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刘国震:小评《邓》剧--艺术虚构不能有悖常理

刘国震 · 2014-08-25 · 来源:乌有之乡
《邓》剧评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W4_BLOTRC21G@YA{`X~)PU9.jpg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15集,有这样一个情节:邓小平同志1978年到广州,期间去该省的一个名叫龙岭的生产大队视察。汽车开进村子,村党支部书记正带领一帮衣着破破烂烂的男女社员敲锣打鼓地迎接中央首长的到来。村头的广播喇叭里播放着“学习大寨”的歌曲,墙壁上粉刷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最为“奇葩”的是,还有一条醒目的大字标语是“高举大寨红旗,深入持久批邓!”当村支书得知前来视察的中央首长是邓小平时,慌忙跑走,靠在墙上,用身体遮挡住“批邓”两个红色的大字,活脱脱一个演滑稽戏的小丑!

  这部电视剧没必要跟一个穷乡僻壤的村支书过不去,它要刻意丑化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这个情节,虚构的太离谱。艺术虚构不能有悖常理,否则就不叫艺术虚构,而是胡编乱造。

  1978年的中国城乡街头,会出现什么标语?以我的记忆,包括不多的一点政治和历史知识,大抵如下——

  “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为党除了大奸,为国除了大害,为民平了大愤!”

  (这一条应该是1976年底刷写,但可以保持到1978年,不能说过时)

  “紧跟华主席,继续新长征!”

  “抓纲治国战略决策,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打倒四人帮,生产打胜仗!”

  “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学习学习再学习,团结团结再团结!”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坚持十一大路线,贯彻十一大精神。”

  …… ......

  诸如此类,这些标语口号那时都有可能出现,唯独不可能出现“深入持久批邓!”因为,早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就将原来“深入批邓”的口号调整为“继续批邓”。之所以“继续”,是为了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破除海内外关于武力抓捕“四人帮”是 “右派宫廷政变”的传言和“非毛化”的舆论。“继续批邓”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无实质内容。进入1977年之后,中央高层已经在为邓小平出来工作做各种铺垫和准备,报纸上关于“批邓”的字眼逐渐绝迹。到了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邓小平正式复出,恢复了1976年4月被撤销的一切职务。在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再次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对此,不仅各级党组织要传达学习,报纸、广播的宣传(包括文艺作品形式的宣传)也是铺天盖地,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怎么会到了1978年还不知道邓小平已经复出?何况,他此前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中央首长要来视察,并做了迎接视察的准备工作,还打出了“欢迎中央首长视察”的横幅,难道他不知道“深入持久批邓”这条标语已经过时?发现了而不涂掉,他吃了豹子胆了?

  根据电视剧的情节设置,邓小平同志当时视察的这个村子很穷,处处在“割资本主义尾巴”,老百姓连鸭子都不敢多养(只能养三只),怕被批判为发展资本主义。编导在此时此刻此地硬安上一个“高举大寨红旗,深入持久批邓”的标语,其指向和暗示是不言而喻的:这里的贫穷和落后,根源就在于“学大寨”和“批邓”!

  电视剧设计这样一个情节,倒是符合此剧的主旨。问题是,这样的凭空虚构,一是有违历史真实,二是顾此失彼,与该剧前面的故事情节相冲突。在该剧的前几集中,我们看到,当邓小平同志被撤销职务、在家中形同软禁时,有人(高干子弟田源等人)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把“四五要平反,小平要出山”的大字报贴上了北京西单墙,并博得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这个情节意在告诉观众,“批邓”不得人心,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不相信邓小平是“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强烈要求邓小平同志复出。而第15集设置的这个情节,客观上又告诉观众,无论基层党支部还是老百姓,他们对“批邓”是赞同的,至少是麻木的,漠然视之的。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在邓小平已经复出一年之后,大街上还刷写着“深入持久批邓”的标语,从干部到群众,竟无一人肯把这个标语涂掉,一直保持到邓小平副主席前来视察!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在情节特别是细节设置上,也不是不能有适当的艺术虚构。但这种虚构,要符合生活与艺术的规律与逻辑,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合情合理。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损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甚至损害所歌颂的主人公形象。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成都小心!高度警惕“零金牌”的美国队
  2. 明德先生|河北日报发布抗洪救灾假新闻,是不是低级红、高级黑?
  3. 惊涛骇浪,备战打仗,选人用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敢于斗争!
  4. 腐败为什么制不住
  5.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6. 郭松民 | 《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7. 建方舱上瘾,又曝出一堆?
  8. 沙特扯了美帝遮羞裤
  9. 马户又鸟:为什么不能作为网络流行语
  10. 郭松民|《罗刹海市》,一个夏天的寓言
  1.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2.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3. 我们都被骗了!像“美国特工”见面会,说成耶伦与经济学家聚餐会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做梦解决不了房价下跌
  6. 滠水农夫:刀郎新歌爆红乃是深沉的悲哀
  7. 当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始时,周恩来起身说:“首先我要纠正李克农副部长的一个错误……”
  8. 张志坤|朝鲜真是够神奇的了
  9. 网球X娜
  10. 7月31日,以西瓜之名,对中国人展开了一次秘密测试
  1. 赵磊:可懂“惊险的一跃”?——评林毅夫“消费拉动误导中国”
  2. 对中国渗透没白费,美国扶持的“内鬼”,开始露头了
  3. 《罗刹海市》为什么突然爆火?
  4. 如果看不清三件事,就不知道大事将要来临
  5. 不许援朝?34国施压中国,话音刚落,中方宣布将派高官赴朝访问
  6. 扒一扒北京耶伦女性精英饭局
  7. 决定国运时刻,战略目标已定,坚决防止刘连昆式“内鬼”
  8. 刘振起:最痛的感受,剥功予罪,天下奇冤
  9. 警惕“叶利钦式”人物:被外国收买、培养、扶持,对国家破坏极大
  10. 北京一场特大暴雨,冲出多少魑魅魍魉
  1. 震惊天下的“密使一号”案,将军级中共潜伏人员,周恩来临终念念不忘的两个人之一
  2. 豹子胆、迷魂药还是烧冷灶: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3. 戚本禹海口谈写《回忆录》的想法
  4. 1965年为何要取消军衔制?
  5. 郭松民 | 缅怀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勇士辉煌化金星”!
  6. 还在卖,国家的利益还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