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苏联时期的文化人,如今摆摊为生

鲁斯兰·赫斯塔诺夫 · 2015-03-01 · 来源:卡尔弗特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在俄罗斯各地的小镇里,普遍有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曾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拥有光鲜体面的工作,但苏联解体令他们一朝“沦为”小商贩。如今,这些知识分子是很多小镇市场中的主力军,他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顽强地生存。

  

  苏联知识分子成了俄罗斯市场中的主力军。

  低水平零售业养活了3000万人

  “这里永远不缺妙趣横生的对话。”托尔若克周日市场的摊主娜塔莉亚说,“周围的摊主大多是知识分子,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这里摆摊的原因。”娜塔莉亚也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人,几十年前,她是中学校长,现在却是市场里的小贩。

  在这个莫斯科以北300公里的市场内,还有很多像娜塔莉亚一样的人,他们曾拥有光鲜的头衔——公务员、教师、医生、工程师、专家或苏联军官。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政府摇摇欲坠,国家开支大幅削减,这些人陆续失去了工作。

  当然,不只托尔若克市场,在俄罗斯其他地方,如乌拉尔南部城镇萨特卡的市场,大部分小贩以前是重工业领域的技术工人。

  苏联的消失意味着很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失去工作,为了生活,他们成为小商贩。粗略估计,这些低水平的贸易在1996年仍是俄罗斯41%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养活了3000万人。

  虽经历数次经济低迷期,但俄罗斯零售业却一直繁荣昌盛。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工业萎靡不振,彼时,进出口商人这一职业涌现,成功打破了国家垄断,促进了私人进出口业务。似乎在乱世,人们就应“放弃一切,为了利润而买卖商品”。

  15年后,他们仍在等待重回岗位

  在托尔若克市场,随处可见数字15,这是为纪念市场建立15周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市场所属的特维尔州的人口就出现显著下降,大部分重工业倒闭,其他企业也竞相裁员,力度甚至高达50%以上。

  失业,迫使许多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他们曾希望萧条过去后,能重返岗位,但15年过去了,他们仍在等待。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贩回忆,就职的学校关闭后,他逐渐入不敷出。“那时,我每天傍晚买200克面条和两个鸡蛋,晚饭下100克面条给儿子吃,然后第二天再将另一半做了。那段日子,我瘦了8~10斤。思前想后,我最终决定在市场上摆摊为生,直到现在。”

  作为过去的苏联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在被迫改变工作种类后,自己的社会地位也跟着下降了。“10年来,每天早晨,我都怀着压抑的心情去卖鞋。”一名过去的工厂会计主管说,丈夫每天帮她将货物拉到市场,然后在顾客到达前落荒而逃,身为知识分子的骄傲,令他不愿当街叫卖。

  而对年轻一代零售商来说,脑海中不存在对苏联的记忆,因此更容易适应市场。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不接受任何“出格”的事物。

  正是经济不景气让市场保留下来

  在俄罗斯历史上,市场往往会随着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转型而出现。如今,在体育场、公园、居民社区、昔日的工厂、公交车站和火车站等客流量大的地方,常可见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市场。

  然而,在21世纪初,一些行业开始回暖后,俄政府一度希望将市场驱逐出城镇中心,但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行不通。

  工业再生产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俄罗斯的多数小镇仍未从1990年的金融危机中恢复。更糟糕的是,眼看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大城市,一旦小镇人口低于5万,它们就会失去城镇资格。

  托尔若克正面临这样的风险。这里没有先进的工厂,没有创新行业,消费疲软令小镇对连锁零售商店缺乏吸引力。为了保持可接受的生活质量,小镇居民要么离开,要么从事小规模贸易,而其他社会活动的选择少之又少。因此,在市场摆摊这种原始的交易形式,依旧存在。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言,不同于传统集市,俄罗斯市场是金融危机的象征,是经济困难时期解决就业的途径,也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

  “生活充满艰辛,但我更要站直”

  与托尔若克镇的周日市场不同,萨特卡市场并不占据主要街道,因此每天都开放。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摩托车、地毯、食品、生活用品。周围有专门的障碍物,画出边界,但正规区域以外的摊位随处可见,摊主多是领取养老金的老人,或是附近村庄的贫困居民。

  事实上,零售业的从业者总是希望“开疆扩土”,住宅楼一层在经过装修后变身为底商。

  如今,俄罗斯多数小城镇的政府不再取缔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零售业主,加大力度规范经营,查没违反卫生条例的商品。在不少地方报纸的社会版面上,经常可以看到商贩与警察发生冲突的消息。

  但前萨特卡工厂工人维多利亚表示,虽然生活充满坎坷,但做生意的困难已不再可怕。

  “我什么都不怕了。我要站得直直的,最坏也就是被打得鼻青脸肿。”她接着说,“当我还是孩子时,我会害怕父母;上班时,要看老板的脸色。现在,我要为自己和家庭站起来,无论发生什么。”

  英国《卡尔弗特日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8.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