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说点虚话(三)--评炎黄春秋网对毛时代的造谣

说说而已 · 2009-10-11 · 来源:乌有之乡
《炎黄春秋》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三、

-------------------------------------------------------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民族的振兴献智献策,说明大家是关心国家大事的,但是说话应该有证有据,以理服人,不要仅凭印象说出一些空洞的大话,否则就会连当年那些红卫兵都不如了。

我在网上看到下面的一段评论,就我个人看来可以作为例子,大家来看看,我是直接剪贴来的没有作任何文字改动:

[金煊

等级:论坛笔客
文章:1418
积分:9845
注册:2008年6月16日

在老毛时代社会就存在严重的不平等:那些干部用公费装修住房、安装电话、用公车做私事、公费吃喝、旅游,把公共财产--电视机、录相机、大哥大。。。长期借用变为已有,索要接受贿赂。他们多住房子,甚至于一家几套;他们公款吃喝,享受免费大餐;他们一次又一次出差,公费游山玩水,挤占了职工旅游的机会;他们享受公费高级烟酒,分发照顾的粮油鱼肉果品和内控的紧张物资,乃至生活用品;他们及子女可住高干病房、为所欲为地调用高级轿车专车专机;他们及子女可看到内部电影片和文化享受;通过政审等手段安排子女上学工作。他们享受着他们工资中扣除的福利外的大量福利,这些额外的福利则是平民百姓应该享受而无法全部得到的福利。他们在把少量福利恩赐给一部分职工的过程中,如分房子、分福利、批补助时,他们又从争抢残羹剩肴的职工手中勒索到一笔可观的外块油水。劳苦大众和广大百姓(农民则是通过剪刀差)应该享受的福利大部分被少数特权阶级剥夺集中享受了。我们永远记住在毛时代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屈辱。

2008-9-8 110733 本帖只代表发贴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炎黄春秋网观点。如使用本贴内容,请注明出处 ]

-------------------------------------------------

1、装修住房是八十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前的几十年是没有这种生活需求的;再者当时的住房都是租用公家的,没有人会花钱去进行装修的;
2、电话在前35年里都是公用性质的,那时候家庭安装电话是极少数人才做的事,这些人是不用上班才有机会在家使用电话的,类似于《大宅门》里白家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当然了你可以举出国家领导人或者下延到部长们家里安装的电话,我不在北京,只是在一个小城市里,所以没有机会到高级领导人家里去观察他们家庭电话。但是我知道当时的电话总数量不过几百万门,北京、上海才有十几万市话,大区中心不过五万门左右,省会城市不超过三万。省市党政机关最多二十条中继线,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单位小交换机。而公费安装家庭电话是80年代以后才给到厅局一级正职干部,而且尽量采用小交换机。有些企业会安装很多,比如像我们所里,70年代主要科室正职干部家里都安装了,80年代所有干部家里都有了,可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单位电话的普及率70年代达到20%,80年代达到50%,90年代超过1;
3、至于用公车做私事,我只说一件事。60年代一次开学,那时候我们住校,所以家里都有人送被褥、衣物、碗盆等。典礼上,我们的校长在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七、八百人面前吼道:“张xx(恕我不能将名字说出来,毕竟是已逝长者,一旦说出会有很多人知道的),你竟然动用党和人民配给你的汽车送儿子来上学,你也知道不可让人知道而把车停在岔路口旁边,你这是什么行为,明天我就会到省委组织部汇报的;以后任何人再把车开来送子女,我都会立即打电话让省监委来现场处理。”你想想一个12级的校长敢在几百人面前痛斥一个8级干部,而且向组织部汇报公车私用,是什么状况?不过那次以后的确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学生坐着小卧车来学校了。
4、那时候别说公费吃喝了;84年夏天我在部里专家组开会,副部长是专家组的组长,为了给50位专家每人两瓶桔汁,不得不求北京的一个部属企业从降温费里拿出一点钱,给每人购买了两瓶桔汁,总共花去240元。这件事使我经手办得。
5、电视机,60年代有多少个省会城市开通了电视台?六十年代只有文化宫、文化站才拥有电视机,有些学校作为教学器材购买的。62年我看过电视节目,告诉其他人时,大人小孩都没有人相信是真的。七十年代才逐渐开通的,七十年代末才普及到地市一级城市。70年代党政机关一律不准购买电视机,企业单位在75年后作为群众活动,由工会支出购买的。
6、录像机:我们国家60年代连电视台都没有,70年代初才进口了一部分,个头大概有小课桌那么大,有谁能拿回家呢?
7、大哥大:就更加成为笑话了。我们国家第一部大哥大是1987年12月初才有的。

从你所说的这些不平等、甚至腐败的行为,我只能说两种,你这些都是听说的、据说的、或者就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如果你真的经历过这些、我只能说你是混淆视听、别有用心。

走后门大约是70年以后比较盛行,逐年发展,到79年达到顶峰。尤其是78年那些平了反、官复原职的老干部,似乎有些变本加厉。

说起看内部电影,我倒是想起来85年看过的一部《八百壮士》,那是描写谢晋元的,截至目前还不会公演的,不过马英九当了特首的话就会公演。当林青霞扮演的女学生给谢晋元送去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四百多位壮士整齐的站在旗杆下,看着那面旗帜伴随着一首进行曲冉冉升起,所有将士行持枪礼,当时电影院里所有的观众也都站了起来,和着进行曲的节拍鼓起掌来。说实话那影片中谢晋元的形象刻画得比李向阳、王成还要高大全,大概因为都是中国人吧。那可是在电影制片厂看得,和干部腐败无关。

单位中福利、补助的分配只是面向普通员工的,那时候所有的补助都会公开张贴的。一般不到走投无路,人们是不会申请补贴的,因为一旦吃补贴,就意味着这一年里你们家所有人不能只换新衣服,不能吃好吃的。所有的干部不可能拿到任何补贴,除非你家被火烧了个精光。

不过把上面那段评论中两个‘毛’字如果用‘某’或者‘x’做个替换,我估计任何人都不会再挑出毛病来了,可以很容易得把这些现象定位在某个年代、时期。

至此我似乎明白了金煊先生,你大概是一个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老手,又耍了一次高举起左手向右转的精妙把戏。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再说掩耳盗铃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湖北石锋|让“个人崇拜"论见鬼去吧!
  4. 彭胜玉:公安部定性电诈存在严重问题,本质是恐怖组织有组织绑架贩卖囚禁中国人口,强烈建议移交中国军方解决
  5. 评上海富二代用豪车扬我国威:豪车统治着富人和穷人
  6.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7. 简评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
  8.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9. 刘继明|随想录(20)
  10. 东南亚的宿命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8.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4.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年韶山讲话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