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李北方:谈环保需要一点想象力

李北方 · 2015-03-15 · 来源:南风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一个叫黄西的中国人,不远万里去美国留学,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却以脱口秀明星的身份走红。他曾被邀请到白宫的记者晚宴上说单口相声,在表演中,他说想要竞选美国总统,在政见方面,他有一个解决失业的好办法,一个人的活俩人干,就像总统和副总统那样。当时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现场,被这个包袱逗得大笑。

  最近,某前央视记者制作了一部关于大气污染的纪录片,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大力传播,新上任的环保部部长看后也表示“值得敬佩”。该片讲个人际遇,讲化石能源的消耗,也提出了些缓解环境压力的解决途径。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克强指数”,它是李克强总理在辽宁任职期间发明的。“克强指数”的指标包括三项: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发放量,这个指标体系得到了一些国际机构的认可,“克强指数”的命名由此而来。

  以上几点放在一起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有内在联系的。

  无论是地方大员还是中央政府首脑,关注经济运行情况都是必需的,而关注经济的意思可以等同于期盼经济增长快一点儿。按照“克强指数”,领导们看到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这3项指标快速增长是会高兴的,因为这意味着经济在蓬勃发展。

  在这3项指标中,前两项跟能源耗费密切相关,尤其是工业耗电量一项。目前中国的电力供应仍以煤电为主,占到近七成。用电量大,既意味着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也意味着燃煤量增加,污染物排放增加。相应地,环境压力就增大了。

  发电并不是耗费煤炭的唯一途径,工业生产中需要烧煤的地方还多的是,比如钢铁厂的高炉。按照纪录片的说法,全世界的钢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情况可想而知,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自然是不会好的。

  2014年冬天北京的“APEC蓝”想必大家还记得,“APEC蓝”是怎么来的呢?大量汽车停驶,北京周边大量工厂暂时停产,污染物排放少了,天空马上就变蓝了。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污染是工业化的伴生物,环境和工业发展正如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得兼。西方国家的所谓治理污染的经验本质上也是如此,他们的环境之所以好起来,主因是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把大部分制造业,尤其是高污染的行业都转移出去了。

  鱼和熊掌如何取舍呢?如果经济增长和环境治理同为考核指标,官员们可以凭意愿在二者间自由选择吗?恐怕很难,蓝天重要,饭碗更重要。

  比如,一个年产量1000万吨的钢铁厂,能解决10万人就业。把钢铁厂关停了,就能解决环境问题,可是又关不得,关了太多人的生计会受影响,产业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考虑到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现状,就更令人头疼了,最惨淡时,每生产一吨钢的利润都不够买一个茶叶蛋的。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缓解环境压力,纪录片给出的答案是靠市场的力量推动能源升级和少开车、多打举报电话等“善举”。

  我们还不如从黄西的笑话里寻找一点灵感。“一个人的活俩人干”的“政见”首先体现了一种对发展的不同态度。像钢铁行业这样的困顿局面是如何导致的呢?无疑是缺乏长远眼光和规划的产物,各方面都盯着每月每年的经济指标看,只要当下漂亮就好,最终陷入麻烦。这是一种资本的即时积累压力支配下的行为,注定是短视的,它恨不得把“俩人的活一个人干”变成常态。“一个人的活俩人干”则相反,它不服从资本的逻辑,有可能做出长远、适当的规划。

  其次,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当今的经济是以无限刺激人的欲望为前提的,这是造成环境压力的最深层原因。黄西式的“政见”可以视为对这种倾向的批判,表达了让生产回归到本质的意图,即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而不是为了交换价值而生产。生产回归本质,生产量就是有限度的,污染也就有了限度。

  再次,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假定今天的劳动生产率是10年前的一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劳动者如今只上半天班就可以了。形式上,这不正是“一个人的活俩人干”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人们却越来越累,我们应该追问为什么。

  纪录片走红,环保概念股大涨,这清楚地表明,环保已经被纳入了工业化的逻辑。谈环保需要一点想象力,是指脱离资本逻辑的想象力。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自然承受力之间的均衡,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经济体系是必定要破坏这一均衡的。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4.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这下成仇了,特朗普和马斯克开撕!瓜太多,太密
  10.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