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房宁谈苏联解体教训:我们不能迷信改革

房宁 · 2012-04-10 · 来源:凤凰网历史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918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开始了,而且这次世界大战更严重,持续到1945年,破坏非常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的影响非常大,资本主义陷入了危机。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变化,1960年代以后,西方逐步稳住了阵脚,特别是美国以至于欧洲,朝鲜战争之后的日本,西方阵营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苏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

  反观苏联模式,反而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期,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来很清楚,因为经济全球化,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是什么东西?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伴随着资本运动,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经济就是资本的再生产,就是资本的循环周转,资本的循环周转规模不断扩大。

  资本有三种主要形态: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在马克思的时代主要是商业资本,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过。列宁的时代主要是借贷资 本,列宁写过高利贷的帝国主义,法国、德国就是借贷资本。但产业资本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投向早期工业化国家以外的地区,整个世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产业资本开始超越发达国家,早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向第三世界扩张,形成了世界性的、全形态的资本流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这一变化大大扩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空间,战后1960年代到197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效果就展现出来了,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两个资源 两个市场,国内的市场、国外的市场,国内的资源、国外的资源。西方经济包括技术获得了一次新的突破,从而使世界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西方不仅摆脱了两次 世界大战的阴影,还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福利社会,这样以来苏联就失去了早年的风采。

  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这个进程中,中国某种程度上加入了,苏联没有,苏联的经济还是在苏联和东欧这个小范围内循环,它的技术等方面并没有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所以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苏联的政治交接制度一直存在问题

  第二个大的原因,我认为苏联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咱们都提到的政治体制缺乏活力,这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讲,有人说专制,我倒认为不是主要的,我 认为主要的原因是苏联的政治继承制度有严重问题,或者说苏联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继承制度。从列宁这一代开始,我认为苏联所有的政治交接都是不合理的。

  列宁到斯大林的交接就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党内冲突,这和斯大林后来的肃反扩大化都有关系。苏联是比较集中的体制,而任何一个集中的体制的权力交接 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掌握最高权力的领导人或者集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苏联,首先列宁到斯大林,斯大林总体上还算是继承了列宁的事业,但是他清 洗了列宁的战友:布哈林和托洛斯基(又译为托洛茨基)两个集团。后来还有肃反扩大化,基本上把当年胜利者都清洗掉了,绝大部分的中央委员都被清洗掉了,实 际上斯大林对列宁的接班伴随着政治清洗。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共内部再次发生政变,以赫鲁晓夫为首的集团清洗了贝利亚、马林科夫,斯大林的继承者实际上也被清洗掉了,赫 鲁晓夫上台,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发表秘密报告,公开反对斯大林,否定斯大林。我们也知道赫鲁晓夫是怎么下台的,也是一场政变,这说明苏联的政治交接一 直存在问题。

  政治交接的风险导致苏联出现老人政治

  勃列日涅夫时期后苏联就进入了老人政治时代,当然斯大林也是死在任上,列宁死在任上,但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老人政治就更加体制化。勃列日涅夫之 后,包括他在内的三个总书记都死在了任上,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从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七 位领导人的六次交接,应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戈尔巴乔夫。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2/7     7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8.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2/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