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驻守在共和国土地上的外国军队

于济洋 · 2012-06-03 · 来源:国企党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文|于济洋

  人类历史,迈着滞重的步覆,一步步向今天走来。 然而,历史老人又在前进途中频频回首。

  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位于我国辽东半岛的旅顺口,仍然驻守着一支外国军队,那就是苏联红军远东后贝加尔39集团军。

  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同意斯大林的提议延长苏军撤离旅顺口期限

  旅顺口是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隐蔽险要,终年不冻。它与庙岛群岛及山东半岛蓬莱角共扼渤海海峡,构成“京津之门户,北卫之咽喉”,“南来舟楫,非此途不能登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旅顺口军港1880年10月开始修建,到1890年11月竣工,历时10年。对此,世界列强馋涎欲滴。1894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攻占了大连旅顺口。1897年12月,沙俄联合德、法,并以清政府向日给付3000万两白银为条件,迫使日军退出。沙俄又强行占据了旅顺。

  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会议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包括大连旅顺口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等条款。

  根据这个条约,1945年8月22日,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副司令伊凡诺夫中将率领250名空降兵在旅顺口土城子机场着陆。日军驻旅顺守备司令官小林海军中将投降,伊凡诺夫就任旅顺警备区司令。24日,苏军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首批坦克开进旅顺。至8月底,约有1万苏军进驻旅顺地区。1949年10 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第二天,苏联政府致电正式承认。

  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有数不清的重大问题需要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去处理。可他还是断然决定,亲赴莫斯科。毛泽东主席经过漫长而又枯燥的旅途,于1949年12月16日下午6时,到达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元帅办公室小会议室里,两位伟人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面对斯大林提出的一些苛刻条件,毛泽东岿然不动,以他那特有的才略魅力征服了斯大林。斯大林让步了。他说,“中苏条约应是一个新的条约,旅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个是限期归还,一个是现在撤兵。”毛泽东同意前一个办法。在谈到大连问题时,斯大林说:“可由中国自己处理。”

  随之,1950年1月20日由周恩来总理、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中央贸易部部长叶季状、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吕东、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伍修权、大连市委书记欧阳钦等组成的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同苏联方面的米高扬、维辛斯基、葛罗米柯、罗申等就条约和协定的具体问题进行会谈。双方达成协定:“1952年末,苏联军队从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时间刚刚过去5个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入侵朝鲜,并宣称“鸭绿江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斯大林来电询问我方沈阳到丹东一线部署的兵力怎样,能否出兵,以助一臂之力。

  为此,周恩来总理秘密访苏,并同在苏联养病的林彪会见了斯大林。斯大林认为,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如果朝鲜同志继续坚持下去,就可能白白牺牲。要告诉他们撤退,把主要力量撤到中国东北,把老弱病残撤到苏联,我们两家都得承担起这个任务。这时,林彪在一旁说;“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让他们进入山区打游击,等待时机。”斯大林对这个想法不感兴趣,说:“敌人不但不能允许游击队存在下去,而且会很快把它消灭掉!”

  不过,斯大林解释说:苏联想帮助朝鲜同志,但我们早已声明,我军已撤出朝鲜了,如再出兵就等于我与美直接交战,在国际上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设想中国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斯大林同周恩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苏联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的大炮、坦克等军事装备……”

  为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马上致电斯大林:“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同志。”

  抗美援朝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斯大林同意为中国装备60个师和1个师的喷气式轰炸机。在周总理建议下,彭德怀、金日成秘密访苏,斯大林又同意为朝鲜装备3个空军师,5个高射炮团,援助2000辆汽车和1个师的喷气式轰炸机。

  面对朝鲜战场的严峻形势,斯大林分析说,朝鲜战争对美国是败血症,他们也迫切需要停战,如果宣布苏军继续驻在旅顺口,美国将更伤脑筋。于是,中苏两国外长再次达成《换文》协议:为保障远东和世界和平,苏军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的期限予以延长。经过朝、中、苏三国人民的努力,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

  凭借着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移山伟力和博大胸怀,毛泽东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他的逝世,给世界带来了震惊,给友好的中苏两国人民带来了悲痛。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国内形势变幻莫测。中苏关系出现了危机。中国接受苏方军火,是作为他们对抗美援朝的物资供应而接收的,赫鲁晓夫乘我国困难,向我们要军火款,实行关、卡、要。毛泽东曾对他身边工作人员说:“缺点和错误总是中国人的。”这话反映了毛泽东面对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也有所思。

  1954年2月21日夜,古老的北京城隐在夜幕深处,进入沉酣。毛泽东站在他那宽大的写字台前,凝视着以他和刘少奇、周恩来三个人的名义祝贺苏联建军节的电文稿。看着满纸苍白无力的外交言辞,毛泽东不断移动他那高大的身躯,特制的雪茄烟一根接着一根,满屋缭绕升腾的烟雾,把毛泽东的思绪牵回到那艰苦的岁月……1947年、1948年间,苏联对我们最模棱两可的。1949年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而现在的气候却变了……

  毛泽东凭借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移山伟力和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在祝贺苏军建军节的电文稿上,挥笔写下那具体而翔实的辉煌一笔:“驻守旅顺口海军基地的苏联军队,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的安全事业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给予有力的支援。”

  “小弟弟”原谅“老大哥”的诚挚情义,确也让赫鲁晓夫感到心热。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小弟弟”逐渐成长为“老大哥”,并促成了赫鲁晓夫1954 年10月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来华,签署了“苏军从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将基地交由中国完全支配”的协定。

  10月13日,赫鲁晓夫一行离开北京回国,途经我国东北时,访问了旅顺,视察了驻旅顺的苏军部队。我国陪同人员把赫鲁晓夫送到旅顺口苏军驻地后,就赶回大连。当陪同人员在大连吃完晚饭在街上散步时,忽见赫鲁晓夫一行的车队开过来了,我方人员又马上为他们安排了食宿。原来,他们到了海军基地后,很长时间找不到接待他们的自己人。这位出生于矿工家庭的俄罗斯人,只凭感情冲动,怒气冲冲地赶到大连找中国主人。

  第二天,苏联海军总司令兹涅佐夫才赶到,陪同赫鲁晓夫观看苏军的海岸炮射击演习。在这里,赫鲁晓夫发现了他们的驻军纪律松弛,军容涣散,认为兹涅佐夫对他不尊重。不久,兹涅佐夫被撤职。

  打这以后,中苏关系曾恢复了一些,可好景不长。72岁的刘金娥大娘回忆说:当年我是旅顺五间房村的妇女主任。为欢送苏军我带领20多名妇女连夜绣花枕头,当赶到龙头火车站送给苏军时,看到火车上拉的东西都是中国的,我们互相嘀咕着,不知这是为什么?

  四八一○厂原厂长黄筱农对记者说,这个厂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苏军要撤退的时候,把三艘不能远涉重洋带回海参崴的木壳扫雷艇拖到旅顺港外炸沉。锅炉房的中国工人反映苏方正把一麻袋一麻袋的文件资料投入锅炉烧毁。一位苏联检修师告诉中国工人,他曾责问过他的上级:“这符合国际主义精神吗?” 得到的回答是“执行上级指令”。苏方计划科长布洛夫曾悄悄地塞给当时是技术员的黄筱农一本《苏联海军工厂计划管理条例》。他说:“这是我自用的一本,没有上交,留下对你们有用。”黄筱农问他这样做是否会给他带来麻烦,他只回答一句:“为了我们共同事业——共产主义。”

  威武的“彭大将军”率领高规格代表团慰问苏军,苏军又惊又喜与当地人民依依不舍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专门为彭德怀写的一首诗。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在西北独当一面的功勋和建国后率领志愿军打败美帝国主义的战绩,深深地打动了毛泽东。

  一直牵挂着旅顺海军基地的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于1955年2月亲手安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慰问驻旅顺口地区苏军。

  慰问团成员包括:团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副团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宋庆龄和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 5月22日,“彭大将军”和他所率领的高规格的慰问团抵达旅顺。望着风云威严的彭德怀,苏军又惊又喜。当彭德怀在慰问大会上代表毛泽东主席将一面绣着“苏中两国强大的同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的可靠保证”,署名“毛泽东”的锦旗授予苏军时,他们蓝天一样的眼球中,闪烁着慈善与友爱的光!

  这是正义与和平的奖赏,热心于人类正义事业的人们,自然在历史上留下光荣和尊重。第二天,彭德怀带领慰问团全体成员及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苏联驻大连总领事别良诺夫等在旅顺举行了“中苏友谊塔”奠基典礼。

  人们曾对苏联红军“下地”时少数官兵违犯军纪酗酒闹事等行为反感,对一部分苏军撤退时带走中国大量物品不理解,但心里记住最多的还是苏军专家在中苏合营企业中帮助中国工人掌握技术,为我们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在农村、海岛的苏军与当地群众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为了帮助群众春耕,苏军把自己心爱的战马套上犁耙,派出军车拉水上山,浇灌农田;新买回来的拖拉机不会开,苏军士兵就手把手地教;办饲养场,苏军就派人传授饲养技术;驻地群众生病,苏军军医就登门诊治……

  在苏联红军即将撤退回国的时候,苏军官兵和当地人民依依不舍,各种形式的告别活动接连不断。1955年4白9日,旅大11万人集会于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广场,欢送苏军撤退回国……苏军上尉巴拉金的妻子扎娃和她的邻居裴玉枝大娘拥抱在一起,流着眼泪说:“妈妈,我们虽然分别了,可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等我回国后告诉我的妈妈,在中国也有像她一样的中国妈妈。” 1955年5月26日,最后一趟运送苏军回国的列车在千千万万的欢送人群中,缓缓离开了旅顺口……至此,苏联远东后贝加尔39集团军共计12万人,全部撤退回国。

  从朝鲜东海岸回国的志愿军三兵团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在曾绍山副司令员率领下,1955年1月开始分两批进驻旅顺地区,会同沈阳空军司令员何振亚,海军副司令员周希汉所指挥的部队,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务体系。

  望着五星红旗在自己子弟兵的哨位上冉冉升起,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激动了,两眼噙着泪花……历尽磨难的人民激动了,载歌载舞欢庆和母体分割达60年之久的大连获得新生,真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让我们记住,中国近代史的每一页都是沉重的,它浸透了血,浸透了泪。这历史之页的沉重,还在于它托负着无数志士的抗争、呐喊,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求索和沉思。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bug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0.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