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瑞士记者博斯哈德谈毛泽东印象:像一位古典时期沉思的哲人

李婷 · 2015-07-15 · 来源:文汇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的智慧与自信让博斯哈德终身难忘。他在采访记录稿中,评价毛泽东更像一位古典时期沉思的哲人。

  

  博斯哈德拍摄八路军女战士。(均市档案馆供图)

  “下一代心目中的麦加圣城”,这是瑞士新闻摄影记者沃尔特·博斯哈德笔下的延安。1938年5月,博斯哈德随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车队,踏上了探访延安的旅途。在6天的行程中,他用16毫米摄影机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这是目前所知外国记者拍摄的最早的延安视频。昨天,这部片长21分49秒、名为《延安之旅》的黑白无声纪录片在上海市档案馆正式公布。

  行程艰难,但人民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

  《延安之旅》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现代历史档案馆的捐赠,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收集资料,并赴北京、西安、延安等地采访相关知情人士,考证出了该视频拍摄的时间、地点和部分重要人物、场景。经考证,1938年初,博斯哈德来到武汉,在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帮助下见到周恩来,明确表达希望到延安采访的意愿。周恩来把此任务交给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在林伯渠的安排下,博斯哈德与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阿·斯蒂尔一起,随八路军运输物资的车队从西安前往延安。

  同年5月,中国西北地区仍是春寒料峭,旅途的艰辛险阻超乎想象。虽然西安到延安不过五百公里,但博斯哈德一行启程当天便遭遇大雨,黄土路被淋得泥泞不堪,卡车轮子不断打滑,上坡时,战士们拿着专门的工具跟在车后,防止卡车倒溜。遇到大的坑洼时,大家只得下车从山坡上搬石头铺路,还时不时动用人力畜力帮助拉动汽车。博斯哈德在其之后所著的有关延安之行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路况之差,使得我们只好缓慢前行。即使轮子上缠着铁链,也无法阻止汽车顺着陡峭的山坡向后滑。好几次,车队还得从万丈深渊上晃晃悠悠地经过,让人直捏一把冷汗。”

  虽然行程艰难,但人民对于红军的热情给博斯哈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行人曾在一家农舍中过夜,主人腾出了最好的房间。这是一个小房间,一张鲜红的纸把嵌在墙里的香台贴了起来,墙上漂亮的毛笔字写着:“我们相信红军!”行程中,越是接近延安,博斯哈德看到越多的青年学生徒步奔赴延安。每当车队经过他们身旁,都会彼此招手致意。此情此景,让这位外国记者感触良深。博斯哈德说,一路上仿佛看到了另一种麦加朝觐的情景。“这一代人被战火从学校里赶出来,背井离乡,期望在延安找到新的信仰归宿。”

  评价毛泽东像一位古典时期沉思的哲人

  经过整整6天的行程,博斯哈德终于抵达延安,城门上,“抗战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战”的标语振奋人心。访问延安期间,给博斯哈德印象最深的是拜会毛泽东。在凤凰山下的一排窑洞里,毛泽东坐在一张大写字桌旁,桌子后面是一张略微突起的炕。此外就是一个中式橱柜和3把不稳当的椅子,这就是屋里的全部家当。桌子上堆着书籍、文件、报纸、信件、图纸、一个石膏像的小模型,还有一个烟斗。窑洞白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大的陕西地图和几张反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苏联宣传画。

  此间,毛泽东正在写作《论持久战》,话题也就围绕中日战争的形势展开。毛泽东首先谈到日本问题。在他看来,日本有三大弱点:兵力不足、军士残暴、指挥笨拙。正是这三点使他坚信中国终将胜利。他说:“日本人始终以为能用钱收买国人,而中国民众对于外国侵略者也只会像以前一样袖手旁观。但现在农民站在我们一边,而且战争拖得越长,他们就组织得越好。我们的对手高估了手中的重型现代武器,在游击战中这些丝毫没用。”

  在畅谈了3小时后,留在博斯哈德印象中的毛泽东说话简洁、有力,看问题深刻透彻,不拿腔拿调,不拖泥带水。“他说话时头上乌黑的长发常要飘落在高高的额头前,随后他就伸出优雅的手慢慢地将头发撸回去。最蹩脚的香烟也能让他陶醉不已,抽起来没个停……”毛泽东的智慧与自信让博斯哈德终身难忘。他在采访记录稿中,评价毛泽东更像一位古典时期沉思的哲人。

  除拍摄革命领导者外,博斯哈德还将镜头对准当时延安的市民生活:街上,运货的牲口络绎不绝;孩子们在简陋的台子上打乒乓球,没有球拍便用书本替代;巨大的秋千架,吸引了不少人;这里居然还有篮球场,两个小伙子正在投篮;清凉山下,鲁迅艺术学院学员们席地而坐,青春洋溢;公共场合设有民主意见箱,有意见可以向组织提出来……党史研究专家朱鸿召告诉记者,在红军战略转移到达陕北之初,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了解很少,从这段视频可以看出,当时的延安生活尽管物质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人们乐在其中。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失去的四十多年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