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沙瑞金会不会步赵立春的后尘?

望长城内外 · 2017-04-16 · 来源:乌有之乡
热议《人民的名义》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我们看不到一点沙瑞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怎样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和地区群众的意见,并让广大群众对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的情节。因此,人们就不得不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沙瑞金会不会步赵立春的后尘?

  沙瑞金会不会步赵立春的后尘?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第29和第30集中,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到吕州市去考察,发现了一个好干部——吕州高新区的区委书记易学习。易学习是一个老实正派、勤勤恳恳、一心为民、能干实事的好干部,他多年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成绩有目共睹,但因为没有“政治资源”,所以一直未被提拔,在县处级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于是沙瑞金就向省委常委们推荐了易学习,提议把易学习放到省委表彰的十名优秀区县干部的第一名,并破格提拔易学习为吕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这些年来,不少地方和单位的用人之风逐渐败坏了起来,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排斥异己,非亲信者一概不用,至少不放到重要岗位上。其结果,许多党员干部信奉“朝里有人好做官”,热衷于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拉关系、找靠山,美其名曰寻找“政治资源”。这样发展下来,一些领导干部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用人之风日益败坏,许多品行不好甚至已经腐败堕落的干部被“带病提拔”,而许多德才兼备的干部却得不到提拔重用。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不仅造成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且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使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政治生态污染,腐败不断滋生蔓延、愈演愈烈,从而最终导致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丧失。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新任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大刀阔斧地纠正用人问题上的歪风邪气,提拔重用易学习这样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可是对于他选人用人的方法,我却不敢苟同。

  沙瑞金是如何发现易学习的?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他是在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田国福向他推荐后,经过自己的亲自考察,发现易学习这个好干部的。这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首先,如果田国福没有推荐易学习,沙瑞金就不知道易学习这个人,也就不会去考察从而发现易学习这个好干部。大家知道,一个省的县处级干部有几千甚至上万人,一个地市的县处级干部至少也有几百人。不仅省里的领导干部不可能认识本省所有的县处级干部,就是地市一级的党委常委也不可能认识本地市所有的县处级干部。因此,沙瑞金能发现易学习这个好干部是非常偶然的。

  其次,如果沙瑞金在田国福向他推荐易学习后,或者在自己亲自考察后,不欣赏、不喜欢易学习这样的干部,易学习也就不会被破格提拔重用。众所周知,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价值观的不同,看人的标准也不一样。为什么易学习这样的好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主要原因就是熟悉他而又有干部任用决定权或推荐权的领导干部,由于种种原因,如与易学习不亲近或脾性不同,不欣赏、不喜欢他等,而没有推荐和使用他。而这一次,沙瑞金从外地调到汉东省任省委书记,新官上任很想干一番事业,又打算从纠正用人问题上的歪风邪气入手来整治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留下的腐败问题,再加上易学习的性格与他很相投,所以,沙瑞金才会欣赏、喜欢并破格提拔重用易学习这样的干部。而如果沙瑞金在汉东省一干就是五六年、十来年,新上任时那股整治积弊的锐气就会逐渐丧失,到那时他还会欣赏、喜欢易学习这样的干部吗?这不能不使人们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由此可见,沙瑞金起用易学习用的是“伯乐相马”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也可以发现和选拔优秀的人才,但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第一,“伯乐”只能在他认识的人当中发现和选拔人才,而他认识的人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许多真正优秀的人才就会因为进入不了“伯乐”的视线,而不能被发现和选用。

  第二,即使是“伯乐”认识的人,由于他与其中绝大多数人接触的时间很有限,他也不可能对这些人的品行都非常熟悉了解,所以,因看走了眼而选错用错了人的情况就很难避免。

  第三,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价值观的不同,看人的标准也不一样,所以“伯乐相马”必然带有个人的好恶,如果“伯乐”本人就是一个贪官,那么,他会选拔重用清官吗?

  所以我们说,沙瑞金起用易学习所用的这种“伯乐相马”的办法,说到底是“人选人”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也可以发现和选拔优秀的人才,但却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应该改用科学的“制度选人”的方法。

  所谓“制度选人”,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在这其中,充分发挥和依靠广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推荐和监督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他的思想品德与才能究竟怎么样,这个干部所在单位和地区的群众最了解。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就必须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和地区群众的意见,并让广大群众对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

  而沙瑞金在起用易学习时,用的还是他的前任赵立春用的“人选人”的办法,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我们看不到一点沙瑞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怎样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和地区群众的意见,并让广大群众对选拔任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的情节。因此,人们就不得不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沙瑞金会不会步赵立春的后尘?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许多领导干部刚上任时也想当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他们上任伊始充满朝气和锐气,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整治积弊,用了一些好人,也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落入俗套、步前任之后尘,朝气和锐气渐失,惰性、暮气和奢糜之风日长,有的人甚至私心和贪欲恶性膨胀,干起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等勾当。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律。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主席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只有依靠人民的监督才能避免和根治腐败的真理。

  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为什么腐败现象比较少,远不象这些年问题这么严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毛主席十分重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并多次发动人民群众来揭露和打击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内部的腐败分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胡作非为。

  可是自从某位大人物说了“以后再也不用看群众的脸色办事了”这句话之后,各级官员如同被解除了“紧箍咒”,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结果,“任性”的干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任性”,随之而来的就是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愈演愈烈。

  历史告诉我们,“让人民来监督”是使党和政府永不腐败变质和衰亡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人民的监督,再好再多的“沙瑞金”都会前腐后继,步上“赵立春”的后尘。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毛主席为什么要取消高考
  2. 谁动了我们的田地——从“包产到户”到“新农人”,农民为什么一直富不起来
  3. 写在高考前:一场关于教育的集体误会
  4. 我不是失败者,是这世界出了问题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7. 祭品女孩蒋雨融,被哈佛卖了还在沾沾自喜
  8. 公孙鞅之叹
  9. 带着仇恨抹黑污蔑伟人,你的良心跑到狗肚子里了?
  10. 苦一苦百姓成了路径依赖么?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9. 毛泽东为什么能赢?不是他讲得多,而是他做得对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欧洲金靴 |永远和孩子们站在一起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5. 何承高:沉痛悼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林敏捷老师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