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乱弹诺奖新贵托马斯的一首诗

e_ddmm · 2011-10-10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乱弹诺奖新贵托马斯的一首诗

被授予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惜字如金。至今80岁了,只发表过163首诗,且多为短诗,一年平均两三首。他够不够诺奖条件我们且不论他,但至少说明他的认真。他对文学、对诗的认真态度,与当下有些中国作家一个月能写一部长篇小说形成鲜明对照。当然,这样的小说写得快也速朽,上半年出版下半年就朽了。现在我国国内尚未有托马斯的诗集出版。他曾来过中国,中国诗人北岛曾翻译过他的一些诗。下面就是其中的一首:

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
我走到那白雪复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
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托马斯作于1979年3月,北岛译)

这首诗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表达,大约可以这样:

茫茫白雪望无垠,
小鹿偶蹄留印痕。
百态千姿活世界,
钝词虚意岂能陈?

不清楚作者这首诗的本意是什么,我个人理解,他是表达对文学、对现实生活中概念化的现象的不赞成。中国古代有过名与实的争论,西人也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写了篇有名的《反对党八股》的一文,文章列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其中一条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

毛泽东这段话是不是很像对这首诗的诠释呢?我看很像,只不过毛泽东有先见之明,这段话比这首诗早得多。

1964年毛泽东在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一次谈话中说: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十几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二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毛泽东这段话中的“概念”是什么?在语言学上就是“词”,他们是人类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准确反映现实?不一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一旦变成概念或词,就变得抽象了。用抽象的东西指导实际,就可能脱离实际。所以毛泽东不但一向要求学生要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更要求共产党的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陈云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调查研究,用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这段时间我国新闻部门把记者“赶到”城市、农村第一线,开展记者“走基层”活动,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编造文章,就出来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民生的好新闻。

可见关于词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不但关乎文学,也关系到一切领域。

中国的自由派为什么不受人待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过于拘泥于“民主”“自由”一类抽象的概念,而脱离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实际。他们以为白宫就是房子,房子就是白宫,不知道北京的四合院也是房子,不知道白马也是马,不知道黄猫黑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从上述情况看,托马斯的这首诗还是很有意义的。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