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李云雷:我们为何怀念路遥?

李云雷 · 2007-12-12 · 来源:左岸文化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我们为何怀念路遥?

□李云雷

  今年11月17日是作家路遥逝世15周年的纪念日,15年来,路遥的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着,时过境迁,多少当年文坛的风云人物早已风光不再,但路遥却一直活在普通读者的心中,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底层立场以及他在写作上认真、执著与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至今仍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我最早读路遥大约是在1990年,那时我还只是一个14岁的初中生,对文学毫无了解,更不知道路遥是谁,但《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主人公仍然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在饥饿中奋发求学的故事,以及他对道德纯洁性的坚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上大学以后,我才读到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作为一个外语系的学生,路遥可以说是最早激发我对文学兴趣的作家之一。直到前年,我又一次看电影《人生》,仍然禁不住流下泪来,去年我重读了《平凡的世界》,仍然觉得这是新时期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可惜它至今在文学研究界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现代主义”风靡一时的时候,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这让路遥在世时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但在今天看来,路遥的意义恰恰在于他延续了伟大的文学传统,这一传统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的传统,是鲁迅、茅盾、柳青的传统,这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史诗”的形式,而是一种如何认识个人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世界观,是一种如何把握内容与形式、自我与他者的艺术观。从8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宣布现实主义过时了,“宏大叙事”解体了,文学死亡了,但事实证明过时的不是现实主义,而是他们的观点。90年代在文坛上就不断有“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冲击波”出现,新世纪“底层文学”的兴起,更让人们看到了现实主义新的生命力,在这个时候怀念路遥,让人不禁感慨万端。

  路遥的写作扎根于普通人的生活中,饱含着对底层民众的深情。80年代以来,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知青小说”,不厌其烦地描写知青在农村的苦难与血泪,但有一篇表达农民的思想、情感与看法吗?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中,似乎只有路遥的《姐姐的爱情》,在这篇小说中,美丽善良的姐姐善待了遭受歧视的“走资派”的儿子,并为他献上了爱情,而这个儿子在爸爸官复原职之后,马上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姐姐”,姐姐一生的幸福就此被毁灭了,在知青小说中她却成了被遮蔽的“阁楼上的疯女人”,甚至成了90年代初类似“小芳”那样被怀旧的对象。80年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风起云涌,但他们反思的只是知识分子与老干部的伤痕,只有路遥在关注底层的伤痕、大地的伤痕。在《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底层青年的奋斗经历与内心矛盾,路遥与他的主人公一起矛盾并痛苦着,而在今天的作品如《新结婚时代》中,即使奋斗成功的底层青年,仍然摆脱不了一条被歧视的“农村尾巴”。

  在写出《人生》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路遥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但路遥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平凡的世界》这部命运多舛的作品,至今已成为了“经典”,十几年来长销不衰,并在普通读者中口口相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现在每年有2000多部长篇小说出版,有几部能引起全国性的反响,新时期以来又有几部长篇能让人记住?只有极少的几部,而路遥与《平凡的世界》肯定是在其中的。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付出的精力与心血是惊人的,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创作的艰辛过程,有一个细节我记忆犹新,翻阅资料时,路遥的手掌被纸张磨得毛细血管都显露了出来,到最后他只能用手背翻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刻苦精神?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路遥才为我们奉上了文学的经典,这是当今那些享有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家所不可能做到的。今天我们怀念路遥,不只是怀念他一个人,而是怀念他所代表的传统、立场与精神,希望这些能在今天发扬光大。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5.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6.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7.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8. 洛杉矶大火如此猛烈,能烧醒中国那些殖人吗?!
  9. 泰缅绑架更多内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贪心自找么?
  10.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