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推荐贾仕武的《全球化与共产党》

佚名 · 2005-08-02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推荐贾仕武的《全球化与共产党》

东欧易帜﹐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福山纵情高歌《历史的终结》﹐美国领导的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转眼间﹐祇剩下中国﹑朝鲜﹑越南和古巴。曾经激励过几代志士仁人流血牺牲﹐曾经让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发抖的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了﹖— 这本书说“不”。

第一﹐“共产党人的活动﹐是世界人民寻求平等﹑公正﹑民主的社会秩序的历史要求的延续和最高形式。它是从斯巴达克﹑陈胜和吴广﹑托马斯‧闵采尔﹑玻利瓦尔﹑圣‧马丁﹑孙中山到世界各民族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伟大革命传统的继续﹐是从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孔子﹑但丁﹑伏尔泰﹑黑格尔到世界各民族人民伟大文明创造活动的继续。”换言之﹐真正共产党人的追求﹐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

第二﹐因为这个原因﹐苏联解体带来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是其执政的领导集团在国际向帝国主义﹑在国内向资产阶级投降的结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教条﹐必须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苏联东欧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正在把世界共产党的奋斗推向新的阶段。

第三﹐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为全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带来越来越多无法解决的社会难题﹐导致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不可逆转的深化。社会倒退﹐经济衰落﹐唯利是图﹐信仰危机﹐道德败坏﹐犯罪猖獗﹐积累并且激发着世界人民的不满与反抗。反映在学术上﹐是各种反西方全球化﹑反美国化﹑继续追求理想社会的认真批判和艰苦探索。

第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没有一丝盛气凌人的说教﹐不是标语口号的排列﹑豪言壮语的堆砌﹐而是平心静气﹐展开社会变化的客观过程﹐进行认真讨论。因为这个原因﹐从全球化的全球视野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了极其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学术数据﹐尽可能使立论有根有据。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世界的现实相结合﹐揭示共产党人﹑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命运和创造性探索﹐从人类社会历史运动最深层把握它的规律和走向﹐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祝东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