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平凡的世界》是对“伪现代派”和“伪文学”的复仇

鲁太光 · 2015-04-17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原题:对“伪现代派”和“伪文学”的复仇——谈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

  近日,由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同名小说作者路遥及其“路遥现象”再次引发各界思考。

  “路遥现象”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怪现象”:凭借中篇小说《人生》确立自己在文坛名望的路遥,于1985年秋至1988年春创作出了反映中国“山乡巨变”的三卷本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但在小说刊发后,读者和文学界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读者十分喜爱,文学界则反应相当冷淡。其中,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喜爱程度,邵燕君在《〈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一文中,通过“几份令人震动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有力论证。同时,《平凡的世界》也获得了“官方”认可,以榜首位置获得了1991年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但在文学界,尤其是出版界和批评界却遭受冷遇。更令人震惊的是,小说第一部完稿后曾屡遭退稿;好不容易发表后,又遭遇权威评论家“一边倒”式的批评与否定。当时,对《平凡的世界》否定得最彻底的是掌握“审美领导权”的高校中文系,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权威著作对这部作品几乎都不置一词。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对“路遥现象”开始有所省察。诸多反思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路遥在现实主义原则下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在形成的现代主义文学理念产生冲突,因而遭遇文学界的一致抵拒。这个结论当然没有问题,但笔者感到不满的是,学界并没有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回答:一是路遥所秉持的“现实主义”是怎样的现实主义?二是这样的“现实主义”是如何冒犯“现代主义”成规的?三是“路遥现象”对当下创作又有何种启示?

  综合路遥的有关言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说,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所秉持的应该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个是文学方法,一个是文学属性。

  一方面,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方法”,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过纲领性的阐述,那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因而文学艺术家必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升华,创作出“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文学生活”。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所遵循的就是这样的“文学方法”。创作前,路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深入生活”:为了彻底弄清自1975年起十年内的社会背景,他用最原始的方法——逐年逐月逐日地查阅其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和《延安报》合订本,以总括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当时人们生活的一般反映;他还重返陕北故乡,进行生活的“重新定位”,以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路遥特别信奉柳青“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一教导。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他就像一个真正的“愚人”不断进行着充足的艺术和生活准备,也因此在小说中通过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二人,带出来上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串联起发生在双水村、石圪节公社、原西县、黄原地区、铜城煤矿的一个个故事,艺术性地显现了中国自1975年至1985年十年间的沧桑巨变。倘若没有丰厚的艺术提炼和生活储备,如此宏阔的文学创作根本就无法实现。毋庸讳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朦胧诗”、“实验小说”等为标志相继形成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首先是一场文学形式与方法的哗变,针对的主要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样的语境中,《平凡的世界》遭遇“寒潮”再自然不过。

  另一方面,在文学属性这个维度上,路遥选择的也是“人民文艺”的方向。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个人主义氛围,诸多解读都将《平凡的世界》误读为弘扬个人奋斗的“励志宝典”。但实际上,路遥创作这部巨著的出发点,不仅不是“个人主义”的,反而是“集体主义”的。或者说,正是由于路遥所奠定的“集体主义”的基调,立足于其上的“奋斗故事”才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而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最根本的出发点,即为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为农村中坚力量——青年争取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在这个层面上观察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艰苦奋斗的故事,就会发现两兄弟的故事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身体中鼓荡着千百万中国农民共同的呼声。由此可见,这部小说既是“个”的,更是“群”的。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所传达的对中国农民命运的严肃思考,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有效。而这些在解构一切的现代主义文化氛围中,在人性乃至欲望成为文学主题的文学界,路遥为千万个中国农民“立命”的诉求遇冷,更是“理所当然”的。

  今天,在变化了的语境中,一些研究者认可路遥的“现实主义”品格,但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认为,与柳青相比,路遥并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应有的思想与艺术高度,因而使《平凡的世界》沦为改革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极大地削弱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这样的批评是对《平凡的世界》的双重误读。首先,路遥站在一个比柳青更为复杂的历史起点上,因而他的创作可能更为艰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柳青创作《创业史》固然付出了苦心孤诣的艺术与现实探索,但实事求是地讲,《创业史》所反映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历史主题已经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呼之欲出,柳青只需用文学的方式为其赋格即可。但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这种历史主题早已瓦裂,而新的历史主题也只是以“好日子”的模糊形式存在着。在这种情况下,路遥能够通过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经历,在“个”的故事中传达“群”的诉求,可视为对柳青《创业史》主题精神的继承。

  其次,更需要提醒的是,对一部现实主义杰作而言,作家想的是什么固然重要,但作家写的是什么却更为重要。就像恩格斯在评论巴尔扎克时,认为出色的现实主义品格使其实现了文学对政治的胜利。这样的“翻转”,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同样发生了。毋庸讳言,路遥在小说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达了对集体化时期社会状况的不满,更表达了对改革开放的憧憬与欢迎,但由于对现实主义文学法则的恪守,他在写作中往往忘记自己的“立场”而表达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内容。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小说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命运的“颠倒”。在小说结尾时,两兄弟不仅没有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反而很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我们知道,路遥是以三弟王天乐为原型塑造孙少平这个人物的,现实中王天乐最终摆脱了底层生活的羁绊。应该说,故事原型的生活是光明的,但在小说中,路遥切断了孙少平与明亮生活的一切关联,将他永远地留在了黑暗的煤矿生活中。这样的安排隐含着一种巨大的悲剧感。正是这种悲剧感,使路遥实现了对革命与改革的双重反思。可以说,通过对孙少安、孙少平未来生活的隐喻性“颠倒”,路遥重构了历史与现实。所以,在他笔下,集体生活不再那么可怕,个人奋斗也不再那么壮美。

  必须指出,当时在中国文坛盛行的“现代主义”,是对欧美文学的“形式移植”,但欧美的“现代主义”其实是对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异化社会现实的文学显现。由于契合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氛围,这种“形式移植”引发“轰动效应”。随着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所谓的移植效应迅速泡沫化,而我们的文学批评、研究界却没有做到及时地跟踪生活、研究现实。因此,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能赢得读者持续的喜爱,可视为“现实主义”的复仇——对一切“伪现代派”和“伪文学”的复仇。

  (作者系《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4. 顾凌英|到底是谁蛮横、谁不讲理?
  5.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6.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7.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8.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9.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你(董明珠)的破家电,有什么可偷的?”——与梁宏达先生商榷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郭建波|“冤案”,还是罪有应得?——关于胡风事件的历史考察
  3.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4.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5.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6.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7. 当财政走向失控
  8.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9. 内奸:倒查20年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