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粽子、龙舟与屈原沉江

二两拨千金 · 2012-06-25 · 来源:二两拨千金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粽子、龙舟与屈原沉江

  二两 2012-6-21

 

 

  屈原够冤屈。沉江两千多年了,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原因。

  不知道也罢,可大家每年五月初五要变着花样吃粽子,还变着法儿赛龙舟嬉水;名为过端午节纪念他,实则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美女、壮汉加奖金,鼓乐喧天,人声鼎沸,鱼虾不宁。够冤屈。

 

  时间回朔到两千二百九十年前。

  楚国,一个阴冷的白天,汨罗江上浪花翻滚,鼓声低沉密集,令人窒息,十几条昂着龙头的飞舟正疯狂追逐着前面的几条民用飞舟。

  飞舟也称水马或柳叶细舟,一般前有瞭望兼鼓手(或号手),后有梢手,中间把浆的人数不等,根据快慢需要予以增减。船身宽的容二人并列,窄的仅容一人,重量轻,阻力小,速度快,常用作军事通信或截击,民间也大量使用。龙头飞舟为朝廷武装缉捕所用,此舟龙头之下装有金属锯片,可冲撞切割对手船体,船上佩弓箭手及武装浆手,非一般民船可比。

 

  无疑,屈原就在前面逃亡的几条民船之中,他是双方的标的物,追逐与被追的人都清楚这一点。驾驭这几条飞舟的也非等闲之辈,不过是脱了铠甲、百姓打扮、暗藏利刃的士兵,对他们来说,逃脱就是生,落后就是死,生与死的界限从来没这样清晰;对缉捕者来说,擒获意味着功名和奖赏,失手意味着刑罚甚至斩杀,生与死的界限同样清晰。此刻,双方剩下的唯一愿望就是拼老命划桨,脱离或超越对手。

  划桨的高速和高效来自于步调一致,步调则来自于鼓手,所谓鼓是令,梢是命。鼓手必须把划桨节奏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个浆手,鼓音还要低沉、澎湃,以撞击浆手的心房,激发他们的潜能。十几条飞舟激浪追逐,每条船发出自己特有的低沉鼓音和号子,如同吼雷掠过江面,惊起一片江鸥野鸟,也把浆手们的体能压榨到生命极限。

 

  民船与官船似乎渐渐拉开距离,然而,意外出现了。领头的民船突然偏离了航向,也许是梢手中箭,也许是前方出现截击力量,整个船队不得不左右紧急调整,以至于节奏突变,相互挤撞,乱作一团。最血腥的一幕终于拉开。后面的龙舟擂鼓而至,蜂拥撞入民船阵列,用前部锋利的锯片猛烈切割船体和人体,撞击声、嚎叫声、擂鼓声、喊杀声刺透乌云,响彻两岸原野;殷红的鲜血,白色的浪花,乌黑的船体,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寡不敌众。血染的汨罗江,大官船驶来打扫战场。捞尸,清俘,逐一验明正身,关键人物反复查验,核对无误后,统统捆绑,装入大麻袋;以大小卵石填充期间,捣紧敦实,外部再行五花大绑,并分组相连,确保不散。趁天色已暮,轻轻沉入江心,神鬼不惊。沿途广发告示,令各散户渔人休得传谣,闭户禁言,违令者,斩!

 

  屈原的政治对手实施了完美谋杀。

  禁言,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真相流传于世,更不想引发支持屈原的群体骚动。最好的结果是,真人和流言一道消融于奔流不息的江水,鱼行而无迹,船过而无痕。

  当然,他们必须要编织一个谎言——屈原投江自杀——来掩盖他突然消失的事实。为此,刀笔吏们还编了一段屈原与渔翁的对话,来证明这个楚国贵族、三闾大夫之所以自杀,完全是因为他长了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这段对话的标题是《渔父》,混在屈原的其它文章中一起被塞进了《楚辞》。

  文中说,渔翁在岸边见了一脸倒霉相的屈原,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何故至于斯?”屈原居然傻呵呵地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被流放。”渔翁又以屈原他爹的口气教导他说:“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是你想不开啊,何必呢?屈原还梗着脖子犟道:“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注意这句“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自杀的地点和方式都交代了,这哪是暗示,就差贴海报明示了。最后,渔翁莞尔而笑,敲着船桨边走边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走了,不再搭理屈原。

  渔翁,就是那个编故事的人。编完后他阴险一笑,告诉读者,屈原想要自杀,汨罗江就是盖上盖子也挡不住啊,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唉!

 

  政客们的谎言虽然拙劣,但的确有效。汨罗为楚国流放之所,蛮荒之地,信息闭塞,文法不通。当屈原自杀的消息传到楚国的大都市后,人们只有惋惜,无法考证;尤其是官方有意在故事中加上了文学色彩后,屈原之死显得浪漫高洁,脱尘而上,不留人间烟火之气,很容易被学究士子们接纳。甚至有几个脑筋短路的文学青年还想起屈子写过一篇《怀沙》,那不就是要怀抱沙石沉江吗?唉!早知道该劝劝,多好的人!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政客们可以堵住大家的嘴,但堵不住大家的心。一定有人见证了追杀和沉江的全部过程,这些人一定告诉了他们最亲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又一定告诉了他们最好的朋友,当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把事情细节与屈原之死联系起来时,他们决定还原事发现场——官家为什么要杀屈原,他们不清楚,但他们要还原现场——以抵抗官家的无耻谎言。

 

  契机终于来了。五月初五,端午,祭祀。

  白天,增加祭祀项目,龙舟竞渡,你追我赶,全面再现追杀场景。我很早以前见过赛龙舟的水手,都是务农的精壮汉子,划龙舟要长久训练,由老师傅传帮带,规矩很多。他们休息时沉默寡言,比赛时个个玩命,属于红了眼的那种。那时我一直不明白,就一点儿象征性的奖品,至于这么玩命吗?后来我对他们肃然起敬,为什么玩命?跟命息息相关的事情,能不玩命吗?再现玩命,也得玩命!这就是口口相传的规矩!

  待暮色已近,本用于祭祀宗庙的角粽,放入肉块,周围加黍米捣紧敦实,外用五彩丝线捆牢,代表五花大绑,亦区别于祭庙之粽;五六只相连一组,煮熟后,投入江心,再现屈原沉江一幕。投粽入江这一行为后来讹传成是要喂鱼,说是让鱼不吃三闾大夫,这不是折腾调戏鱼吗?你直接把饭倒在江里不完了?还包哪门子粽子?

 

  所以我在端午不吃粽子了,祭品就是用来祭祀的,祭祀宗庙就应送到庙里去,祭祀屈原就应投到江里去;变着法儿的往肚里塞核桃、蛋黄、王八馅儿的粽子,那叫什么事儿?我也不看龙舟赛了,龙舟倒是越来越高级,队员服装越来越靓丽,比赛规格也越来越高,但就是缺了点东西。没错,那哪是玩儿命?更像是玩儿闹。

 

  屈原的政敌为什么一定要杀他?为什么在他远离权力中央、二度成为流放老人之后还要置他于死地?这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以后聊。

  我能肯定的是,屈原不是郁闷自杀,不是怀沙沉江,不是跟渔翁抬杠溺水,不是。

  屈原死于政治谋杀,沉于汨罗江,就这么回事。

  别听那些狗屁专家在媒体上大放厥词,左分析右推理屈原的精神抑郁。只要用你的常识判断一下——投粽入江和龙舟竞渡,不但完美再现了历史上那惨烈的一幕,也对“屈原沉江之谜”作出了最好、最直接的回答。这回答一举击穿了两千多年的铁幕,至今在我的耳鼓中激荡。

 

  没准儿吃着皇粮、闲极无聊的专家们可能会去论证,坐在前面那条飞舟上的人,真的是屈原吗?

 

 

 

  二两于龙年夏至日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4.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7.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10.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