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读《范景刚答【卫报】采访》想到的

文老师 · 2014-08-05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读《范景刚答【卫报】采访》想到的

  在红歌会网上读到《范景刚就张铁生成为亿万富翁接受英国《卫报》采访》一文,该文中,范景刚回答《卫报》采访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确实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不能抹杀其历史进步意义和战略意义”。“张铁生的身份转变是两个时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如果继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个人不会成为亿万富翁,但是有可能成为令人尊敬的劳动模范,可能在人民政权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张铁生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致富的做法不能被认为是背叛,他个人无法逃脱社会环境的约束。”

  为了更多地了解张铁生和他所处的环境,我在网上搜到一些资料。张铁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文革期间,1968年,他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插队。他一心扑在队里的生产上。他在农村的表现,得到当地贫下中农和领导的肯定。

  文革期间,取消高考,把全国统一考试上大学,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进行一定的文化知识考试,学校录取。

  1973年6月,张铁生被队里社员推荐,县里同意,进行文化考试上大学。在文化考试中,他考完语文、数学后,考物理化学时,试卷上的大部分考题,因没有时间复习,不会回答。他老实地交了白卷。

  他对这种文化考试,有自己的看法,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在信里,向领导讲自己对推荐上大学一点感受。尽管数理化考试成绩很差,张铁生还是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对于白卷英雄张铁生上大学一事,《辽宁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了评论。

  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张铁生亦随即被捕,被撤销所担任的职务和开除党籍。1983年,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自1976年算起

  1991年10月16日获释。1993年2月,张铁生和金卫东等四人合伙共出资2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沈阳市天地饲料厂。1998年初,该饲料厂并入金卫东领导的沈阳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张铁生获得该公司10%的股份,后来该公司改制为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打工》杂志刊登《昔日“白卷英雄”张铁生成“千万富翁”》一文,使他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张认为与现实不符,于2003年12月向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起诉《打工》杂志及其记者程龙华侵权。没看到法院是否受理张的起诉,是否审理的报道。

  我看过关于张铁生个人生活的一些报道。他上大学,后来升官,不断有人劝他,要他与农村的结发妻子拜拜,另取新欢或者攀高枝,他却坚持糟糠夫妻不下堂。被判刑入狱,沦为阶下囚。他想在服刑期间,学习好兽医,将来出狱,能为农民服务。他主动提出与原来的妻子离婚,不让她受牵连。

  范景刚同志说,张铁生的事实,说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确实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具体点说,是培养了一批与工农结合,为工农服务的优秀人才。可惜没看到有人去总结,张铁生怎样与大家一起,把他的公司做大并发展成为亿万富翁。张铁生在两个时代的经历,说明他是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个有马列主义、传统道德底线的好人。

  范景刚同志说:“张铁生的身份转变是两个时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1983年,张铁生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徒刑。

  今天,有的人又把张铁生视为“社会主义的叛徒”。有的人不让搞社会主义,张铁生不是毛主席。张铁生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与大一起,成了亿万富翁。有的人却把他打成对社会主义的“背叛”。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无意之中,看到张铁生在试卷背面写给领导的信和《辽宁日报》的评论。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产业化改革,改到了今天,金钱教育泛滥、考试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义务教育名存实亡;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锐变为金钱的奴隶;教改改成了英语比汉语重要、无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大师、寒门无学子等诸多老大难问题。

  我们应该全民辩论教改,我们搞社会主义,教育如何改革,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马列主义的人才等原则问题。(2014年8月5日07:53完稿,16:28修改。)

  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及《辽宁日报》评论。

  《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张铁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原载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七月十九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一位下乡知识青年的信,并为此加了编者按。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把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选送大学,这是我国教育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旧的思想、旧的习惯势力的阻力。大学招生,在群众评议、群众推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文化考核是需要的。但是,文化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检查记住多少中学课程?录取的主要标准,是根据他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的一贯表现,还是根据文化考试的分数?是鼓励知识青年积极接受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再教育,努力钻研和完成本职工作,还是鼓励他们脱离三大革命运动实践而闭门读书?今天,我们发表张铁生同志的信,目的就在于请大家讨论、研究这些问题,欢迎关心教育革命的同志发表自己的看法。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