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是“法无平等”还是“无法平等”?

彭东旭 · 2014-05-1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原标题《七问经改派,有胆就进行民意调查!》

  前言:笔者对岳飞超级军事战略进行历史探寻,除了得到了岳飞超级军事战略范围的点滴见解,也得到点滴意外收获。或许可以为普通民众解释一些迷惑。

  美、日所谓的学者为什么对中国的宋朝感兴趣?而不是对真正意义上强大的明朝感兴趣。中国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对此也是津津乐道配合默契。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翻开历史,相互印证之后,进行逻辑顺推和反推,就知道大部分真相。也就知道“缘来”和真相不过“如此”。

  史料记载,宋太祖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同时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运用了“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革除了五代弊政。

  中国秦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今天,被世界历史证明了是政府管理方式的最强项,也即将成为所有国家效仿的政府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运用了如此优越的集权制,为何宋朝初期就频发农民起义的灾难?而且农民起义一直延续到南宋消亡,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宋初(公元993年)就有王小波李顺两股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冲击朝政。史料记载的“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结合“王小波李顺以【均贫富】主张发动起义印证了由于“缴纳重赋”产生的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如果对宋太祖赵匡胤个人品德进行历史剖析,就知道酒徒之豪侠结党的本质劣性就是宋朝败亡的根源,今天来说,就是(政治纲领)执政理念出现了重大问题。

  “……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乘机造反……”这是《水浒传》描述(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的一句话。方腊起义是同期较大的四支起义队伍“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的其中最大一支,其中王庆占了北宋八州八十六县、田虎占了五州五十六县、方腊占了八州二十五县、河北田虎侵占了九州所属州县。除了山东梁山泊,宋江是以梁山泊为根据地只是转掠十郡并未在周围州县建立政权外,四方势力共占了北宋三十个州约二百个县,这四股较大农民起义队伍占有了北宋末年几近一半的疆土。

  方腊为政纲领:“是法平等,无分高下”,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钱财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

  以诛贪官为名的方腊起义,积怨已久的群众见官就杀,甚至掘其坟墓露其骸骨,仅仅数日,起义队伍的人数就迅猛发展到几万人。至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初,短短几个月时间,起义军就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起义军人数已在百万以上。起义军势如破竹,“东南大震”。

  《宋史》、淳安及周边县志、各种方姓宗谱,都记述方腊起事原因缘由。《方氏族谱》、《续纂淳安县志》较为详细,其中一段译文过来很值得当今深思:

  “依次斟了几遍酒后,方腊起身说:普天下国家内部关系和家庭内部关系,本来同是一个道理。现在儿子、弟弟耕田织布,一年到头劳累辛苦,略微有点粮食布帛,父亲、哥哥全拿去挥霍浪费了;稍不如意,还要拿鞭子竹板抽打,残酷虐待,折磨到死也毫不怜悯,对于你们来说,能甘心忍受吗?”

  大家都说:不能!

  方腊说:挥霍浪费剩下的,又全部把它拿去奉献给仇人。仇人依靠我们的物资变得越来越富足,反而侵夺欺侮我们,父兄就让子弟去对付他们。子弟的力量支持不了,那么谴责惩罚无所不至。然而每年奉献给仇人的东西从来不会因为受了仇人的侵侮而免去,对此你们能安心忍受吗?

  大家都说:哪有这种道理?

  方腊流着眼泪说:现在赋税和劳役这样繁重,官吏掠夺勒索,……挥霍之外,每年贿赂西边北边两大仇敌的银绢要用百万数字来计算,这些都是我们东南百姓的脂膏和血汗啊。两大仇敌得到这些财宝,更加轻视我们,年年侵扰不止。朝廷给仇敌的奉献从不敢废除,执政者们还认为这是安定边疆的长远策略呢。唯独我们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劳累,妻子儿女受冻挨饿,想吃一天饱饭也不能够,大家看应该怎么办呢?

  方腊说:三十年来,元老旧臣降职的降职,死的死,几乎没剩下的,现在当权的都是些卑劣龌龊、奸邪谄媚的家伙,只知道用歌舞女色、营造宫室花园来迷乱蛊惑皇上罢了,国家大事完全不关心。京城以外的地方官吏,也都贪污奢侈成风,不把地方上的政事当作重要问题来考虑。东南百姓被剥削所苦已经很久了!

  于是方腊部署他的部众一千余人,以讨伐(贪官)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几天之内,就聚集了十万人,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短短几个月之内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全国大为震动。

  从译文中不难总结出方腊起义的真正动力源泉在于人民对“挥霍之外,贿赂仇敌、卑劣龌龊、奸邪谄媚、贪污奢侈成风”的北宋王朝最高层的极其腐朽、黑暗的统治,以及州县官吏对百姓竭泽而渔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痛恨!

  历朝历代,迫使农民不得不起义的是百姓对“大肆挥霍、贪污奢侈成风、对百姓竭泽而渔”的极其痛恨!而宋朝,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贿赂仇敌、卑劣龌龊、奸邪谄媚!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今天,我们似乎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对于被媒体吹嘘的具有很强历史观念的经济改革派,我们把历史事实摆在了面前。

  人民需要责问:

  一,瞄准五亿有可能进城农民的口袋的城市化建设,到底是懂得如何提高其消费能力?还是懂得历史的贪婪攫取使命?

  二,近年来,地方房地产最高价的不断飙涨,有几个不是地方行政首脑参与或暗中参与垄断操控?

  三,所谓的中期改革,教改改掉了人民的免费受教育,医改改掉了人民的免费医疗,房改,改得绝大多数人民需要耗费几辈子财富才可以购买一套安身之所,这种现象能否与“对百姓竭泽而渔”对号入座???

  四,对敌对势力国家的美国,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高到四万亿美金,虽然说是“借”,严重缩水和索回过程的艰难程度,与“贿赂仇敌、卑劣龌龊、奸邪谄媚!”能否对号入座???

  五,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按劳分配如何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左派缘于此提出的共富原则不过是多此一说,但一些人却予以了无耻责难。我们处在世界贫富分化重灾区,共富心声难道不符合历史心声——“是法平等,无分高下”?

  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当初制定法制的基本原则,古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相似法典原旨,但今天,经济改革严重违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背的)宪法中的有关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款,是否重新点燃了人民“是法平等,无分高下”的强烈要求?各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否表现人民思想已经不同于宋朝农民的另一种形式在起义?

  七,留守国土者,守着一个破落的环境,资源被贱卖接近资源枯竭,人民币流失美国纽约达30多万亿,裸官事件至今没有严格制裁,没有制定出一部强硬惩治的法律是“法无平等”还是“无法平等”?怎么对付老百姓的法律如此迅速?制裁官员的如此缓慢甚至就是不想制定?

  我们不敢贸然下结论,有关方面只要有胆进行严格、详细、认真的民意调查就行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