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别再继续忽悠了,话不投机半句多

秦川牛 · 2014-10-27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用不着去看1975年的宪法,大家只要把1982的宪法与当前的宪法进行认真比较,自然就会明白后来私有化其所以猖獗的真正原因了,也自然就会明白后来的宪法中,取消【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这个条款的真正原因了。

  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宪法(1975年的宪法)被逐步修改(实为逐步颠覆)的过程中,随着私有化的疯狂推行(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随着资本家的大批入党做官(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连镇压叛国(汉奸)、反革命的宪法条款都被取消了,两极分化的速度、官员腐败的速度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了,剥削和压迫早就空前泛滥了,人们再也听不到“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声音了,这就难怪有人竟敢公然高喊“人间正道私有化” 、“告别革命”了。

  写到这里,我不仅还想到新浪网红旗杂志(鲁山居士)博客里,有一篇题为《张宏良:当今中国反共反华最激烈的全都是共产党的官员专家》的文章(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c2b9e0102v8c4.html),只看这篇文章的标题,就会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这个标题有所夸张。

  在上述这些情况下,人们还能够再感觉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气息吗?而这些现象又是怎么造成的呢?难道这不是猫论为害的结果吗?

  许许多多的事情早就证明:猫论不管是在党、政、军方面,还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其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所以我要说:猫论虽然三十多年来一直都在高喊“依法治国” ,但是,实际上的结果,却造成了共产党根本理论的丢失和社会主义宪法的大面积名存实亡。所以,如果不彻底地清算猫论的罪行,那只能是像猫论一样的继续忽悠,只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秦川牛

  2014-10-25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4.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10.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