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卢周来:在常识的基础上说话

卢周来 · 2014-06-29 · 来源:北京青年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美国明尼苏达小镇纽约米尔斯,居民仅千余人,却都非常关心公共事务。小镇每年都举办一次“全美大讨论”,在确定某个选题后——比如1998年的选题是“诚实是否总是最好的策略”,要求参与者所提交的“论文”不超过750字,而且特别规定,论文不能带有学术语言和注释。组织者声称,组织这一活动以及出台这样的规定,是对学者垄断公共讨论以及在讨论中常常不遵守常识的不满。

  的确。普通人与学者之间的分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普通人在理解世界时,更多地依赖于常识,而这些常识也足以让普通人应付日常生活,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而学者的表现却越来越不尊重常识,把“身体与思维分离”,更极端的情况是,凡被视为常识就要反对。

  但在思想与学术史上,却并非从来如此。相反,自亚里斯多德至18世纪,常识一直被学者所尊重。亚里斯多德认为,“常识”是“关乎身体的现实,是第六种主要感觉”,而所谓“意义”或“思维”,首先都必须经过这种“感觉”。卢梭认为,“常识”作为思维中的超级感觉,并没有特定的对应器官,但它在大脑中有着自己的位置。拥有常识的数量就是拥有知识的多少。在康德那里,学术思考虽然比常识深入了一步,但“可以回拆为常识,而不是颠覆常识”。

  18世纪是自然科学发展最快的时代,但在主流学界看来,自然科学仍然也要尊重常识。托马斯·赫胥黎有句名言:“科学本质上就是受过训练的常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则是,“把普通人相信的东西系统化并加以整理。”从“常识”开始,小心地按照逻辑与事实,连贯性地往前走。比如,尽管几何学发展十分迅速,后期成果十分复杂,甚至除了专业数学家之外一般人难以理解,但还是建立在一开始几个公理之上。而这几个“公理”就是常识。

  当然,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来颠覆了不少被视为“常识”的观念,甚至因此有人主张,“科学研究就是从怀疑常识开始的”。但正如有科学史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进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被颠覆的“常识”,往往对普通人在现实世界中生活没有直接作用。

  哥白尼“日心说”就是一个例子。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次问一个同行:“为什么人们总是很自然地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同行回答:“因为它看起来似乎是那样的。”维特根斯坦接着问:“那么,地球绕着太阳转看起来似乎是哪样?”他的意思是,尽管哥白尼证明了地球绕着太阳转,颠覆了此前“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共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谁绕着谁转,根本无所谓,人们仍然根据“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在生活。

  但公共生活领域如果颠覆常识,后果往往会很严重。认知科学家阿特朗(Atran)认为,在公共领域,“常识”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交往的基础。因为“我们拥有几乎同样的大脑构造,拥有身体,拥有几乎同样的感觉事物的方式”,所以,我们对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理解,应该是“共通”的。这种“共通”的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识”。所以,“常识的权威并非来自于课本,而是来自于人类对于人类身体之内和周围成长的共同体验。”也正因为有了“常识”,人们之间才能进行对话和交流,才能发展起正常社会交往。

  也正因此,在公共生活领域颠覆某些“常识”,实质是否定人们对于世界的某些基本认识,否定人们赖以生存的某些基础经验。其后果是扩大人们之间的意见分歧,扩大人们之间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的鸿沟,同时让很多人无所适从,由此对正常的公共秩序造成破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尊重“常识”的原因。

  回到经济学话题。经济学被称为“世俗哲学”,即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性极强,就在于干预现实生活。按理说,对于现实性如此之强的研究,是要对常识予以足够的尊重的。近些年来,国内某些经济学者常常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这些言论常常严重背离“常识”。其结果,只能是使经济学家越来越脱离普通大众,成为一个小圈子中的纯逻辑游戏,经济学干预生活的能力也因此急剧下降。如果中国经济学家们仍然想维持经济学在中国百姓中的地位,仍然怀有“经邦济世”的美好理想,首先需要做的是尊重常识,学会在常识的基础上说话。

  卢周来(经济学者)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