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写在建军节之际:如今的这支军队与毛泽东时代的军队相比

军旗飘飘 · 2009-08-01 · 来源:乌有之乡
建国六十周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写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加强军队思想教育,严明军纪!打造铁军!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军队走不出国门,不能保卫自己祖国的海疆,仅仅是在救灾中闪光,那么军队对于国家来讲其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三十年来中国将经济建设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军队高层到普通士兵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都被极度的忽视了。大家都不会忘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至十五年那个阶段,全国上下全民经商,军工转民用,军队弃武经商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口号铺天盖地,人们追求物欲的欲望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极度亢奋的状态,在大连一个看自行车的老太太都会见人就问:“你要走私汽车吗?我手里有现货”,这真是全民经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一番热闹景象。几十年的金钱教育其后果就是让十三亿中国人在物质上成为了物欲的奴隶,在意识形态上成了精神的懦夫!腐败现象在国家干部队伍中成了重灾区。
    三十年来,军队真正的真刀真枪的搞训练才有几年?如今的这支军队与毛泽东时代的军队相比,在武器上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是,在精神上也是今非昔比了!武器先进了,精神还有吗?如今这只军队的战斗力真是很令人担心。如今的现实是相当严重的!与社会上的腐败风气相比,军队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庞大臃肿、人浮于事的机关,分流了相当大的军费,三十年前的军队里是讲风气,现在是讲关系,请客送礼、买官卖官之风盛行,优秀的军事人才并不一定能留在部队里。
    真正的军人是有血性的,大凡行伍的人从骨子里就有一股倔强的硬气,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危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这是军人必备的特质。然而现实是:这样的人却往往过早的就被部队淘汰了,而那些拍马溜须的软骨头们却留在了部队里,继而提拔上去了。试想缺少血性的软骨头指挥员能带出勇敢的兵吗?几十年下来问题相当严重。“一只绵羊领导能把一群狮子带成了绵羊”这决不是天方夜谭!尤其是现在的战士基本上都是娇生惯养的独 生子,如不抓紧培养军人特质,为祖国献身的精神,一旦局势紧张战事一起笃定会有大批的人逃离部队的,假若仗打三年你再看看,恐怕要跑光光了。如若到那时才能轮到有血性的人去担负起民族的重任---重整山河,恐怕为时已晚!
    万幸的是如今的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整顿干部作风,严明军队纪律是刻不容缓的。
(作为军人的后代,一个退伍兵,我了解军队的现状。文死谏,武死战!诤言不吐不快!!)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相关专题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在中国如此受益的他们为何会铁杆反华?
  2. 曹兴:美国铁了心要赖账?中国是时候清空美债了!
  3. 司马南: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金标准
  4. 1965年,毛主席:“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
  5. 一条“北极鲶鱼”浮出水面,水下还有多少?
  6. 假如没有发生西安事变
  7. 孙女炫富,靠爷爷单位自查恐怕不行
  8. 湖北石锋:焦点是坚持公有制还是坚持私有化
  9. 中国万亿投资俄罗斯资源: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10. 吴震:来自半脑人的指控
  1. 吴铭:国际政治格局质变的标志性事件
  2. ​郭松民 |关于马先生登陆及其他
  3. 今天,我要理直气壮的替“公知”正名!
  4. 1986年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5. 历史文献:苏修为何翻来覆去让人民奋斗?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
  7. 可叹一个三观端正的好青年,竟死于非命。苏州女子杀夫案背后......
  8. 前三十年犯了“集体性的方向性错误”吗?
  9. 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
  10. 出来洗地了!
  1.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2. 吴铭|挣脱错误货币理论的枷锁,是打破美国霸权的前提
  3. 中美拔刀,暴风雨真的来了!
  4. 当权派的反击,最惨烈的政治报复来了!
  5. 厉以宁走了,留下了他最爱的贫富两极分化
  6. 谁是老人家“第二件大事”中最大的受益者?
  7. 谁在搞极左?——四清运动与毛刘的决裂
  8. 顽石:说说慈禧太后
  9. 先被美国抄家,再被中国审判,这就是汉奸的结局
  10. 赵磊:刘伶不穿裤子,还是刘伶 ——毛刘的差距为啥这么大(五)
  1. 全国学毛著的标兵廖初江,后来怎么样了?
  2. 《功过在人心》
  3. 中宣部原副部长:后悔当初没有听毛主席的话
  4. 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的战略决策——兼评“就业危机”之说
  5. 她能怎么办?
  6. 官方纪念毛主席的规格、频率不如孙中山,这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