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防外交

张志坤|能力与意图:中国是不是美国的挑战——中国战略未来展望(之二)

张志坤 · 2015-03-12 · 来源:乌有之乡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中国的崛起将改变世界秩序并进而颠覆美国的全球霸权吗?

  长期以来,美国及西方不遗余力地鼓噪中国的野心、扩张以及因此带来的巨大威胁,他们认为,中国崛起是美国霸权最大最危险的挑战,如果不能遏制中国,美国的霸权就将因此葬送。

  所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设计中,维护霸权与遏制中国二者之间已经高度耦合,见诸于台面的说法,就是“全球战略重心转移”、“战略再平衡”以及“重返亚太”之类。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唯一的争论是,究竟是采用当年对付前苏联的办法以军事围剿为主,还是采取“遏制+接触”的综合办法,也就是说,所争论的是不过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基本原则早已经解决;

  长期以来,中国一方面奉行韬光养晦的政策,低调行事,“决不当头”、“夹着尾巴做人”,一方面苦口婆心地劝解美国,说中国不管怎样发展,实力怎样壮大,都没有意图取代美国,也不会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中国努力融入美国所领导的“国际社会”,只会更加巩固美国的领导,更加有力地维护“国际秩序”,对此美国完全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类似这样的表达有很多,直到不久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问美国的时候还明确表示说,中美是全球经济伙伴,但引领世界的是美国;中国没有想法、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地位;美国已经主导了体系和规则,中国愿意加入这个体系,也尊重这个规则,希望从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有句俗语,“杀人不过头点地”,中国方面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相信任何铁石心肠的人也应该为之动容。

  但是,美国方面会相信中国所说的吗?中美双方究竟谁误判了谁呢?

  在一些中国人看来,显然是美国误判中国。

  中国人都知道,在当今中国,一些人对美国极度崇拜,这些人对美国之亲之爱,甚至胜过美国人自己,任何人只要对美国说一个不“字”,都要遭致他们的攻讦谩骂;还有一些人同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句话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他们同美国的关系,这些人对美国、对中美关系抱着各种各样绮丽的幻想;而真正厌恶美国霸权,认定美国亡我之心不死的人,在中国很可能是少数,或者稳妥一点说,至少并不占主导地位。所以,就总体而言,当代中国对美国没有多少敌意,中国的崛起也并不以美国为目标,这与当年的德国不同,当年德意志帝国崛起,目标就是要压倒大英帝国。但中国的发展崛起并不针对任何人,并不是要压倒美国。一句话,中国并不反美。对于这一点,美国的战略团队及美国的决策者们不会不知道。

  但是,这充其量只是中国的主观意图,而美国的战略家们所看重显然不是意图而是能力。世界上对美国深怀敌意、坚决反美的国家很多,但美国对此毫不在意,美国在战略上所聚焦的是能力,只要哪个国家具备威胁美国的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美国在战略上防范警惕的对象;只要哪个国家具备改变国际秩序、削弱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力量,那么,这个国家就是美国的最大挑战与威胁,而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言,“俄罗斯充其量只是地区性强国,中国才是美国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所以,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现有世界秩序并进而颠覆美国的全球霸权,对美国来说,这个挑战既是最大的,也是几率最高的。

  这无关乎中国的主观愿望。许多中国人对中美关系发展充满期待,认为只要中美双方都秉承美好的愿望,改变心态,抛弃冷战思维,中美关系就能逐渐好起来,就可以避免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似乎这个什么修昔底德陷阱只是大国一不小心才了陷进去,只要中国足够小心就可以绕开了。我们说,这注定只是中国的一厢情愿。事实上,就算是对美国而言,美国也不是一定要拿中国过不去,问题是中国的发展壮大的确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削弱美国的霸主权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这种结构性的战略矛盾下,美国只能把遏制打压中国当做挽救自己的唯一渠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也无关乎中美之间的具体分歧。许多人习惯性的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不时紧张,是因为存在一系列严重的分歧,如台湾、钓鱼岛、南海诸岛、人民币汇率,以及民主、人权等等,只要双方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谅解,中美关系就能好转起来。基于这样的判断,所以他们所努力的着力点之一,就是“扩大共识、减少分歧”。

  其实,这些分歧本身都无关宏旨。假如中美两国之间不存在深刻的战略对撞,上述分歧不管多么严重,都可能通过谈判来解决,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交易。问题在于,将上述问题放在战略大背景下来考量,这些问题就不简单是什么分歧,而是美国制衡中国的立足点,不会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比如台湾,1949后的几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已经把台湾划出美国的防御范围了,因为台湾对美国并没有什么难以割舍的价值,后来西方拉下冷战大幕,台湾才重被称为战略上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的得失已经关乎战略上的成败,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成了中美两国深刻战略对撞的一个缩影。

  这也不是什么“合作”、“共赢”可以对冲消解的。长期以来,一直有人对中美“强化互信、深化合作”抱有巨大的希望,他们认为,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只要不断扩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就可以冲淡彼此之间的分歧,直至消解这些分歧实现最后的共赢,也就是说,中美之间实现良性的竞争,最后将没有失败者,而将双双赢得胜利。

  我们说,这样的论调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欺骗。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战略竞争从来都属恶性,从来没有“良性”一说,也从来没有什么“共赢”。曾几何时,冷战结束之际,西方媒体大造什么冷战没有失败者,苏联与美国共赢、共同击败了冷战的舆论,当此之时,中国的舆论也跟着着实起哄了好一阵子,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可耻的欺骗。中美之间也不例外,如果这能有“共赢”,那么,早在美苏之间完成实现了,也轮不到今日之中国。

  所以,中国是不是美国的挑战,这不取决于中国的意图,而取决于中国的能力。如果中国仍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即使喊破天说打倒美国霸权,美国也不会在意;现在中国不但快速发展追赶美国,而且还呈现出不久即将超越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温顺老实得如同一只兔子,美国大老虎也从内心里发抖战栗,必定以为还是赶紧吃掉的好,这将是比任何其它方式都保险都令人放心的办法。人类社会的法则从来都是在生物法则的基础上演化来的,战略法则看似深奥,实则至浅至简。

  所以,中美战略对抗不可避免,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些中国人信誓旦旦说服美国的努力必将归于失败,这无关乎谁当总统主政美国,中美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来什么“战略互信”,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战略家们永远也不会相信即使中国实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美国仍然可以独霸世界的神话,这根本就是没有保证或者说任何保证都不可靠的事情,美国的战略家们坚定地认为,最好的保证就是美国永远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他们看来,甚至连相对的优势都不可靠,美国需要绝对的优势。这就是美国即使已经军事科技遥遥领先却仍然发疯一般研制新技术的原因。

  这是我们这一代所遭逢的历史大势。中国人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历史沧桑感,讨论事情展望未来总要论及世界形势与时代特征。从大战略视角看,历史的发展变迁已经把中国推到战略的风口浪尖上,形象地说,美国的身后就是中国,必须分出胜负,也一定要分出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美国放过中国把更后面的定位成威胁,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无疑等于是把美国的战略家当傻子,而把人家当成傻子的人,自己多半就是傻子。所以,中国对美国战略设计必须向好处努力,从最坏处着手,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支持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草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2. 公孙鞅之叹
  3.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4. 未完成的《反击》、以及反击进行时
  5. 历史文献:原河南省委宣传部长杨止仁给原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关于探讨历史问题的一封信
  6. 临终前,这位开国将军仍放不下这件事……
  7. 把武训比作张桂梅,不仅仅是张桂梅的耻辱,更是......
  8. 土埋到脚脖子的生活:一个被吞噬的中国乡村
  9. 一张试卷的正义,能有多大?
  10. 致2025年高考生的一封信
  1. 谁让你不争论?你该问问他是谁!
  2. 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先锋队背叛了初心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某些人已经疯狂到开始胡言乱语了
  5. 元龙:举邓旗、走邪路,鉴别这类改开敌对分子,首用毛泽东思想!
  6. 毛泽东的晚年超越了时代局限,没能理解他,是我们的悲哀!
  7. 县城官场正在向旧社会沦陷
  8. 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该禁了
  9. 子珩墨|最怕的不是仇恨毛主席,而是热爱毛主席的“伪君子”!
  10. 教室里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
  1. 小人吹不成伟人!毛主席的光辉,万丈不朽!
  2. 李克勤|叶剑英李先念未参加刘少奇追悼会:华国锋主持,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5月17日)
  3. 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从叛变到处决的内幕详情
  4. 孙中山巨幅画像不宜长期放置于天安门广场
  5. 一夫多妻公开回归、天价私宅赫然出现,什么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6. 当财政走向失控
  7. 中国又迎来了另外一个金融大鳄——景顺集团
  8. 内奸:倒查20年
  9. 江青谈京剧革命(中英文)
  10.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在摧残我们的下一代?
  1. 沉痛哀悼!香港毛泽东思想学会林敏捷会长逝世
  2. 举国“痛打”哈佛大学
  3. 照妖镜下无完人:写给一位自称“人民儿子”的人引言
  4. 全球化的风向变了
  5. 沉痛哀悼:崔凤金同志逝世!
  6. 忠县煤矿离奇破产,职工生计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