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说几件事

梅花欢喜漫天雪 · 2014-04-08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经济学家的经济研究不能是“小孩子过家家”

  去年人民银行允许温州金融部门采用高利贷融资,总觉得这不是什么超前的指导性行动和政策。

  高利贷在中国已经存在几千年,实在不是西方经济所独创;中国古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或称商品经济)经历了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同时也伴随着发达的高利贷经济历程;高利贷在中国横行几千年,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经济几千年,直到解放前还在盛行;解放后在强有力的人民政权干预下,在计划经济控制下才逐渐销声匿迹;高利贷早已渗透到中国人基因里、神经系统,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一旦有温润的土壤,它就会死灰复燃。这不,一进入新时期,它开始萌芽、潜滋暗长,很快就芝麻开花节节高。

  8年前曾经担任一届高中班主任,属于差班(说得好听一点叫慢班),没有多少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尤其是对应试教育的知识学习响应者寥寥无几。但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事是都有都在不断发生,这方面倒是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有一件事发生保管会让经济学家们大吃一惊:有个学生自称是年级里的“老大”(他自己在作文里写到过,语文老师跟我说过这就事,同年级的学生谁都公认他、怕他),他在同学之间放高利贷,也就是开学初借给那些乱花钱、家里经济供应接济不上或者家里按计划控制子女花钱的同学借100元,到学期结束还150元甚至更多的钱以此来获得高额利润——高利贷。在高一时我就有所耳闻,但你很难查到证据,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少有我们那个时代的正义感了。他们讲哥儿们义气,不用分是非曲直,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对他们学生不利的,老师或学校调查同学之间谁都帮助保密,谁都不愿说出来,顾不上什么道德、纪律、甚至法律。老师拿不到证据是不能随便处理学生的,否则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承担不起后果责任,这方面多年前电视中就多次报道过,早已引以为戒了。到高三时终于纸包不住火,被高利贷,被宰的学生反抗不愿还被宰的钱而把问题交到我这儿来,我只好把放高利贷的学生父母找来当面查询,但是问题还是查不清楚,被宰的学生不愿意说得很具体,怕造成更大的矛盾,或更大的伤害,对被宰了多少次,还有哪些人被宰,你怎么询问调查他们都不会说出来,做老师的又不能刑讯逼供,哪里能找到让他们承认的有效方法?最后只能当着他们的父母面裁定多余的部分可以不还,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而且被宰的学生以死相拼,放高利贷的同学也有些害怕,只好让步,算是一个在“老班”(学生都这样称呼现在的班主任)干涉下总算有一个比较得体的结局。

  十年前学生之间就放高利贷了,还需要政府再给优惠的金融政策么?

  有人说,你说的是个别现象,偶然发生的,但是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件事:这件事至少发生有15年以上了。一天晚上,一位学生家长在一幢教学楼旁拼命的抓打一位初中学生,本人正好路过,学校的政保处主任在干预,不让他抓打。我见着了本来是见多不怪不想多管闲事,但发现哪位家长的声音我很熟悉,便走过去一看果然是他——我们县里的一位局委级领导,以前我的同学后来又同事,只好停下来停下来帮忙劝解。一打听事情的原委,才知道这位局委领导的儿子在初中部就读,人很老好,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软弱”。人家初中的同班同学欺负他要他向他们借高利贷,借一元一星期后还两元,而且就这样借了不少时间这种高利贷,终于被我这位局委领导发现。他们家父母都有工资一个儿子,不缺钱,儿子又在家吃喝住家,不用花多少钱,儿子也不需要钱花。但他的强势同学,还是强迫向他放高利贷,你说这位局委领导气不气?当然要替他儿子的向他放高利贷的同学算账。学校的政保处主任处在教育角度当然要保护学生,不可能不阻止。但学校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对这类事不是不知道,多数时候只能采用装聋作哑的策略,同时又无可奈何(因为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今天了,而且是社会氛围造成的),因为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从学校角度,只能适当的控制其蔓延太迅速,不可能杜绝它。我的这位局委领导同学不顾政保处主任阻扰,好像不把他们(他儿子的同学,放高利贷者)打服,震慑住就不放手。我看到到这样很尴尬,而且搅在一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好把这位局委领导的同学叫到一旁,叫他放弃在大众广庭之下失态。给他支招,叫他去找放高利贷的学生家长,对家长发出警告,说:你儿子欺负我儿子,放高利贷宰我儿子你不管我来管。保管有效,家长一定要管儿子,有家长给家长施压,而不是有学校给家长施压,这样比学校不痛不痒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要好的多。他听懂了我的话,领着自己的儿子走了。

  这个例子反映了至少在15年 前高利贷在初中学生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已经很流行了;据我所知,其他地区、其他学校也有这类放高利贷的事发生,而这些都是从社会上传入的,也就等于社会上早已在此之前就已经流行高利贷了。

  我经常上街与一些熟悉的店主闲谈,他们对发生在他们之间的高利贷融资谈起来头头是道,他们甚至能指名道姓的说出谁被谁的高利贷骗了,某某某被骗了追悔莫及。近期他们就盛传我们这里曾经的先富者,被另一位到海南投资开宾馆办服务业先富者骗了,曾几度自杀不成。前几年我家老婆一个表亲曾经红红火火办鞭炮厂,被他们一家夸为特别能干,与书记、镇长亲如兄弟。但这人很不走运,他家的亲戚小孩跑去将地上散落的火药扫集中放在一块点上火,发生了爆炸、造成伤害。让公安机关知道了要进行调查,说是厂址不符合规定,离居家太近,要封厂。董事长(老板,我家亲戚)只好连夜卷铺盖逃跑。传闻他债台高筑,其中包含欠有高利贷。说是有位可怜老大爷(城里退休人员),隔三差五就骑自行车到早已树倒猢狲散的厂里去探视,看看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老板是否回来了,能否拿回自己借给他的高利贷的本钱(究竟放了多少高利贷不知道)?

  所以现在高利贷,在我们这样的中部偏远小镇都能街谈巷议的事,可见得现在实行高利贷民间金融政策并不是什么带有远见、高明、科学决策,何况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才实行高利贷金融政策,与社会实际流行高利贷民间融资早已落后了不知多少节拍?

  经济学家们,你们这前后才给政府出的以高利贷来民间融资解决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意,能算得上高招吗?你们的研究的成果是不是有很大的滞后性,这种慢节奏、落伍的研究,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实施是不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了碍手碍脚招式、是损招,甚至可能是误导招式?

  石台中学张新国 2014-4-8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