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为民国学术热降降温、消消毒

苏全有 · 2014-12-08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国学术史研究风行,相关成果正如罗福惠教授所道,“多得无法统计”。甚至学术界之外的社会各界,也热捧不已。伴随着电影《黄金时代》上演,学术界与普通民众舆论呼应、话语互动,社会影响巨大。

  民国学术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该时段学术成就被夸张、放大了。不少学人缺乏对所研究对象的深入探究,雾里看花,颂扬有加,几至顶礼膜拜。一时间,不以国学见长者被捧成了国学大师,一些不时流露出稚气的作品则被奉为经典……

  在今天看来,民国学术的确被高估了。对“民国学术热”的追捧,并非是建立在客观、宏观审视基础之上的科学结论。

  目前学术界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相对于微观领域中丰富的点式成果,宏观领域中的研究则有失欠缺;研究者习惯于就事论事,缺乏宏大视野与长远眼光。尽管具体问题的研究是学术推进的基础和常态表征,不过,宏观把握与总结才能得出更有高度、更全面和更具指导意义的见解、结论。纵横寰宇内,像汤因比、韦伯那样着意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宏观整体描述的哲人型学术巨匠太少了,多的是剥茧抽丝、精雕细刻、管窥蠡测的小工。如此境况、氛围之下对民国学术的力挺,多多少少显得有失盲目。毕竟,学术界缺乏宏观审视民国学术,并予以纵向准确定位的努力。

  其实,若能拉长视距,新见地将次第而生,正所谓“草色遥看近却无”。从解释学的意义看,学界需要新式解释框架,比如适当借鉴年鉴学派之长程历史观式。民国学者廖泰初曾批评民国时期治学“太狭隘,太专门,躲到牛角尖里去”,“见树木不见森林”。

  纵向对比来看,与前清时期相较,民国时期的学术显得无根。前清承继我国历代学术传统积淀,研究成就达到了历史上相当高的水准。以乾嘉学派为例,可谓是人才济济,成果累累。但在某些方面,却被人为地否定甚至妖化,直接导致其学术成就被矮化、被淡化。再以《红楼梦》为例,实乃中国小说之最。试问,民国时期的小说,有哪一部可与之媲美?至于《四库全书》,涉经史子集,至今罕有其匹。民国时期引入西学,风生水起,反传统之声,震耳欲聋,结果是西学远未参透,传统又丢了不少,显得无根。

  纵向对比新中国时期,民国时期只是西学引入中国后的咀嚼期,而非消化期。比如学科创设等,只是搭建了初步的粗框架而已。又如中西医,竟然流行取消中医,中西医不是取长补短的融合,而是非此即彼的不共戴天。西方的东西在我国被真真切切地消化吸收乃至发扬升华,则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自我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很多方面不还在西学吗?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国人所额手称庆,而美国有的大学就拥有数十位获奖者。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民国时期的学术地位都不容高估。

  1936年12月3日《申报》刊载何炳松之文《中华学艺社的责任和前途》称,“我们一面要商量旧学使之更加邃密,一面要涵养新知使之格外深沉,工作既繁,责任亦重”,“我国事事落后,学术的研究亦然。学术的研究本为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所以我们非急起直追不可”。民国学人当局者清,有自知之明,后人焉能旁观者迷,草率造次?

  今天我们回首民国学术,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应该予以认同、尊重,只是超越事实之上的夸大其辞、无中生有,不仅仅不是认同,不是尊重,而是相反。

  民国学术热真的该降降温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民国学术热之所以盛行,评价失真,与部分学人的极端趋向及误导有关。处于前清、新中国之间的民国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战争连绵、社会动荡,处于失序状态。一些学人基于对所谓“民国自由”的推崇,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拿民国学术说事,错解失序形态,一叶障目,刻意美化、歌唱,微博、博客等载体中更是极尽渲染之能事。在他们看来,民国无奴才,文人贤达堂堂正正,敢做敢当;民国有自由,极端言论可以公开发表。在这里,客观、全面、中立的学术研究立场被抛诸脑后,心中只有“小我”,只有所谓精英文化圈的狭隘的自由,而民众疾苦则不过是一片可以漠视的灰色的云。在他们眼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黑铁时代”,成为逝去的“黄金时代”。甚至还有一些人公然主张,希望回到民国去。以至于民国好还是现在好这个让人发笑、多此一举的伪命题,渐渐成了争议。知识界的这一灰色群体,直接助推了民国学术热,“民国”也借此成了热词。

  为民国学术热降温,就是为了消炎,为了消毒。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6.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7.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