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都是恐怖袭击,媒体反应为何差距这么大?

黄译纬 严伟江 · 2015-01-14 · 来源:微天下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巴黎遭恐怖袭击的消息一出,国际社会几乎立刻团结在#我是查理#的推特标签下。数日后,超过40个国家的领导人携手参加了巴黎百万人反恐团结大游行。

  而查理袭击案发生之前的那个周末,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刚刚制造了一场2000人的大屠杀。

  两场惨案都令人震惊。然而,巴黎恐袭案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反应,公众同仇敌忾的程度堪比与9-11时期,但发生在尼日利亚的惨案却没能引发这样大的反响。

  事实上,用博科圣地、屠杀、2000人的关键字在谷歌搜索相关新闻,仅出现15,300条结果。用巴黎、查理周刊搜索,则会出现221,000条新闻。媒体对二者的关注的差距不言而喻。

  CNN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文章概要:

  法国的象征意义

   

  恐怖分子对《查理周刊》的袭击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尼日利亚恐怖袭击的受害者无辜的平民,所处地点分别是该国北部的战略城镇和一个人员密集的市场。而袭击了《查理周刊》的暴徒却将枪头指向了法国人最珍视的价值观:言论自由。

  袭击事件使社交媒体上很快出现了#我是查理#的标签和图片。法国人认为对《查理周刊》的袭击针对的是本国国家宪法和核心价值观。在法国,政治和文化之间没有边界,对公共官员的批评和嘲讽言论总是很辛辣,当地人更倾向于引发而非避开争议。

  自由对法国来说很特殊——这个国家不止一次通过革命和流血换得了自由。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提及巴黎恐袭案时承认了这一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比法国更深刻地理解,想要得到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民主就是在这里诞生。”

  而美国人可以直接将法国袭击案与言论自由联系起来,前美国驻尼日利亚大使约翰-坎贝尔说。

  法国人对言论自由有着广泛的尊重。而法国也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国家,其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就是一个例证。

  这驱使数百万人走上巴黎、法国和世界其它城市的街头。法国总统奥朗德立刻抓住了人们的这种情绪,在一篇讲演中强调法国对自由的坚定信念并呼吁国民团结。

  尽管对巴黎恐袭案的反应是通过社交媒体自然演进的,奥朗德政府成功地捕捉到公众情绪,并放大了这一声音。

  反观尼日利亚,该国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手上则有比呼吁团结更迫切的事要做。

  事实上,尽管乔纳森发表了一份声明,谴责了恐怖分子对《查理周刊》的袭击,表示尼日利亚“完全”与法国人民站在一起。他却没有为本国恐怖袭击受害者做同样的事情。乔纳森下个月需要争取连任,博科圣地的暴行可不是什么他想优先处理的事务。

  坎贝尔,尼日利亚的恐怖袭击事件在国内引发的反响都很有限,“这件事对拉各斯(尼日利亚首都)都没有太大影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言论自由的攻击则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强烈反响。

  坎贝尔说:“美国人对言论自由的攻击感同身受。他们将发生在法国的惨案直接与9-11恐怖袭击联系起来。而‘博科圣地’的事件却被当做某种内战……而且发生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

  而对奥朗德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机遇——一个拯救其摇摇欲坠的政治前途、将被政治搞得四分五裂的社会团结在一起的机遇。

  共同的担心

   

  发生在法国的恐怖袭击引发了人们对本土恐怖分子和外国武装人员的担心。而且不仅是欧洲,美国也抱有同样的担忧。

  制造巴黎恐怖袭击案的三名嫌犯是法国公民,其中二人声称与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有联系,另一人则宣布效忠ISIS。

  悲剧促使美国情报官员进一步审查其恐怖数据库,重新评估潜在威胁。白宫新闻秘书探讨了美法等国在打击ISIS上面临的风险。

  但是“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发动的恐怖袭击并没有引发西方同样的担心,前白宫情报委员会罗杰斯称。

  “许多人认为‘博科圣地’是一个分离主义组织,而不是基地组织那样的恐怖组织。但我认为这种想法错误的,”罗杰斯说。如果一个团伙很残忍、不尊重生命、正在发展壮大、试图招募新员,就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没有直接威胁的紧迫感,西方国家的公众不太可能对二者作出相同的反应。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洲中心主任彼得-范称,美国人已经对非洲大陆的暴力事件感到麻木了。博科圣地仅在2014年就杀死了近1万人。

  “人们认为‘那是非洲,那里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这是巴黎,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由于非洲暴力事件频见报端,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镜头和全天侯媒体报道

   

  数天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电视上观看了法国警方抓捕恐怖嫌犯的实况。在法国、欧洲和美国,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联系起来,对事件进展作出实时的反应。

  法国恐袭案的新闻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与之相对的是,电视上几乎没有尼日利亚屠杀事件的相关报道。对于这场始于1月3日的屠杀,很多人到了上周末或本周一才知道。

  在尼日利亚的记者数量显然大大少于巴黎。进入袭击发生地、尼日利亚北部地区非常危险、且难度很大。

  “根本没有尼日利亚恐怖袭击的图像,但是在巴黎,所有的事情都是实时播报的,”彼得-范说。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3.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4.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5.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6.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7.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8. 被误解的取消高考,毛主席的教育革命!
  9.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