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8日 《环球时报》论坛文章:《少拍抗日剧,多讲欧美侵华史》,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的缘故,国内一些电视台一连播出十几部抗日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恍惚之间,中国电视圈似乎回到‘全民抗日’的年代”作者语气虽不能说有讥讽之意,但忡忡忧心显而易见。作为一个年将九十岁的老人,对作者的此种言论实在不能苟同而且愕然!就以作者所引的古人之言“略于古而详于近,治史之要”而论,也难能掩饰其观点的谬误。新中国的对日关系始终不变的原则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还不清楚吗?这就是教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前事,要以历史为借鉴。准此,中日两国才有美好未来。否则两国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作者想要的那种“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当然作者文中并不是没有“牢记历史,面向未来”这样的字句,但是这些字句仅仅是用来敷衍文章要害的涂料,其主旨是指“拍摄太多类似主题的(笔者按:即抗日题材与主题)影视作品,有可能使历史教育固化成抗日情结,甚至使国人以“仇日”的心态面对今天的日本”。果真如此吗?曾记否,前不久黑龙江某县公然为当年日本侵略者所谓的“开拓者”立碑以招徕游客的奇闻?这里有“历史教育固化(的)抗日情结”有所谓的“仇日”心态吗?没有!恰恰相反,有的倒是“哈日”心向,他们“牢记历史”了没有?没有。所以我们今天还不能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以更多,更深刻,更形象有力的包括电影电视在内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抗日题材的作品。历史的教训应该经常讲。“年年讲,月月讲”,不要忘记,不能忘记!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