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李昌平:大学生有出路,改良主义就有出路

李昌平 · 2006-08-13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大学生有出路,改良主义就有出路

来源:三农中国  作者:李昌平

    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现在适合大学生就业岗位大约166万个。这就是说,今年约有60%大学生无法找到相应的就业岗位,未来几年会更加严峻。教育强国战略培育出了一支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算的失业大军,政府开始着急了。今年,政府不惜以行政手段将数十万大学生配置到农村村干部岗位上就业,但相对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失业大学生而言,这实在是杯水车薪——是政府的另一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

    笔者曾经论证并预言:中国“农民革命”已经完成,防止进城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的第二代和失业大学生在城市的结合——“新工人革命”,是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改良主义”道路能否走通的关键。在关系改革成败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政府用“送温暖”的方式应对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有积极的作为。

    将传统小农组织为现代小农,可以增加1000万大学生就业机会

    中国有近70万个行政村庄,400多万个自然村庄,有2。4亿个农户和7。5 亿农民。如果按照台湾或者韩国的模式将小农组织起来,每500个左右的农户组织一个综合农协,综合农协包含农信和农业保险部、技术推广培训部、农产品加工营销部、生产资料购销部、农业垃圾回收利用部、会议礼节部等等,每个农协至少容纳25个大学生就业,就可以增加1200万大学生就业。即使按照大寨村的模式将小农组织起来,每个行政村都组建“农——工——商”一体化的合作(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政社合一”的村社组织至少能够容纳100个大学生就业,70万个行政村就可以增加700万大学生就业机会;加上400多万个自然村发展所新增的就业机会,大寨模式应该可以新增就业机会1000万个以上。

    90年代以来,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农民组织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功能的衰退导致人才的流失,人才的流失反过来加剧了功能的衰退,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是农村改革偏离了80年代“民营进、国营退”和“民权进、官权退”的正确改革路线,在彻底破坏了农村农民组织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也垄断了传统小农组织为现代小农的上层建筑资源和社会发展空间。

    只要回到“民营进、官营退”和“民权进、官权退”农村改革道路上,农村就会成为大学生的新广阔天地。

    打破官商勾结和行政垄断,可以增加数1000万大学生就业机会

    垄断会减少大学生就业机会,官商勾结也会减少大学生就业机会。因为垄断和官商勾结都排斥公平竞争,也就排斥人才。以农村金融为例,如果打破行政垄断和官资勾结,准许农民组织发展社区金融服务,全国至少可以增加100万个社区金融服务组织,至少可以增加300万个大学生就业机会;如果依据宪法落实“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打破土地交易市场的国家垄断,给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和土地国家所有制平等市场主体地位,只用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证券化的营运收益的5%,就可以支付数以百万计大学生工资;如果山西的小煤矿没有官商勾结,坚持农民集体所有和民主经营管理,也可以吸纳数十万的大学生就业,并能使新农村建设保持真正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可以避免环境恶化和减少恶性事故。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房地产、出租车、科研、基本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文化和传媒发展……等等,如果没有官商勾结和行政垄断,全社会就会出现公平竞争的局面,会大大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也会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靠关系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据调查,今年有41—5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各种关系就业是最有效的途径。这表明,官商勾结和行政垄断在进一步加剧。

    开放社会,让民间社会兴起,可以增加2000万个以上的大学生就业机会

    NGO的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NGO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在内的公共管理过程,成为多元化时代社会发展与改革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NGO致力于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国际决策,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程来看,最近50年间,是非营利组织飞速发展的时期。在非政府组织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增长速度比任何一个领域都要快。美国霍布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1995年22个国家非营利部门提供的就业平均占非农业就业的近5%,占服务业的10%,占所有公共部门就业的27%。但如果将志愿者计算在内,那么这些国家非营利部 门就业比重平均占全部非农业就业总数的7%,占服务就业总数的14%,更惊人地占到公共部门就业总数的41%。研究还表明,在非营利就业中, 以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增长最为迅速,提供的新就业量占非营利部门就业增长量的50%。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受薪雇员每年有1000多万人,占到总人口的  0。34%。根据清华大学邓国胜的研究数据,2002年,中国社团的专职人员数为47.5万人。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中国群众社团、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职工人数仅为18.1万。如果比照美国的水平,我国非营利组织具有为大学生提供4500万人就业的空间。

    假设中国的非营利部门提供的就业机会占非农业就业的比重达到22国平 均水平的话,那么中国的非营利部门也能够提供1769万就业岗位。如果包括志愿者后的就业也能达到22国平均水平,那么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高达2544万。这意味着中国的非营利部门将能够增加2000万个以上的大学生就业岗位。

    现在,必须放弃公共权力的触角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本应首先具备社会自治组织特征的团体被体制化和国家化的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像开放经济一样开放社会允许社会有自己的合法空间,同时拓展大学生在社会领域就业的空间。

    中国历史上的改良主义失败的原因,是社会大众被边缘化

    千百年来,改良主义在中国没有走通的先例,值得警惕的是,改良主义常常直接导致革命。在我看来,历史上的改良主义导致革命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改良主义导致了多数人被边缘化。要想告别革命,就必须抛弃多数人被边缘化的改良主义。换句话说,多数人被边缘化的改革,一定会导致革命,当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的第二代和失业大学生相结合的时候,革命实际上就不可阻挡了。

    改革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边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那些整天都在叫喊“革命有罪”和标榜自己是“改良主义者”的智者们,实际上只是站在强势阶层的阶下祈求不被边缘或寻求明则保身而已,这没有任何建设性的作用。

    如果真的要避免革命或保证改良主义的成功,就必须避免社会大多数被边缘化。关键在于坚定的支持执政党和人民大众合作,坚决打击官商勾结和行政垄断等一切特权。正确的做法就是开放社会,让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依法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依法博弈而获得平等权利和发展机会。领导社会各个阶层有效的打击和消除特权,是检验执政党能力和性质的根本标准。

    大学生和农村农民相结合,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毛泽东一代人完成了中国的农民革命,中国再不会发生农民革命了。中国革命已经升级为“新工人革命”——城市革命。防止农民问题转化为工人问题,农村问题转化为城市问题,是消除城市新工人革命的最关键措施。

    农民革命完成后——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作为有产者即是执政党最广大的政治基础。鼓励大学生和农村农民的相结合,从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和提升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和加强执政能力的有力保证;大学生和农村农民相结合,是执政党防止出现多数人被边缘化的重要举措,这也许是使“改良主义”在中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朝外北街吉庆里篮筹名座十栋B座1-301室(100020)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金刚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胡锡进硬怼平原公子,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2. 李克勤|“深切缅怀毛主席,您永远的学生王光美”:刘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说法做法意味深长
  3. 郭松民 | 也说“沪爷撑起一片天”
  4. 改开以来民间“顺口溜”拾穗(一)
  5. 美国加州大火烧出了房地产金融骗局
  6. 选择题:到底谁让老百姓吃饱了饭
  7. 奴颜婢膝的学生与急眼了的老师
  8. 卧龙大桥扩宽:南阳人民的耻辱!
  9. 研究和评价“文革”,是否应该跳出个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伟大领袖毛主席!
  1.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2.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4.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5.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掩耳盗铃及其他
  1.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2.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3.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5.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6.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7.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8.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众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