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角度与知青小说《遥远的柳树湾》解读

翟大炳 · 2014-08-14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简评许祚禄的知青小说《遥远的柳树湾》

  角度与知青小说《遥远的柳树湾》解读

  翟大炳

  上世纪60年代末,在当时中国所掀起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那样地震撼中国大地,牵动着中国千百万中国家庭的情感细胞,从表面上看,人们是在打锣敲鼓热烈地响应伟大领袖号召,可背地里却悲痛欲绝地视为生离死别。在十几年后,当粉碎“四人帮”后,这原来被那样地标榜和颂扬为伟大领袖的“革命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生事物”,一下又被彻底否定和批判,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终结。此时的媒体就络络续续地出现了不少当年知青回忆的文章,揭露了在所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种种荒诞不经现象。

  此时风靡一时的以揭露己任知青小说也就应运而生。在此类小说中,作者大多把上山下乡视为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作品中描写的大多数是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是与丑恶、欺骗、苦难、悲惨共存。以一代热血青年被欺骗、蒙昧愚弄而愤愤不平。对“文革”时期的极左路线进行了强烈的否定,充满了他们的伤感情绪。这样的小说如《伤痕》《在小河的那边》《一个冬天的童话》。由此我们认为,就大多数知青的“伤痕小说”而言,它们在所反映和揭示的生活不是从完整意义上的现实生活,它过于偏重于知青生活受苦受难受骗和被压抑被扭曲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但也有些知青小说跳出了这些旧框子,作家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这样的杰作,终于将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写出来。正如他所言,刻意想写插队的生活,编排了一些情节,反到弄巧成拙,被人怀疑他是否插过队。“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感动;说到最后,大家都默然,分明都在沉思”。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触写了陕北的古风。那里保留着2000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袭着勤劳质朴的品德,人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和要求,心里熬煎得受不住了,就放开嗓门唱一段。用他们的话说“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陕北的民歌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什么时候才唱得红红火火、快快活活的呢?这是让读者深思的问题。破老汉不是那种混混沌沌、只知干活吃饭困觉的老式农民,他怀念当年红军到陕北的日子,晓得现今上头的事“都是那号婆姨闹的!”他将所想所思,所烦所恼还有所爱所恋,都变成了一曲曲《信天游》,时不时的就哼上一两句,人也就变得快活一些儿。十年过去,留小儿——这黄土高原的新一代,能攒够了盘缠上北京,还给爷爷买了一把新二胡。日子好过了,破老汉还是成天价瞎唱,大概这调调要一直唱到老吧?它已变成了破老汉思想的代言者了。读罢全篇,仍觉耳边回荡着破老汉唱出的民歌,那调儿是深沉的、厚重的,有一份悲哀也有一份雄浑。那里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就像小说里写到的老黑牛一样,为了让卧在身下熟睡的小牛犊睡得更香甜,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仍然挣扎着喘着粗气站立着。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

  无独有偶,据最近刊于呼伦贝尔日报网的为胡万军所写的《我的知青岁月》一文也对知青岁月充满难以忘却的深情的回味:“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选举时,我知道了政治局领导当中有几位是‘知青’,有下乡的经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个感觉是振奋,热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如火如荼的岁月。第二感觉是自豪,我们‘知青’没有愧对历史和人民。在那一段时间里,下乡的往事常常浮现在眼前。虽然时隔46年了,但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他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据我们了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是当年是一名知青,他就是在安徽凤阳地里劳动时收到了被录取被北京大学通知。

  比之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许祚禄的《遥远的柳树湾》更富有诗意,小说洋溢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青弋江像一条摇曳美丽的绸带不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帘,更为动人的是小说中人们的互助互爱关系是那么温情脉脉而富有人情味:上海知青蔡兵来到了遥远而陌生的柳树湾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这里的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倍受感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我们丝毫看不到在它外围,尤其在城市中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非置人于死地“斗批改”运动,就连早在1957年被打入另册的“右派分子”张老师也人尽其才地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同为知青的李朝霞和杨阳在共同劳动中终成眷属,一切均如人愿而皆大欢喜。如果说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柳树湾的人际关系更是美不胜收的风俗画。在读了《遥远的柳树湾》后,无疑会感叹作者在他的知青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而这种“发现”,在我们看,显然源于角度转换。角度本是电影术语。指摄影机的位置与表现对象之间的角度,亦即观众的视角,它决定从何种方向去观看对象。通过角度的选择,可以摄取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面,特出事物的外部的特征;同时,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摄影角度时,能将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表现得异乎寻常,出人意料,从而收到特殊的效果。《遥远的柳树湾》的艺术魅力也就在此。

  翟大炳:前芜湖市政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西南师范大学新诗研究所客座教授,文学评论家与女性文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主义在中国》专著所确认的新批评方法论的代表人物。

  小说:遥远的柳树湾(上)

  小说:遥远的柳树湾(下)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