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降格处理习安会的背后:APEC,你不知的中日较量

察时局 · 2014-11-12 · 来源:察时局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时隔两年半之后,中日领导人昨日在APEC峰会上实现了正式会见。会见后,中日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又称为焦点。察时局认为,习安会是中日关系转圜的开始,接下来双边一系列的对话磋商,对今后中日关系走向至关重要。若双方对话中能达成一些共识,钓鱼岛和历史问题等问方面的僵局能够得到巧妙处理,中日关系才有可能恢复正常。

  日本判断中方必见安倍 多次造势习安会

  自2012年安倍二次上台后,对外力推“俯瞰地球的外交”。此次APEC前,安倍已经到访近50个国家,不过由于钓鱼岛争端和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始终处于冷冻,安倍未踏上中国领土不说,在其他国际场合,两国领导人也已经两年半未有正式会见,国内压力极大。安倍想在APEC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改善中日关系,早已世人皆知。

  另外,作为APEC东道主,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前几日所言“来者都是客”,日方早就判断,出于国际礼仪,中方领导人在APEC期间,“必定”会和安倍晋三进行正式会面。正式场合见了,对于日方就是一大外交胜利,剩下的这是会面的形式、时间、地点的问题的。

  因此,正是“看准”了中方的立场态度,从今年以来,日本避开钓鱼岛和靖国神社等敏感问题,通过官方与媒体的舆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首相安倍、官房长官菅义伟、国安局局长谷内正太郎等政要在多个场合呼吁中日首脑会谈的同时,还派出前首相福田康夫、执政党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等多位高层政要访华,协调进行两国领导人正式会面事宜。在具体的事务层面,双方还恢复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中日高级别海洋事务磋商。同时,还通过日本国内媒体进行造势,营造中日领导人会谈氛围,不断对中方施压。

  日方的这一系列举措,无外乎是要告诉外界:日本方面对于推进中日领导人实现正式会谈,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很迫切,自己已经尽可能进行了“努力”和“妥协”,如果中日领导人在APEC期间不能实现正式的会面,责任在中方,不在日方。

  对于日方今年以来的高姿态,哪怕在APEC召开前夕,中方也一直没有松口。就在上周五,APEC召开前夕,在日本官方地授意下,日本媒体笃定地发布了一条没有消息源的报道:中日领导人将在APEC峰会期间进行会谈。消息一出,随即引爆舆论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当天立即进行“降温”,强调“希望日方继续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努力”。

  中方一系列安排 为中日领导人会见降格

  虽然昨天习安会已经完成,不过与此前的盘算相比,日方似乎棋差一招,本想在外交上“算计”中国,不过由于中国对习安会采取了“冷处理”,效果并不如预期。此前态度积极的日本媒体,从其报道上看似乎也少了“乐观”。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中国方面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安排,“降格”处理了对安倍的会见。

  昨日中午,习安会后不久,中国官方媒体发布了体题为“习近平应约会见安倍晋三”的新闻稿,并配发了会见图片,释放了巨大信息量。

  首先,从题目而言,“应约”强调了是日方主动要求,不是中方主动提出。在新闻通稿的最后,很多读者可能注意到,内容是“国务委员杨洁篪参加会见”。这其实也是中方降格处理的一个标志。在中国,领导人活动无小事,活动谁出席、谁讲话,规格怎么确定,都是经过严密安排的。对比习近平近两天会见朴槿惠、普京等他国政要的官方新闻通稿可以发现,除杨洁篪外,王沪宁、栗战书两位政治局委员都“参加了上述活动”。独在对安倍的会见中,王沪宁、栗战书缺席。

  从中日领导人握手的照片中,也能读到中方降格处理中日领导人会见的痕迹。昨日习近平和安倍握手时的表情对比,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在此不加展开。察时局需要强调的是另一个细节,在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之间如果是庄重的会面,都会在领导人身后布置双方国家国旗,以显正式。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习近平昨日会见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等国领导人时,身后都布置了双方国家的国旗,惟独对安倍晋三的会见中未作此安排。

  最后需要说一下会谈的时间和内容。察时局了解到,昨日习安会的会面大致在25分钟。两国领导人会见寒暄时,一般采取交互传译而非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除去翻译所用的时间,两国领导人的对话可能仅维持了十分钟左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谈出实质性的内容,显然是有难度的。

  察时局认为,这次习安会更多的是“为了会见而会见”的安排,面对日方前期的各种造势,作为东道主的中方,通过巧妙安排,合理“淡化”了会见的影响,未让日方在外交上占到便宜。

  下一步对话如有共识 中日关系或能解冻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将中日领导人实现正式会见视作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一个标志。不过,昨日习安会传递的信号却十分明显:中日领导人实现会见,并不能说明双边关系将就此好转,但可以视作关系转暖的开端。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认为,接下来,若日方能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两国一系列对话若能取得共识,中日关系将逐渐走向好转。

  之所以说这是转暖的开端,是因为,围绕实现中日领导人会面,双方前期进行了一系列沟通协调,这有益于增进双方互信。双方今年来密集沟通的成果,一大体现就是上周五公布的中日关系发展的四点原则共识。这四点原则共识,给两国关系明确了发展框架和规范,向日方明确中方的底线和要求,对对方有所约束。日本媒体报道,在昨日极为简短的领导人会见上,双方就推进危机管控机制进行了确认,这应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件大事。此前,围绕领土争端,推进危机管控机制已经提出多年,却迟迟未见有动作。

  虽然存在积极信号,要实现关系正常化,还有难题横亘在中日之间。改善中日关系,中方对日早有条件:安倍任期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对于前一条,通过四点原则共识和昨日安倍在会见中的表态,相对比较积极。如果今后安倍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继续坚持比较积极的表态,中日关系会少去一大障碍。

  目前的难题主要集中在除了历史问题以外,钓鱼岛等主权争端问题也很突出,四点原则共识中,强调对待钓鱼岛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这实际上是站在各自立场上,都能对己方进行有利的解释的一种说法。根据日本媒体的说法,昨日的习安会,双方就为东亚地区稳定展开合作、推动两国民众相互理解、深化经济关系以及东海危机管理应对达成了共识。这其中,强调钓鱼岛等东海海域的危机管控,而非钓鱼岛主权争议本身。

  “现在情况来看,中日关系好转与否,除了历史问题以外,关键还在钓鱼岛问题”,高洪表示,领土争端的解决是一个十分艰苦漫长的过程,期间各种复杂情况难以避免,但对话是必须的。围绕钓鱼岛僵局,中日在海洋、防务等领域的磋商都在逐渐恢复,磋商是有利于增进互信的过程。如果接下来日方能采取务实态度,推动两国在危机管控机制上达成一些共识,妥善处理因为钓鱼岛僵局的可能面临的潜在危机,中日关系才有可能回复正常。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