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焦裕禄身后》:一本“奇书”的观后感

盛京废人 · 2014-06-18 · 来源:乌有之乡
张钦礼与焦裕禄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几年前,出于对焦裕禄同志人生历程的崇敬与求索,我曾拜读过任彦芳同志的《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版)。读后,感概良多。

  这是一本“奇书”!

  “奇”在何处?“奇”在书中矛盾之处太多,“奇”在书中对人物的评价明显有失客观之处太多。有此二奇,读这本书感觉很累,如堕历史的迷雾之中。

  一、他是何时结识焦裕禄的?----矛盾举例之一

  这是一本写焦裕禄的书。书的开篇,作者自称与焦裕禄同志曾经做过邻居,并在焦裕禄任职兰考的1963年冬天“与老焦有了多次交谈,逐渐熟悉起来”(见该书第1页)。看起来,这本书来自亲历者的采访与追记,史料的真实性与认知价值应当都很大吧?可谁知,就是这段话,却在后文的描述中首先暴露了矛盾之处,让我疑惑顿生。

  翻到该书第63页,作者写道:“1964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日子”,“我”回兰考探望母亲,母亲对县委的焦书记赞不绝口,就在此时,“焦裕禄推门进来,妈妈让我认识‘这就是我说的那个不顾命的焦书记’”,这就是作者与焦裕禄的第一次会面。很奇怪吧?在本书的第一页作者已经说过自己在1963年冬天便与焦裕禄相识,且多次交谈过。仅仅在同一本书中隔了60多页,作者自己却把与焦裕禄的结识时间整整推后了几个月,变成了1964年的2月份。试问,在这样简单的时间问题上都存在硬伤,这本书的真实性怎能不令人生疑呢?

  二、如何看待焦裕禄?----矛盾举例之二

  在对焦裕禄的态度上,这本书也是矛盾重重。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是站在表现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角度来回顾焦裕禄同志的革命历程的。比如这位作者虽然与焦裕禄同志无甚交往,书中披露的双方交谈一共也不超过十句,但是当他“从母亲的来信中知道这不幸的消息(焦裕禄逝世)”时,他竟热泪横流(见该书65页)。看起来,感情何其真挚,但细加品味,这感情又来的是多么突兀啊!

  突兀的感情必然要伴随着突兀的文字表达。作为曾经的《焦裕禄》剧本的创作者,这位作家首先借对剧本《焦裕禄》创作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介绍,提出了所谓“十大矛盾”的观点。(见该书130--132页)。随后,这位作家又对穆青、周原等同志创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提出质疑,认为这篇通讯完全是建立在张钦礼的一面之词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不但片面,亦不够客观。

  通过上述描述,作者认为焦裕禄来兰考任职时间很短,而且在任职间主要工作是抓阶级斗争,对兰考困难现状的改变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如此神来之笔,却曲折的表达了作者对焦裕禄同志的真实看法,真高明啊!

  呵呵,原来矛盾之中自有真相。

  三、张钦礼究竟是个什么人?----矛盾举例之三

  实事求是地讲,对张钦礼这个名字,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笔者非常陌生。读完这本书后,笔者特意重读了当年穆青等同志撰写的那篇通讯,这才发现了这个早已被时间的洪流冲洗淡忘了的名字。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按照书中原开封地委书记张申的说法:“(张钦礼)从参加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兰封考城(兰考),他对这很熟悉,群众关系也好;但因为他傲气,自以为比别人强,所以一直存在与人合作的问题。”(见该书87页)。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上级对下级鉴定式的评价,但却让我凭直觉感到张钦礼同志很可能是一个爱护群众,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但却因个性太强,不大招领导喜欢的干部形象。

  而且,按照书中的记载,兰考绝不是什么干部升迁的天堂。相反,由于这里经济落后,很多干部避之惟恐不及。比如在焦裕禄的前任县委书记王金碧因腐化堕落调离兰考后,就出现了很多干部不服从组织调动,宁可背处分也不到兰考上任的怪现象(见该书87页张申的回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能够长期坚持在兰考工作的干部,难道不值得人们尊敬吗?

  统观全篇,这本书对张钦礼采取的是基本否定的态度。所谓“谎言的悲剧”,主要指的就是张钦礼制造的“谎言”。但是,让我感到的困惑的是,在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来兰考采访、体验生活期间,兰考有那么多和焦裕禄共事过的县级领导,为什么非要安排一个“撒谎成性”的张钦礼去接待他们,以致让几位记者为他的“谎言”感动,树立起了焦裕禄这个先进共产党员典型呢?在书中作为正面人物形象出现的焦裕禄的继任者—县委书记周化民指派张钦礼接待新华社记者,难道也是有意让一个“撒谎成性”的人通过编造故事,来树立焦裕禄这个“可疑”的典型吗?

  谁在说谎?存疑中。

  四、先说到这吧

  走笔到此,抚卷长叹!类似的矛盾例证还有很多,简直到了无法一一列举的地步。试想,一本从观点到细节前后矛盾之处俯拾皆是的“奇书”,它的可信程度究竟能有多大呢?这样的书流传于世,能不误导世人吗?

  对焦裕禄同志,笔者充满尊敬;对张钦礼同志,笔者认为他的一生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当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苛求一致。但是,一切罔顾事实,仅从一己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发布的言论,最终只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化作空虚的泡沫,湮没无闻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7.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8.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