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邋遢道人:郎咸平早就告诉大家温州要出问题

邋遢道人 · 2011-10-15 · 来源:乌有之乡
温州高利贷崩盘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郎咸平早就告诉大家温州要出问题  

   

郎咸平在中国很不受一些人喜欢,觉得这家伙蔑视中国经济学家,而且动辄语出惊人,离经叛道。贫道也不是每个问题上都赞同郎咸平,比如郎咸平反对征收财产税,但总的感觉,郎咸平还是比较清醒的一个学者。  

   

温州老板因为债务问题跑了,我们叫“跑路”,大概是为了好听点。因为其既不宣布破产,也不回来处理事情,只能起个新名字。跑路有个方向性,如果是在400米跑道里跑,总会转一圈回来。但越野跑就难说了,况且这些人大多都在国外有资产。  

   

许多人注意到逃跑的温州老板都是搞实业的,也就是搞制造业的。制造业要雇用很多工人,老板一跑工人失去工作,社会安定出问题,政府就比较着急。实际上搞金融的老板们完蛋的也有,不过他们雇工很少,死了就死了,压力不大。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07年郎咸平说中国有八大经济危机时就说到了。郎咸平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07年就说,中国面临八大经济危机,其中第一条就是他“认为最有冲击力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整个国家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因此我们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打入楼市。”郎咸平说的后面7条,一是政府GDP为纲,二是西方金融资本可能袭击中国。第一个反正改不了,第二个幸亏美国金融先垮了没发生。但虚拟经济冲击实体经济的警示还是说着了。  

   

当然,郎咸平的分析并不透彻。郎咸平说的是“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造成“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打入楼市”,贫道看不是这个道理。投资经营商的环境恶化是实体经济里流动性不好,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但为什么流动性不好呢?是应为虚拟经济,也就是楼市、股市、期货、汇市等虚拟经济高速膨胀,像黑洞般得吸纳了资金。也就是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实体经济环境不好,而实体经济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又促使虚拟经济进一步膨胀。这个恶性循环到一定时候,实体经济会越来越困难,最终出现今天温州一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运行规则是相反的。实体经济中,投入资金过多会形成恶性竞争,利润摊薄,经营越困难。而虚拟经济进入资金越多,指数越高,赚钱越多。因此实体经济投资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而虚拟经济对金钱来说是多多益善。实体经济的资金进入虚拟经济后,使虚拟经济投资回报趋高,这就使实体经济的利润更加相形见拙,促使更多实体经济的资金进入虚拟经济。利润是投资者唯一需要考虑的指标,资本家血液里只流淌着这一种血,与道德无关。  

   

2005年以后,中国楼市开始虚拟化,也就是大部分买房不是为了住房,而是为了投资升值。这就为中国虚拟经济开了一个巨大的新渠道。2007年达到一次顶峰,让郎咸平有所感觉。但2009-2010年的第二次房地产投资高潮。2009年住房销售4.3万亿,2010年销售4.7万亿,其中不少于7万亿属于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同期房价基本翻了一番,成为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行业。到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日本为全球第二,达到3.21万亿美元,折合21万亿人民币。其中在流通中的比例一半左右,也就是吸引了10万亿左右流动性。加上期货和汇市,不会低于20万亿。而楼市一虚拟化,累计不会少于15万亿资金进来。这对虚拟经济来讲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对实体经济来讲必然成为灾难。  

   

目前全球每100元交易中,1-2元是在实体经济中购买了物品和服务,99-98元是在 股市、汇市、期货里交易的。中国虽然虚拟化程度不高,但速度很快,现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交易量在1比10左右,接近西方九十年代水平。西方人一直不怕经济虚拟化,不怕产业空洞化,甚至靠这种方法活得很滋美。现在有些怕了。中国怕不怕?现在有些怕了。  

   

很多人对温州一些老板昨天还在电视上趾高气扬,第二天就坐飞机跑美国了很奇怪,对这些企业一夜间资金断断裂觉得不可思议。那是这些人没做过生意,或者没做过大生意。  

   

中国为什么会有放高利贷者?企业为什么会去借?这是中国银行放贷体制决定的。比如一个经营实业的企业有20亿总资产,其中银行贷款10个亿,分为几家银行。实体企业的流动资金都在生产销售环节中,这样一个企业循环外的资金就算拼命挤,能有2000万就不错了。如果有一笔5000万贷款到期需要续贷(通常企业与这家银行是商量好了还了就再贷的流动资金贷款),那么总有2-3天的时间差。这个时候就需要高利贷者了。企业会向高利贷者借5000万高利贷,比如日息千分之一(年息就高达36%),但2天也就是10万,这对这么大个企业来讲不算什么。这时,银行、企业、高利贷者三方都高兴。如果没有高利贷者,银行在财务上没法解决,企业也找不到出路。  

   

但是事情会发生变化。很快,高利贷者与银行就成为熟客,他们就很容易勾结起来算计企业。首先,只要银行续贷时间从2天变成3天,高利贷者就多拿5万。其次,一旦这个企业本身有风险,比如自己搞点有风险的房产投资,股票期货等,那么银行就有抽贷的动机。那么谁来顶替呢?高利贷者。很快,银行或者银行具体操作人员就会和高利贷者联合“做”这家公司。抽贷越多高利借款占企业借款比例越大,企业越困难,越不得不忍受更高的利息。本来把借高利贷作为周转用,最后逐渐把高利贷做贷款重要来源了。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企业就被“做死”了。贫道就知道一些高利贷者与银行开会联手做实体公司的情况。相信温州很多企业也是这样被“做死”的。  

   

有人会说,这些高利贷者不是傻么?企业死了,政府出来干预,贷款按银行利息还,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还不如让这个企业不死不活,长期吸血不是更好么?这里面有这样的动机:如果这个企业只有一个高利贷者,这个高利贷者就有把套越放越多,看准时机收紧套,最终吃掉这家实体企业。这样的例子电视上放过很多。另一种是有很多高利贷者参与,由于企业越来越坏,一些高利贷者就怕最后出事,于是动用黑手段想先拿走自己那一部分,这样企业老板就害怕生命危险,赶紧跑。温州老板大多都是后一种情况。  

   

凡是出现实体企业陷入高利贷陷阱的,要么是自己冒险投入到了虚拟经济部分,让银行紧张,让高利贷者看到缝隙;要么是过度扩张造成头寸紧张,让银行进账,让高利贷者看到机会。实体老板也知道高利贷像鸦片一样,吸了就不容易借,一般不会沾这东西。可怕就怕温州这样本来地下钱庄就是资金主要来源,而地下钱庄本身就与高利贷分不清关系,于是不知不觉就被套住了。其他地方本来没私人融资渠道,但在很多人忽悠下,中国成立的大量所谓“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一些公司甚至有官方性质。这些公司与高利贷者并没有界限,于是也在这场做死实体企业发挥到关键作用。  

   

贫道这里不做评述,也不建议什么,因为都没用。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面各种关系和程序是什么样子。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总有一天会清算那些侵吞国有资产的民族败类
  6.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蒋雨融!此一时,彼一时
  9. 谈谈高考的五个问题
  10. 美国“靓丽的风景线”来了!喜闻乐见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4.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5. 当财政走向失控
  6.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7.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8.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内奸:倒查20年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