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佚名 · 2004-01-09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海报

  片名:《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
  国别:意大利
  导演:德西卡
  年代:1948年

  乌有之乡1月14日晚7点免费放映

  同样的失业、下岗的故事,把五十多年前的这部《偷自行车的人》放到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看,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

  《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是意大利新现实(写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新现实主义从罗伯托·罗西里尼45年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到德西卡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形成一个高峰。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是讲效实景和自然光效,采用非职业演员和反类型片处理方法。这个法则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使用,包括我国的不少新晋导演。

  《偷自行车的人》一片在评论上的成功,充分反映新现实主义美学在电影领域融合的一次高峰。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失业、贫困充斥社会的意大利,一名下岗工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当他倾其所有购买到一辆新车后,不料第二天就被偷走了。想尽所有办法仍无济于事,在各种压力下他终于走上了偷车的道路。

  本片强调“现实主义”,于是演员表演和场面调度方面几近全自然的形式,看本片时你很少会感到有人工导演过的痕迹,镜头之间的衔接也很流畅,而且比较规范,让观众不会特意去注意到摄像机的存在。而且新现实主义一般很注重摄像机内部剪接,直接在拍摄现场完成分镜头,这样也会让影片产生一种自然感和流畅感。相比之下,国内某些写实主义作品那晃动的镜头反而不利于观众的全情投入。

  尽管如此,导演在不少细节还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尤其在个人与群体方面处理得十分到位。片中有不少戏是就是描述男主人公一个人与多数人在意志上或在肉体上是对立的,对抗的。

  第一场戏,他在职介所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在旁边有上百人没有获得工作,那时候人群与男主人公的对立是内在的。而在中间一场大家在教堂内安静地作礼拜的戏中,男主人公却不得不为找到自行车而与一老头进行大声的争执,这在声音上就形成与大众的对抗。在影片后段,男主人公找到偷车的嫌疑人,但苦于没有证据,被嫌疑人的一群街坊邻居围攻,差点大打出手,这段主要是身体上的对抗。电影的最后一场戏,主人公由于偷别人的自行车被群众捉住,在饱受辱骂和打击之下,这时他的生理与心理的承受力可以说濒临崩溃,影片的情绪也积累到高峰。最后的一个镜头是从背部拍摄的全景,男主人公和他的小儿子低着头,慢慢地融入到了下班的人群当中,向前木然地行走,光线阴暗。

  由于是黑白片,色调的转换通常是明和暗,而男主人公在失意的时候常常在阴影里走,在一场戏被愚弄后,一大群人站在阴影处看着他,他和儿子慢慢走在明亮的地方,却是逆光,这样面部就是一层重重的阴影,这也是让他彻底失望的一个写照。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美女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