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研究综述

郭超 · 2012-11-13 · 来源:理论视野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涵

  冯虞章、李崇富从无产阶级政党与国民党的区别的角度来阐释。指出,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而作为这个政党的党员,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崇高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表现在行动上,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学者从毛泽东几篇文章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来阐述其中的内涵。杨连群认为,《为人民服务》体现毛泽东的人生观,也是亿万人民的座右铭。杜振吉认为,这既是对革命集体内部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杨连群还指出,《愚公移山》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目标之一,也是亿万人民的努力方向。萧伯符、易江波从毛泽东民主观的角度,来阐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其一,反对官僚主义。这是毛泽东民主论的重要特征。其二,超越民本主义。这是毛泽东民主论的另一特征。为人民服务精神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对传统“德治”思想的超越表现于反对在人格上高群众一等的“精英”意识。

  王恕焕不仅概括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涵,还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从生活中发现和树立的典型和榜样,使之具体化、典型化和形象化。指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或假心假意。二是一切言行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为人民谋利益。三是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时,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四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此,毛泽东树立了徐特立、吴玉章、白求恩、老红军侯登科等典型。提出要学习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目前,学术界的多种研究视角能够深化对于毛泽东人生价值观的理解。但如何整合多维理解视角,运用历史、逻辑和现实结合的方法,从政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深化对此问题的理解,是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要求

  刘慧从对党、政府、共产党员的要求进行了归纳。指出,毛泽东认为,要为人民服务,就要关心群众的一切利益问题,党和政府所作的决策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依据和归宿,要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要求每一位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第一生命,个人利益自觉服从集体利益,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甘于做人民的勤务员,要“毫无利己之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

  冯虞章、李崇富从毛泽东与以往其他任何英雄、领袖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指出,更重要的就是他的心中时刻装着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贫困工农民众,并找到了解放劳苦大众的正确道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目标,就必须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毛泽东阐明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个人的作用是辨证统一的。人民的事业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要重视个体价值,更要重视集体价值。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来阐述。杜宇认为,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要求共产党人在实践上,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第一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而不能半心半意和虚情假意,反对沽名钓誉;第二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周志军指出,为人民谋福利,不仅指的要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还要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活问题。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出发,而不能只从个人的良好愿望出发,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沈素珍从中国共产党宗旨的角度,来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指出,这一宗旨必须为民族的人民谋利益;必须通过“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首先就要了解人民的意志和愿望,然后才能按人民的需求去谋取。其次,必须具有“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人民极端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树立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及干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

  总之,无论学术界从哪个角度来理解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要求,其一致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和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它要求党、政府、共产党在思想和行为上,为人民利益而奉献一切。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对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加以丰富,如何用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都需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关注。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渊源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刘红英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早就有“为什么人谋利益”,“为了服务于什么人”和“为什么人服务”等提法,他们共同的思想就是为“大多数人”而不是“为少数人”。这正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直接来源。冯虞章、李崇富具体分析了其理由: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中国民本思想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另一来源。张勇指出,毛泽东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估价“民本”思想的意义和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对之加以改造和汲取,使之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理由是: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提升。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价值创新。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赋予了时代内涵。

  中国革命长期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刘慧指出,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了人民群众这一最现实的革命力量和价值主体,把拥有80-90%人口的农民确立为人民的主体,作为民主革命战争的主体力量。江凤兰、许卫东指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正是从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还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此外,周志军从传统儒学塑造理想人格的角度来分析,指出传统儒学塑造理想人格总讲内圣外王。通过为人民服务,内圣与外王统一了。内圣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思考问题要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外王就是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福利。除了学术界目前研究的这些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渊源,是需要学者们进一步进行分析的。

  综上所述,学术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厘清了思路,做好了铺垫。笔者认为,学者们应从整体上加强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研究,进一步体现其当今时代价值。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03期,摘自2012年第7期《理论视野》)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bug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0.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