画,还经常到国外买香水、得丝巾等纪念品给自己的干女儿。放在建国初期那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社会大背景下,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第一代的民主党派干部、社会精英们所过的奢华生活。如不是章诒和的书,我将一无所知,还以为共和国的建国初期干部们个个如毛主席一样节俭生活。

  以阶级论的观点,可以知道的是,建国初期的民主党派们,他们代表的,确实是小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无论是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是那个阶级的代言人。作者的笔调是悲情的,叙述的是一群精英们的悲歌。他们的下场惨啊,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他们正是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当权派的专政中的惨淡收场。在阶级斗争当中,是不留情面的,在斗争当中,失败的一方必然是惨之又惨的一方,斗争是无情的。在那个时候,那个阶级被打倒了,工人阶级站起来了。一直被欺压的工人阶级站起来了。工人阶级站起来的脚下,正是这群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精英们的痛苦呻吟,这正是到了今天,不少工人、农民还时时念叨毛泽东时代好的一个注脚。

  听到了这呻吟的声音,我才明白了阶级斗争的广泛内涵,又不禁忆起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乌有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