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莫言的“赤身裸体、光着屁股”

大于 · 2014-03-11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先看一张有感而发的图片——

图片

 

  再看看这张图片的依据——

  (一)“莫言童年照片”揭秘

  前面采用了一张莫言童年的照片,想用来证明莫言大哥说的“尽管那些年月生活极艰难,奶奶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一家人也未受冻饿之苦”比较可信。但有质疑者提出:“那时候好不容易去一次照相馆,自己没衣服借也要借一套嘛。” 所以有必要再揭揭“莫言童年照片”秘。

  所谓“揭秘”,主要是受时下一些媒体的坏影响,动不动就来个“揭秘”,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其实这个事也没有什么秘可揭,因为莫言自己在《从照相说起》一文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

  这是我二十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读者可以看到,照片上的我上穿破棉袄,下穿单裤,头顶上似乎还戴着一顶帽子。棉袄上的扣子缺了两个,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裤腿一长一短,不是裤子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照片上,我旁边那个看起来蛮精神的女孩,是我叔叔的女儿,比我早四个月出生。她已于十几年前离开人世,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病,肚子痛,用小车往医院推,走到半道上,脖子一歪就老了。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就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地窜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布前支起了一架照相机,机器上蒙着一块红表黑里的布。那个从县里下来的照相师傅,穿着一身蓝衣裳,下巴青白,眼睛乌黑,面孔严肃,抽着烟卷,站在机器旁,冷漠地等待着。先是那个教我们唱歌的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然后是校长的老婆与校长的女儿合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唧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迷了。在无人照相的空间,与我们同样围着看热闹的老师们,相互撺掇着,张老师让李老师照,李老师让王老师照,都想照,看样子也是怕花钱。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围观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惊讶。照相师傅问:“小同学,你家大人知道吗?堂姐说:俺婶婶(她称呼我的母亲为“娘”,称呼自己的母亲却叫“婶婶”)让我来照的。马上有人在旁边说:她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每月一次发工资呢!于是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那天我堂姐穿得很板整,读者朋友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来。别忘了那是1961年,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穿不上一件囫囵衣裳,能穿得像我堂姐那样的很少。我堂姐是个非常干净整洁的女孩,同样的新衣裳,我穿上两天就没了模样,但她穿一个月也不脏。

  我堂姐昂着神气的小头,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窜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黑红布里钻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大概不相信这样一个小怪物跟这样一个小姑娘会是一家的,就转回头去看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说:没错,他们是一家的。我堂姐也没提出反对,这件事至今让我感动。照相师傅的头在黑红布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说:好了!

  过了好久,我把照相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时,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围着一张桌子,稀溜稀溜地喝着菜汤,就听到大门外边有人在喊叫我的大号:管谟业!管谟业!家里人都看着我,他们听到有人喊我的大号,肯定都觉得怪怪的。我扔下饭碗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将一个白纸包递给我,说:你们的照片出来了。我拿着照片跑回家,竟然忘了请老师到家里坐坐,也忘记了说声谢谢。就在饭桌上把纸包剥开,显出了三张照片和一张底版。照片在众人的手里传递着。母亲叹息一声,说:看你这副邋遢样子,照的什么相?把你姐姐都带赖丑了。

 

  大于之所以提出这个事来,原来是想提醒莫言,在美国说那些什么“赤身裸体、光着屁股,吃树叶树皮啃树干抢煤块吃”的假故事不太妥当。看了他的这个“童年照片说明书”之后,大于对莫言又多产生一种厌恶感。既然他对照相这个事记得这么清楚,为什么又要去骗人家外国人,说什么“在我的童年时期,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照相这码事,知道了也照不起。所以我只能根据后来看到过的一些历史照片,再加上自己的回忆,来想象出自己的童年形象。我敢担保我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真实的。”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来担保的?他还好意思把这些公然的谎言并入《大声的自由》出书,难道“大声的自由”就是这种撒谎骗人的自由?

  从莫言的“童年照片说明书”可以看到,这张莫言和他堂姐管谟华的合影照片是1961年冬或1962春年在课间休息时拍的,莫言更是临时插进去的,因此可以说是他们当时生活状况的真实记录。对其他人来说,这样的照片不值一提。但是,诺奖一得,这张照片就成了难得的文物。它里面包涵了许多信息,如1961年冬正是三年困难最难的一个关口,学校还在正常上课,文化生活(照相)还在下乡,女孩地位的变化,教育在普及等等等等,把它们与莫言的作品一结合起来,其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建议莫言好好地把这张照片收藏起来,到时候,说不定可以拍出比诺奖还要高得多的价钱来。至于丢不丢脸就不要管了,只要有了钱,能够摆脱贫困,甚至逃离中国,还管它什么脸不脸的!

  附——童年莫言和他堂姐管谟华的合影

 

  (二)莫言谈反腐:不能说贪官就是野兽(图)

  文章来源: 检察日报 发布时间: 2014-03-10

  检察日报:相信您也注意到,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在谈论道德滑坡问题,您怎么看?

  莫言:出现目前这种道德滑坡的状况,人人都很忧虑,人人都很痛心疾首。但实际上,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出现这些情况,涉及我们几十年来的教育方法问题,或者说社会的主流价值倡导出现了问题。尤其是1949年之后,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实际上把很多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当作糟粕给抛弃了,甚至给批判了。像儒家理论,当然有它的糟粕,但也有很多的精华。但是,儒家理论在很长时间内全部被当作脏水给泼出去了,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一起泼掉了。现在要重新捡回来,确实难度很大。接续可能比砍断难得多,砍断可能一下就砍断了,接续可能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不过,提总比不提好,意识到了总比没有意识到好。所以我想希望还是有的。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时代的病
  3.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4.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5. 夏小姐,一个被公知洗脑的完美标本!
  6.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7. 白岩松: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
  8.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9. 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学”,到底是什么
  10.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5.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6.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7.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苏联亡了,但亡的不是社会主义!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1.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街头出现一陌生乞丐,在杨家门口乞讨时喊:岸英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