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毛泽东从来不以年龄论英雄

杨连旭 · 2006-05-08 · 来源: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从来不以年龄论英雄

――论毛泽东干部思想的现实意义之五

杨连旭

        (2006年4月)

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吐故纳新,这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

现实中,在舆论上和政策上往往将干部队伍的吐故纳新,片面地绝对化为年轻化。

更有甚者,为了营造自己的“一言堂”氛围,以年龄为由,迫使主张正义、德高望重的干部退出实际工作,以至于现今对职务的年轻化要求越来越苛刻。

这样,就造成大批好干部失去了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的机会,形成了社会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必须认识到:毛泽东所主张的干部队伍吐故纳新,主要并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才德方面而言的!

他指出:

“在多数情形下,一个伟大的斗争过程,其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的领导骨干,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必须不断地提拔在斗争产生的积极分子,来替换原有骨干中相形见绌的分子,或腐化了的分子。”(《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8页)。

由此可见,毛泽东强调的是,以新成长起的德才出众的领导骨干替代换原有的才干落后了的、或是蜕化变质的领导骨干,更绝不是以新的庸才或年轻的腐化分子替代老的人才,并不计较年龄因素。

至于干部队伍的年龄问题,毛泽东不是不考虑,而是主张老中青三结合,成梯队状。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各个年龄段的群体,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难分优劣。

虽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可还有“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一般,在相同条件下,年长者经多见广,见多识广,实际能力更强些。但若不加限制,则易造成干部队伍的老化,形成老年政治病。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

“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

“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1页)

“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

可是,若将年轻化绝对化又会造成大批年富力强的人才湮没。因为大器晚成、老当益壮着也大有人在!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总体结构上限定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保持各级领导集体的“老,中,青”结合,据此使用人才。

全面领会毛泽东的干部队伍吐故纳新政策,我们就应该坚持加大对干部的考核和清理力度:

第一、对于才干平庸或道德腐化的干部,无论多么年轻也必须淘汰和清除;

第二、对德才兼备的干部,既便年龄稍大也要为他们创造做出更多贡献的条件。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杨天泽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