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票决制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民主决策规则

王绍光 樊鹏 · 2013-07-28 · 来源:《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共识决是集体本位,寻求好的集体方案;多数决是个体本位,只求集结个人偏好。多数决是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有赢家、有输家;共识决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 game),各方都是赢家。

  不少人以为票决或多数决等同于唯一可行的民主决策规则,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早已证明,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条件下(如只有两种可能的选项时),票决才能产生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决策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处理每个方面都可能有许多选项(如新医改),单靠多数决根本不可能产生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1]更何况,这已经假设所有人的偏好强度相当。如果对票决参与者的偏好强度加以分殊,票决就更不可能产生公正、平等、合理的决策了。[2]

  即使不在偏好集结(preference aggregation)的精确性上纠缠,与多元模式下的多数决相比,共识模式下的共识决也具有诸多优势。多数决与共识决都假定决策主体之间在备选方案上存在分歧,但消除分歧的方式不同。多数决消除分歧的方式是通过投票揭示哪个方案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并把那个方案确定为最终方案。共识决的方式是通过反复的协商、协调、协议,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扬长避短,合成(synthesize)一个新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这也就是说,多数决是零和游戏(zero sum game),有赢家、有输家;共识决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 game),各方都是赢家。两者在游戏规则上的不同导致两种游戏的玩法大相径庭:

  共识决是集体本位,寻求好的集体方案;多数决是个体本位,只求集结个人偏好。

  共识决相信可以找到各方都愿意接受的新方案;多数决认为只能在现有方案中决出各方都必须接受的方案。

  在共识决下,各方聚焦与政策相关的议题;在多数决下,各方更关心得票多少,精力投向争取足够支持票,而不是问题本身。

  共识决鼓励合作,即使有分歧也不会导致分裂;多数决鼓励竞争,各方倾向纵横捭阖,形成派系。

  共识决注重对话(dialogue)、注重商议(deliberation),各方都需深入讨论各种方案里各种选项的优劣;多数决注重辩论(debate)、鼓励各方尽量隐瞒自己的底线,尽量为自己的方案辩护,妨碍有效沟通。

  共识决鼓励各方为支持自己的方案提供论证、为反对其他的方案提供论据,鼓励说理,鼓励倾听,反对为反对而反对;多数决鼓励各方相互攻讦,因为打败对手方案是自己成为赢家的前提。

  共识决鼓励各方向中间靠拢,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合成方案;多数决鼓励各方策略性地采取极端立场,以便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最终妥协。

  在共识决下,少数派的意见会被吸纳;在多数决下,只有等到下一轮决策时,少数派才可能(仅仅是可能)让自己的意见得到重视。

  共识决可以处理错综复杂的政策议题,考虑众多选项的各种组合搭配;多数决往往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两者必居其一的选择。

  共识决是多轮游戏;多数决是一锤子买卖。

  在共识决下,扎实的论据、有说服力的论证、令人同情的呼吁都可能改变人们的看法,使各方分歧缩小、收敛;在多数决下,各方倾向固执己见。

  共识决的结果包含了原有各种方案里好的部分,扬弃了坏的部分;多数决的结果包含了赢家方案里坏的部分,舍弃了输家方案中好的部分。

  共识决有利于决策主体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数决可能伤害彼此之间的情感,妨碍各方在下一轮决策中形成合作关系,造成恶性循环。

  共识决作出决策比较费时,但比较容易顺利执行,因为决策是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家都是赢家;多数决作出决策比较迅速,但执行时可能受到输家有意无意地阻挠,甚至破坏。

  由此可见,共识决比多数决更能体现民主精神。实际上,整个商议民主理论都可用来解释共识决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相对于多数决的优越性。[3] 在实践中,共识决也被广泛运用。例如,议会制下的内阁在决策时几乎从来不用多数决,而采取共识决的方式。[4]欧盟的正式决策规则是多数决,但真正起作用的是非正式规则,即共识决。有研究发现,欧盟超过80%的决策是使用共识决作出的。[5] 一项对北欧国家丹麦的研究发现,该国政策制定的机制更接近共识决,而不是多数决,虽然后者才是法定的决策规则。[6]此外,还有一大批国际组织采用共识决作为其决策规则。[7]

  综上所述,以新医改决策过程为代表的中国中央决策模式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共识型”决策。

  (本文摘自王绍光、樊鹏著:《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这是国内首部解读中国政府决策模式的著作)

  注释:

  [1] Kenneth J·Arrow,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New York,Wiley,1963.

  [2] Charles M·Harvey, “ Aggregation of Individuals Preference Intensities into Social Preference Intensity,”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vol.16,no.1,January 1999,pp.65-79

  [3] John Gastil,Democracy in Small Groups: Participation,Decision Making,and Communication,Philadelphia,New Society,1993;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eds,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2005; Christian List,“Deliberation and Agreement,” in Shawn W·Rosenberg,ed,Deliberatio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Can the People Gover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p6481; John Dryzek,“Theory,Evidence and the Tasks of Deliberation,” in Shawn W·Rosenberg,ed.,Deliberatio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Can the People Govern?,2007,pp.237-250

  [4]参见新西兰政府公布的“Principles of Cabinet Decision Making,”http://www.cabinetmanual.cabinetoffice.govt.nz/5.11;Mark Schacter and Phillip Haid,Cabinet DecisionMaking in Canada: Lessons and Practices,Institute On Governance,Ottawa,Canada,April 1999.

  [5] Dorothee Heisenberg,“The Institution of ‘Consensus’ in the European Union: Formal versus Informal Decision making in the Council,”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no.44 (2005),pp.65–90

  [6] Henning Jrgensen,Consensus,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in Denmark ,Cheltenham,Edward Elgar,2002

  [7] Richard H·Steinberg,“In the Shadow of Law or Power? Consensusbased Bargaining and Outcomes in the GATT/W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6,no.2 ,Spring 2002,pp.339-374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9.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10.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内奸:倒查20年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