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忠言 · 2011-01-27 · 来源:乌有之乡
80后90后观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忠言 /文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出台有关子女“啃老”的法规:老年人可拒绝子女经济资助要求,子女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财物。老人自愿给予经济帮助不触犯该法规。

    江苏省出台这个法规的用意,我想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我又总觉得这样的法规是一个哗众取宠、治标不治本的“花架子”,即使真的变成法律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报酬、住房、养老等一系列问题,就不会杜绝“啃老”现象。

    我不知道江苏省就子女“啃老”问题是否做过调查,是否真的有立法的必要?但就我所知,年轻子女出现啃老现象,大部分是因为其子女自我生活的能力还不强,大都没有稳定的职业、可靠的经济来源所导致。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啃老”也是许多家庭的老人所自愿。此外,我国相关民法也规定,家庭成员之间有互相扶助的义务。

    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除《婚姻法》之外,国家还有专门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子女不尽瞻养义务的,老年人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完全可以借助法律得到保护。但事实上,除非万不得已,老年人很少起诉自己的子女维护自己的权益。禁止“啃老”法规恐怕也同样会遇到此类的境况。由此可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在于法律法规的多少,而在于社会建设的质量。

    目前,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事实上我国老年人状况远没有达到法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严重依赖子女提供养老、就医、生活等各方面的保障。这样的老人无论怎么“被啃”也啃不出多少油水。因此,政府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老年人以制度性、法律性、规范性的社会保障。

    保障老年人权益也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拿子女“啃老”问题来分析,其原因是复杂的,绝不仅仅是老年人对子女“啃老”给予拒绝那么简单。大凡“啃老”的子女,一般大都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他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法律生硬地限制他们“啃老”,不如研究如何给他们强筋壮骨,维护好年轻一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更加实际。

    事实上,这些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那就是中国劳动者的巨大牺牲和付出。中国劳动者低廉的劳动报酬、可怜的社会福利、有的甚至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代价。矿难中死去的一批批矿工,诉说着生产环境的恶劣;富士康工人半年内13连跳,表明他们精神上的痛苦已到了极限;农民工辛苦一年靠跳脚手架来讨要工钱,有的甚至为讨薪被打死打伤。等等。中国劳动者的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可以说是世界罕见的。善良的人们发出了“不要带血的GDP”的呐喊。

  在这一点上,连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看不过眼了。去年9月27日,欧洲议会就中国“血汗工厂”生产的商品是否可以在欧洲销售的问题展开辩论。欧盟扩大委员会表示,如果这些工厂的工作条件、工人的福利待遇持续得不到改善的话,欧盟考虑停止进口这些工厂生产的商品。俄罗斯《环球回声》周刊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一文,其中第一条是“拥有廉价、熟练、守纪律、悟性很高而又极不讲究报酬的劳动力。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工人”推上封面,称他们为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领世界经济复苏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劳动者的勤劳世界有目共睹,但他们的待遇之差也是世界少有的。尤其是80后为代表的新劳动者阶层,他们各种合法权益被肆意践踏和侵害着,他们以牺牲自身幸福和未来的方式被压在“经济奇迹”的最底层。这样的生存状况他们怎么能够自食其力地养家糊口,怎么能够不“啃老”?还有一个新劳动者阶层权益被剥夺的佐证,就是在国务院推行“事改企”改革遇阻后,实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个办法的核心就是“老人”延续原有的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而“新进人员”实行三低待遇。如此改革,年轻人怎么能不“啃老”?

  年轻人有了幸福生活,老年人才会有幸福保障。法律最大的功能应该是秉持社会的公平正义,调节社会的分配,避免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法律尤其应该如此。但回首观望,这些年我们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分配”、“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法律法规,有几项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可悲的是,这些宪法、法律明确的规定甚至是原则却在被一些制定者和执行者自己抛弃和践踏。至今,一些权贵、“精英”仍不遗余力地向《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标准”大泼污水。   

  这些问题与“啃老”问题无关吗?不仅有关,而且关系重大。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是杜绝“啃老”现象的根本,也是政府应该做好的正事。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住房问题,全国城乡的男男女女有几个不“啃老”?政府应该感谢“啃老族”的父母们,他们义务做了很多社会该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事,如果“啃老族”困境中得不到帮助,哪将是一股巨大的社会愤怒力量。

  “啃老”不是年轻人的耻辱,“啃老”在中国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倒是急功近利的管理者们应该反思的,正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和享乐,不惜断子绝孙式发展埋下的祸根。难道不是吗?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1986年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 到现在还嘴硬,孙女反完腐哭得很自责?
  3. 历史文献:苏修为何翻来覆去让人民奋斗?
  4. 子午|扒了孔乙己的长衫,何时去扯周公子钟小姐们的遮羞布?
  5. 一个中部县城的魔幻色彩
  6. 曹兴:美国铁了心要赖账?中国是时候清空美债了!
  7. 瑞士在劫难逃!
  8. 谭吉坷德|马英九要来了,国民党却早就死了
  9. 从红旗渠回来
  10. 嘴欠一时爽,全家……
  1. 昨晚高层公布的方案, 让许多人第一时间想起毛泽东的独创
  2.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3. 张志坤:中俄两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
  4.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5. 今天,我要理直气壮的替“公知”正名!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7. 可叹一个三观端正的好青年,竟死于非命。苏州女子杀夫案背后......
  8.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9. 前三十年犯了“集体性的方向性错误”吗?
  10. 出来洗地了!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7.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8. 谁在搞极左?——四清运动与毛刘的决裂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全国学毛著的标兵廖初江,后来怎么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4.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