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切·格瓦拉

佚名 · 2003-12-22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乌有之乡店内酷图之二。

      切·格瓦拉

    是谁点燃了天边的朝霞?
    千年的黑夜今天要融化。
    也许光明会提前到来,
    我们听见你的召唤:切格瓦拉。

    是谁指给我闪亮的星斗?
    心灵战胜了虚荣的繁华。
    在寻找家园的十字路口,
    我们看见你的身影:切格瓦拉。

    是谁带领我重新出发?
    正义的思想再度升华。
    前进的路需要新的脚步,
    我们跟你前仆后继:切格瓦拉。

    是谁站起来永不倒下?
    身后的大地开满鲜花。
    革命的意志百炼成钢,
    我们决心和你一样:切格瓦拉。

    坚定我的心让红旗飘扬,
    接过你的枪奔赴战场。
    唱起我的歌就有了力量,
    走在你的路上我们找到新的方向。

  切·格瓦拉相关图片:

  

                42岁的阿丽达·格瓦拉认为,重要的不是格瓦拉的形象,而是他的灵魂。

阿丽达·格瓦拉:英雄父亲拒绝商业化

  在切·格瓦拉永别他所钟爱的革命事业35年后的今天,阿尔伯托·科尔达拍摄的他的那张蓄着胡须戴着黑色贝雷帽的年轻革命斗士的照片已经风靡世界,甚至连T恤衫、牛仔裤和海报都喜欢拿格瓦拉的形象作招牌。那么真正的格瓦拉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最近他的长女阿丽达·格瓦拉向媒体披露了她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和父亲有着惊人相似

  格瓦拉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形象激励着全世界反叛青年的斗志。在青少年眼里,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战士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反对全球化,反抗美帝国主义压迫。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格瓦拉代表着自由、年轻和起来反抗旧秩序的思想。
  那么真正的格瓦拉是什么样呢?阿丽达·格瓦拉——他的长女目前正在“周游列国”,向世人揭开格瓦拉的神秘面纱。这是一段私人之旅,同时也是一段政治旅程,她要亲自修复父亲受损的形象。
  她和父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和格瓦拉一样,她也学了医科,做了儿科医生,尤其擅长过敏症;而且也辗转于拉美各地,在尼加拉瓜和安哥拉进行医疗服务。切·格瓦拉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成长与前途,42岁的阿丽达通过在住地哈瓦那的一家儿童医院作儿科医师来表达她对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她继承父亲的创造自由世界,反抗压迫的思想,并成为反全球化运动的卓越领袖。阿丽达目前在哈瓦那的切·格瓦拉研究中心工作,该中心主任是她的母亲。

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阿丽达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7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出现在她面前,而她没有立即认出他来,因为父亲进行了化装,他即将奔赴玻利维亚。当她不小心跌倒磕破了脑袋的时候,父亲扶住了她,她有种强烈的感觉——“这个人爱我”。
  对于父亲,她记不起太多,但是她记得父亲的温暖、亲切和无限的父爱,剩下的都是她母亲告诉她的一些故事以及从被她称之为“叔叔”的卡斯特罗那里听来的事情。阿丽达表示,她没有亲身了解过父亲,但是却记得他传授给她的经验和教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使你不确信将来会发生什么,也要试着去理解他人。甚至你确信这一点,也要尽可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切·格瓦拉消失在玻利维亚丛林中的那几年,有时候十分相信自己的四个孩子,为了避免孩子们不经意间泄露了他的行踪,格瓦拉总是对孩子们说“我是你们父亲的朋友”。

格瓦拉最后的家书

  阿丽达说,在她的印象里,父亲和任何年轻人一样热情,有朝气,但是他为之奉献的事业使其更加突出。1965年他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表示:“如果你们不得不读这封信的话,那是因为我将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了…你们的父亲是一个忠实于信仰的人,他已决定为其信仰而献身。”
  信的结尾是他给孩子们提的最后一条忠告:“首要的是,要深切同情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人的不公平遭遇。”那是在1967年他被害之前留给孩子们的最后一封信。他的遗体直到1997年6月才在玻利维亚的巴耶格兰德城外丛林里被发现,并被送回古巴,古巴政府为英雄的回归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自从格瓦拉死后,阿丽达一直保持着与卡斯特罗的深挚感情。“我们之间就像父女一样,我有什么不懂的,就让他解释给我听,只要我要求,他就会解释的。”76岁的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已经执政44年了,而其间美国推行的旅游贸易禁运使古巴的经济遇到了重重困难。美国试图改变古巴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合法移民的权利,但这个目的一直没有得逞。
  阿丽达自称是一位坚定不移的古巴共产党党员,绝不会质疑卡斯特罗的领导。她表示:“大多数人认为古巴之所有能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因为卡斯特罗还活着…我们这些年的斗争不只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一个民族实际上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信仰。”

父亲的灵魂永远不灭

  阿丽达周游世界,继承父亲的遗志,为被压迫人民的自由而战,同时还要告诉人们一个真正的切·格瓦拉。在墨尔本另一家媒体的采访行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摄影师想请阿丽达在阿尔伯托·科尔达拍摄的父亲的框相旁留个影,但却遭到了她的拒绝。她说:“不,那不是我父亲,那只是他生活的瞬间。”她拒绝的引申含义就是希望她父亲的形象能从她不太理解的商业流行文化中解脱出来。
  她转向另一张不同风格的照片,相片上她的父亲穿着卡其布军服,指间夹着一根雪茄,咧嘴而笑。她说:“这才是我的父亲,我记得他总是这样微笑着。我记得他是很富有人情味的人。”
  让她无法容忍的是,有些商家竟然利用她父亲的名气为自己赚钱,所以,她准备为这种事讨个说法,以维护父亲在世人中的形象。阿丽达表示:“我们绝对不能允许我父亲的形象出现在男士或女士的内裤上……”阿丽达认为,西方一些国家对她父亲肖像权的侵犯是对他高尚人格的一种侮辱。
  阿丽达表示,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为了某些商业利益连逝者的肖像也不放过。第一个突破是在摄影师阿尔伯托·科尔达那儿取得的,他是大量使用格瓦拉照片的人之一。现在,他已经不在英国产的伏特加酒瓶上使用格瓦拉的照片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美女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