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毛主席是如何解决我国穿衣问题的

树林7030 · 2012-03-27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时代解决我国的穿衣问题经过了艰苦的历程。

穿衣难

“衣食住行”,穿衣排在了第一位。从195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布票制度,根据各地气候情况,每人每年发布票16—20尺,(仅能维持基本的穿衣问题)穿衣问题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国的棉花产量一直维持在4000万担左右(据说一担是50公斤),纺织原料紧张,棉布自然要少,增加棉花产量,又要和粮食争地,而吃饭又是更大的问题。当时,解决几亿人的穿衣问题,谈何容易。

毛主席的感慨

1971年,毛主席到南方视察,一天,派身边工作人员上街,这是他常用的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这位工作人员在一家服装店排长队,买了一条“的确良”的裤子,回来汇报说,为买一条“的确良”裤子,千辛万苦排了半天队,对此,毛主席颇为感慨:买件的确良裤子,不要千辛万苦,“百辛百苦”行不行?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1971年,联大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主席对他说:“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死不肯,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这是典型的毛式幽默,谈笑间,以调侃的方式,就找到了钥匙,中美之间正常化,其他问题迎刃而解了——当然包括人民“衣被甚少”的问题。中国随即和所有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就为开放国门,引进设备奠定了基础。因为在此之前,西方先进国家只能通过民间和我们做生意,他们有顾虑。

抓住了机会

具备了可能性只是外部条件,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内部条件,解决穿衣问题的出路在于“化纤”,当时西方国家化纤比重都在40%以上,我国当时只有5.5%,内部条件就是当时的石油工业大发展,大庆、大港,胜利相继开发,到1972年时,石油产量从1959年的313万吨提高到4500万吨,不但自给,还能出口创汇。这样,解决“千辛万苦”买的确良的问题已经成为可能性。

引进设备,建立了四大化纤基地

1972年,在周总理、李先念的具体领导下,国家计委会同轻工业部,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设备的报告》,进口总值4亿美元,从法国、日本进口四套装置,建设三大化纤基地,年产合成纤维24万吨,后来由于天津发现了大港油田,又增加一个,建成后,年产量相当于近千万担棉花,可织布40——50亿尺(按7亿人,平均每人增加近7尺布)。毛主席大笔一挥“同意”。

取消了布票

从1972年到1973年9月,全部合同签约,到1982年,天津、上海、辽阳、四川四大化纤基地建成投产,新的面料出现,不仅解决了穿衣的数量问题,而且结束了“蓝白绿”时代,华夏大地处处呈现出“五彩缤纷”。1984年,中国宣布取消长达30年的布票制度,我国的穿衣问题彻底解决了。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利永贞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4. 改革开放,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6.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7. 一位妓女母亲——浅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
  8.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9. 伟人与小人:一面照出百年兴衰的镜子
  10. 子午|韦东奕的半边牙与陈景润的肺结核
  1.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2.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8.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9.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9.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0.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