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新中国粮食产量 兼谈总理当知青时的背景资料

老老狐狸 · 2014-03-19 · 来源:乌有之乡
弘扬知青精神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新中国中,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8年,1950、1952、1962、1963、1964,都是恢复性增长,正常年景里增幅上10%的,只有1966、1970、1973年。减产幅度大于5%的有6年,除了大家熟悉的那三年,还有1985、2000、2003年,这三年的减产幅度都超过了1961年。粮食生产真的是一私就灵吗?

       吃饱喝足的夜晚,正好整理19492013年的粮食生产数据,是为记!

愿老祖宗保佑吃饱了饭的后辈,老祖宗同样保佑吃喝讲究的后辈。

 

—整理者言

 

一、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image002.jpg
 

1949年,中国全年粮食产量1.13万吨,仅及1936年(1.5亿吨,建国前最高产量)的75%,人均粮食产量208kg,扣掉种子、饲料等,人均原粮不及11斤,这一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35岁。

4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期,农村进行了土改并开始组建互助组,粮食生产快速恢复。

52年的各主要工农业指标都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1.64亿吨,是36年的109%,人均粮食产量达到285kg

三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3.14%,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0.94%

 

二、19531958,集体经济发展时期

image004.jpg
 

195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开始推行合作化,农民拿出土地组建起初级合作社、高级社,到了56年,合作化基本完成。

58年开始了狂飙突进的公社化运动,仅半年时间,全国绝大多数合作社都变成了“人民公社”。

56年粮食产量1.9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307kg,这是第一次突破300kg大关,基本达到了热量安全线。

5758年,粮食总产量小幅增长,58年达到1.98亿吨,但同期人口增长更快,58年人均粮食产量回落到300kg以下,为299.5kg

六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17%,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82%

1958年,留在国人记忆里的是“大跃进”、“大炼钢铁”、“放卫星”等,这一年粮食虽然有所增长,但不到2亿吨被吹到3.5亿吨,错误的数据带来错误的决策,加上收粮不及时带来的损失,为接下来的三年困难埋下伏笔。

 

三、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

 image006.jpg

19591961年,是极为困难的三年,粮食产量连续大幅下降,61年,粮食总产量1.37亿吨,低于51年水平,人均粮食产207kg,更是回落到解放前。

三年间,总产量年均减产11.61%,人均产量年均减少11.54%

这三年,怎一个饿字了得!

 

四、19621965,三年调整恢复时期

image008.jpg
 

面对持续三年的巨大困难,陈云向中央建议实行“包产到户”,他估计,不包产,恢复期至少要8年,包产的话,只需一半时间,45年就够了。

毛泽东的判断要乐观一些,他认为,62年上半年已有开始恢复的迹象。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62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65粮食总产量达到1.95亿吨,与58年基本相当,人均粮食产量回升到268kg

四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9.26%,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25%

 

五、19661978,集体经济巩固发展时期

image010.jpg
 

19661978年,稳定实行人民公社体制,13年间,虽有文革、主席去世、粉碎四人帮等大事件,农业生产波动并不大。74年,人均粮食产量再次突破300kg线。7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是58年的157%,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17kg

十三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51%,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28%

客观地说,老百姓对改开前的吃饭问题是不满意的,即便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最高的78年,316.6k56年的306.8kg22年只增加不到10公斤,老百姓不满意,太正常了。

建国已经29年,曾经向地主交过租子、被军阀预征过田赋的老一辈逐渐离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又是一代人。

具体分析这2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停滞不前的原因,并非粮食总量增长慢,主要是同期人口增长快,人口增加了53%,吃掉了总量增长。

1978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68岁,识字率、入学率、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等社会发展指标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粮食产量增加→营养改善→人均寿命增长→人口快速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停滞,这种情况好像比较普遍,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才会进入比较快速提高的新阶段。

 

六、1979198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体制改革时期

image012.jpg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1982年,是公社体制到包产到户的过渡期,这四年年成不错,8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49kg

1979111,国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决定把粮食征购数量降低,提高粮食征购价格20%。计划外收购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50%
 

四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3.85%,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44%

 

七、19832013,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解体时期

image015.jpg


 

1:以上数据均来自统计年鉴;

2:人口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我国于58年才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因此非普查年的实际人口可能与统计数据有一定出入。

 

1982年以后,全面进入包产到户的新时期了,1996年,人均粮食产量412kg这是第一次突破400kg的营养安全线,当然首次突破未能保持多久,就再次跌入300kg区间,2003年是1996后的最低谷,为333kg20032013,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增长,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再次突破400k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42kg

这三十一年里,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72%,人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0.77%

2012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74.83.

1949年到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13亿吨增长到6.02亿吨,年均增长2.65%

64年中,有48个年头的粮食总产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8年,增速最高的是1952年,当年粮食总产增长了14%19501952196219631964,都是恢复性增长,正常年景里增幅上10%的,只有196619701973年。

另外16年则是减产年,减产幅度大于5%的有6年,除了大家熟悉的那三年,还有198520002003年,这三年的减产幅度都超过了1961年,但不及19601959年。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粮食产量年际波动比较大。分阶段来看,除了49526265两段属于恢复期外,7882年体制过渡期的年均增产率是最高的,其次是19661978年、19531958年、19832013年,5961则是连续三年减产。

为便于比较,剔除194919521959196119621965三个异常段,以19531958这六年年均增长3.17%为标本,对1966201348年的增长率作六年移动几何平均,最高的是19781983年段和19701975年段,年均增长都超过5%,从19831988年段起,年均增长降到2%以下,962001段出现负增长,直到进入新世纪,20012005年段的年均增长才开始恢复为正。

2004年起,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10年年均增长3.4%,超过5358年。

 

附:关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相应年代的一些背景资料


 image017.jpg

当今李总理简历

 

19741976年 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

19761978年 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81982年 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学生会负责人

 

19741978,是当今李总理亲历农村的时间段:

 

1974年,李总理下乡当知青的第一年,安徽省人均粮食产量351kg

1978年,李总理离开农村这一年,安徽省人均粮食产量314kg

 

万前委员长简历

 

19776月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81月~197912月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19804-1988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808月~19825月任国家农委主任。

 

1977年,万前委员长主政安徽第一年,安徽省人均粮食产量323kg

1980年,政绩卓著的万前委员长升任副总理离开安徽,这一年,安徽省人均粮食产量296kg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