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胡学文:挑战自我的“新变”

李云雷 · 2014-02-05 · 来源:李云雷的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胡学文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青年作家,也是一位有着独特风格的成熟作家,他的《命案高悬》、《向阳坡》、《虬枝引》、《淋湿的翅膀》等中篇小说,不仅是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品,也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些作品中,胡学文关注当代中国乡村的新经验,深刻地描述了市场经济时代乡村秩序与伦理的变化,并以冷峻清醒的现实主义捕捉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以遒劲的笔力讲述富于戏剧性的冲突,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最富症候性的场景,也看到了他在艺术上的敏感与创造力。在这些作品中,胡学文所创造的“执拗的主人公”、故事重心的转移,以及网状的叙述手法等,引起了文学界的普遍重视,这不仅是叙述方式上的创新,也蕴含着胡学文对中国乡村与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对于一个成熟作家来说,接下来的创作是困难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他既要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又要突破原有的创作模式,不断超越自我。在最近的创作中,胡学文所做的便是挑战自我的努力,他试图改换新的写作方式,更深入地切中时代的核心命题,也在艺术上做出新的探索,在小说集《我们为她做点什么吧》中,我们可以看到胡学文的“新变”。

在这部小说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胡学文小说中较少关注具体的事件,而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人心的纠结与人际关系的纠缠构成了他小说的新主题,也是他勘探人性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胡学文并不是在一个抽象的层面上探讨人心与人性,他通过具体场景的描述,向我们展示的是当代中国人的人心纠结,我们这个时代人际关系的纠缠,以及“小人物”人性中丰富复杂的一面,在这里,胡学文对人心、人性、人际关系的探索既有具体的时代内涵,也具有普遍性与超越性,他将超越性寓于日常性之中,将人性的探索寓于现实场景的描绘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验的丰富、驳杂,而他的小说也为我们呈现出了其中最为核心的矛盾与命题。

以《我们的病》为例,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出租汽车司机,由“我”串起了两个故事,一个发生在乘车的两个青年男女身上,另一个则发生在“我”身上。这两则故事中的人物都深深纠缠在中国式的人际关系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微妙与难堪。两个青年男女纠缠的是,男青年去会前女友,一夜不归,女青年在不断地追问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她的死死纠缠之中,也在男青年的抵挡、说谎与辩白之中,我们大体可以了解到,男青年的前女友与现在的男友分了手,但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从另一座城市来找男青年,让他陪自己去医院。至于那一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男青年怎么说也辩白不清,女青年咄咄逼人地追问着,男青年躲躲闪闪地抵挡着。“我”开着车听他们的争吵,也在脑海中不断闪回着自己遭遇到的尴尬,那是发生在“我”与哥哥之间的故事,为给父亲治病花了一大笔钱,哥哥有钱先垫了出来,“我”欠哥哥5万元钱,终于还给了他,心里颇为轻松,但回家后老婆提醒“我”,应该让哥哥写一个收据,以免将来出现纠纷,我想想也是,于是找到哥哥,哥哥说我借钱给你都没写条子,收钱也没必要写,“我”想想他说得也对,但是回来后老婆说还是写一张保险,我于是又去找哥哥,如此三番两次,条子最后也没有写,老婆越来越不放心,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请哥哥来家里吃饭,用录音笔录下他说的话,留下证据,哥哥走后两口子才发现没有录上,不料这时哥哥又回来了,取他落下的手机,见此大为生气,说本来不在乎这点钱,但他们的做法惹恼了他,要将他们告上法庭……。我们可以看到,“我”、老婆与哥哥都挣扎在伦理亲情与现代法律之间,纠缠在中国式的人情关系之中,在飞速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人情已难以维系最基本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中所指的“我们的病”便是信任的缺失,男女青年之间缺乏信任,“我”与哥哥之间也缺乏信任,一个缺乏基本信任的社会,只能陷入无休无止的怀疑与纠缠之中,而这正是我们的“时代病”。小说在两个故事的穿插中展开,结构较为简洁,但不断推进的情节与纠缠的语言,很好地传达出了人际关系的纠结,而最后出租车在街道上的迷失,也颇具象征性,显示出了作者超越现实主义的尝试。

在《自行车》中,老张面对自己的自行车患得患失的心情,很好地传达出了中国人内心的纠结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在《脸》中,主人公面对妻子、情人、女儿、父亲等人的不同口吻,显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多幅面孔及人格分裂;《审判张同吾》,通过“审判张同吾”这样一句没有具体所指的话,映射出了当代中国人生存环境的复杂微妙;在《嫌疑》中,一个杀人嫌疑犯得到了全村的恐惧与敬重,但当他被证明是清白之时,却没人再把他当回事了,这让主人公分外失落,小说中对民族心理的挖掘与批判入木三分;《我们为她做点什么吧》则写两个男人一起寻找曾经的“情人”朱红的故事,小说的写法虚实相生,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际关系的怪异与荒诞……

在胡学文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勘探当代中国世道人心的微妙复杂之处,他的写作风格也从冷峻清醒的现实主义加以拓展,融入了荒诞派、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的因素,以新的艺术方法捕捉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喜剧,对于胡学文这样成熟的作家来说,他的探索与新变是让我们感到欣喜的,也让我们对他寄予更大的期望。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