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粟裕将血腥的战争打成了艺术——关于粟裕的随想

针叶 · 2014-03-23 · 来源:针叶的天涯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粟裕将血腥的战争打成了艺术

  由将帅的经典战役拍成影视剧的,粟裕雄踞第一,不但国内无人能比,国外也没有对手。我看过的就有电影《南征北战》(52版)、《南征北战》(新版)、《红日》、《战上海》、《黄桥决战》、《淮海战役》《济南战役》;电视剧《七战七捷》、《英雄孟良崮》,《红日》、《豫东之战》、《济南战役》等。

  粟裕在战场上创造了很多经典,有些战役可以用神奇来形容,让我这样的军事外行都看的赞叹不已,那么对通晓军事的人来说其魅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被称为军神的刘帅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自视甚高”的林彪也曾感慨“粟裕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神仙仗”的评价恐怕比刘帅那句“百战百胜”来的更高。但1948年的豫东战役期间,刘帅对粟裕还有过这样的评论:“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看来刘帅更具有识人之能。

  原来是胆识和气魄过人,这就是刘帅和林彪都自叹不如的原因。粟裕的胆识和气魄究竟强到什么地步,豫东战役不久之后的淮海战役给出了答案。淮海战役不同于辽沈和平津战役,它是双方实际意义上的大决战,谁都输不起,赢了是千古佳话,输了必是千古罪人。粟裕主动提出打淮海战役,且坚持要把它打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有点不知死活。况且它的难度也是历次战役所不能比:敌方80万对我方60万;敌方装备精良对我方的装备混杂;大平原利于敌方机动,而我方毫无地利之便;敌方后勤补给便捷,我方的运输工具却是独轮车……综合论起来,敌方的优势不止强过我方一倍,且敌方的士气不衰,铆足了尽头做最后一搏。可这仗居然打赢了,而且是干净利落地吞掉了对方55万,消灭的敌人几乎跟我方的参战部队数量相当。谁有这样的大手笔!能“写作”这种“大文章”的人应该不止粟裕一个,但把“文章”写的这么好的人,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

  粟裕还不仅仅是胆识和气魄过人,张震总结出的就是另一些东西,他说“粟裕作为一代名将,他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深思熟虑,机断专行” 是指挥技巧,“奇”是用兵之法。成熟的军事家在作战之前喜欢听取别人意见,可一旦构思成熟,战役进行中,却最忌别人参合,那会打乱思路和部署,造成可怕的恶果。老蒋就不懂这道理,喜欢越级指挥为共军帮忙。国军败得那么快,还真不能忽略老蒋这方面的“贡献”。

  关于用兵之奇,若站在粟裕的角度来总结,这个“奇”字换成“活”更贴切。读《粟裕战争回忆录》,其中说到奇兵的,大概只有两处,一是黄桥战役先打翁旅是用了一招奇兵,二是七战七捷中围黄救邵用的是奇兵,也是险招。谈到灵活用兵的地方却很多,如在回顾孟良崮战役时,他说预留王必成的六纵在鲁南待机“是灵活用兵的重要一着”, “这着棋一旦动起来,全盘就活了”。奇兵和灵活用兵在他的心目中是两回事,他更看重的是活用兵,奇兵多属险招,往往是迫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但粟裕的灵活用兵看在别人眼里往往也够奇的、也够险的,便有了善用奇兵之说。

  粟裕用兵的灵活,在苏中时日本人就头疼,据说曾专门组织人研究,结果到战争结束时也没想出对策。这个“活”更让老蒋头疼,称其为“诡计最多”,也组织专家研究对策,更请出冈村宁次做顾问,结果还是打一仗败一仗。活用兵法活用兵,令对手无从琢磨,谁遇到这样的对手不害怕!

  粟裕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个“活”,他的魅力也在这个“活”。要做到这个“活”还真不易,我想,粟裕所以能做到主要凭借的是两点,其一是“知己知彼”功力深厚,其二是精通“战争数学”。

  以黄桥战役为例,此役打的凶险无比,如果知己知彼的功夫不到家,或计算的不精确,那就毫无胜算。韩德勤以强兵来攻,兵力二十六个团共三万余,而我军全部人员仅七千余人,其中战斗人员不过五千余人。敌军虽多,但其中的李明阳、陈太运两部态度暧昧,只要战胜中路敌方主力,李、陈两部就不敢动;附近的日寇也会采取观望态度——这是知己知彼的功夫。接下来是怎么打,来敌中翁旅最强,但先歼灭翁旅就震慑住李、陈二部,可以实现对韩军主力的包围与迂回,还可以严重打击敌军士气,对战役的转变会起决定性影响——这是奇招,靠的又是知己知彼的功夫。办法有了,接下来就要谋划具体实施过程,这不仅是战术技巧的铺排,更是大量数字的推演,我们可以简称这部分内容为军事家们的战争数学:以四分之一兵力守黄桥,以四分之三兵力机动,机动部队要以最佳的办法最快的速度歼灭翁旅,然后实施迂回与包围,这里要计算的东西就太多了,我方的战力、敌方的战力、我方指挥员的能力、敌方军官的应变水平、弹药的消耗、人员的伤亡、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全歼翁旅需要的大致时间、以及战斗结束后弹药是否能得到补充、押解俘虏救助伤病等需要占用多少人力,余下的战士数量和体力是否足以完成下一阶段任务,守卫黄桥的部队能坚持多久,牺牲会多大,是否有余力在机动部队完成迂回与包围过程中参与歼灭战……粟裕需要算的肯定比这多得多,可这仅仅是开头,后面的题还大着呢!全歼了翁旅不过是减少敌人三千人,面前还有三十三师和八十九军,就算我军没有损耗(这不可能)也不及敌军的一半,却要去围歼?对方将领一定以为粟裕疯了!但他做到了,将敌人一块一块地切割,吃完这块就啃下一块,直至啃光为止,胃口好的很。结果三十三师全歼,八十九军包括军部在内大部被歼,歼敌一万一千多,是我方参战部队的两倍。

  战争数学够复杂,简单之处中学生就能胜任愉快,复杂处累死数学家也解不开,战场上不确定的因数太多,想算清不仅要靠经验,要靠战略战术的深厚功力,要靠对敌我双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程度,恐怕还要有独特的数字推演方式,这些都是外行不易理解的。即便是内行,能力上也千差万别,林彪所说“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原因无他,没有粟裕算的精。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