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世界通报核信息又“迟”又“少”
核恐慌加剧 韩部分小学停课
利比亚,西方干预主义的绝唱
美军部署太平洋意在威慑中国
洪博培离任前把球踢给中国
日向世界通报核信息又“迟”又“少”
参考家园2011-4-8 23:52:33
【日本《每日新闻》4月7日社论】题:日本给国际社会提供的信息不足
核电站事故引来全世界的关注,而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对此的反应却过于迟钝。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排放入海之际,日本既未向地方政府和渔业从业者、也未向周边各国作出详尽的事先说明,招致了各方抗议,在外交上出了洋相。菅直人政府应深刻意识到以下两点: 此次核事故的影响可能是全球性的而不会仅限于日本一个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日本心存同样的忧虑,也有一致的利害关系。
韩国外交通商部就日本在排放污染水之前未作事先通报表达了强烈不满。俄罗斯政府也表示担心鱼类受到威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6日在记者会上称,“各方指出了日本本来应作出详尽事先说明的必要性,我们必须诚心诚意地接受这种意见”。这是理所当然的。
日本也已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缔约国除承担防止海洋污染这种一般义务外,还要尽量少地从陆上源头排放有毒或者有害物质。松本刚明外相称“就国际法规定的义务而言(排放行为)不会立刻引发问题”,认为是否提供信息,要由日本自主判断。但是,“提供信息”并非什么写在纸上的义务,而是涉及这个因核事故而使世界陷入巨大不安的国家最低限度的职责和良知的问题。
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海洋和大气,就将不受领海和领空的限制而四处扩散。虽说放射性物质得到稀释后不会危害健康,但是持续排放意味着每天都在污染地球。如果有如此自知之明,希望政府再次深刻反省一下“向国际社会作出说明”这一责任的分量。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134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有意伸出援手,3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物资援助。搜寻失踪者和遇难者遗体工作得到了美军和各国救援队的鼎力相助。灾民言行之沉着,社会秩序之井然,令全世界感叹。地震后的日本和世界是紧密相连的,这种看法日益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面对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迟”且“少”的信息公开,各国政府和媒体的不信任情绪越来越强烈。政府应该携手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改变现状,今后要快速、详尽地向世界通报核污染信息和应对方针。偏于内向的应对方式,将导致日本和海外各国之间心生不必要的隔阂,同时还可能破坏好不容易才和国际社会构建起来的纽带。
【《日本经济新闻》 4月7日文章】题:核电站事故外交解释滞后
菅内阁向有关各国发布东日本大地震信息过于滞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包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排入大海,引起中国、韩国和俄罗斯等邻国的强烈反对。由于日本政府尚未作出充分解释,各国开始禁止进口日本食品。5月下旬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召开在即,消除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不信任情绪成为菅直人首相面临的重大外交课题。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和韩国对日本发出了强烈指责。
韩国驻日大使馆一位负责人6日质问道:“为什么将污染水排入大海?你们应该事先通知邻国。”日本外务省表示“今后会认真解释”。
韩国和俄罗斯对日本政府未充分公开信息进行了抗议。
日本在野党派纷纷表达了批评意见。自民党人士指出,政府未及时通知有关方面的行为十分不当。公明党人士质问道:“为什么不公开放射性物质扩散的消息呢?”
迟报现象并不局限于污染水信息。日法两国首脑3月31日举行会谈之际,法国总统萨科齐详细询问了注水和资源确保方法及周边地区辐射量等问题,并表示可以提供所有援助。这充分反映出法国对日本应对能力抱有不信任情绪。
核恐慌加剧 韩部分小学停课
参考家园2011-4-8 23:52:07
【韩国《朝鲜日报》4月7日报道】题:核辐射恐慌加剧韩部分小学停课
韩国气象厅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直接飘到韩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市民对核辐射的恐慌丝毫未减。
京畿道教育厅6日表示,已要求各所小学从7日开始停课,但是否停课将由校长斟酌决定。
韩国核安全技术院(KINS)院长尹喆浩表示:“网上的放射性物质相关资料不准确。”他说:“奥地利和挪威的资料缺少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量的相关数据,使用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当时的泄漏量,德国气象厅的气象分析资料则附带了‘不要用于评估辐射影响’的说明。”
利比亚,西方干预主义的绝唱
参考家园2011-4-8 14:29:28
热衷于倡导干预理念的西方强国,将缺乏实施更多海外干预行动所需的经济实力或民众支持,而新兴经济强国,则对干预主义的整套理念深表怀疑。利比亚战争与其说昭示着新黎明的到来,不如说是标志着自由干预主义的绝唱。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31日文章】题:利比亚是对西方来说的绝唱(作者该报国际事务首席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
利比亚战争远远不只关乎穆阿迈尔·卡扎菲一人的命运。战争的结果将在整个中东地区引起反响,并影响今后数十年的国际政治。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处于危急关头。
支持对利比亚进行外部干预的人认为,他们不仅是在为制止发生在利比亚的暴行而战,而且也是在为未来奠定的里程碑而战。他们想要表明,独裁者可以屠杀本国公民的时代行将结束。法国哲学家贝尔纳·亨利-莱维表示:“在这件事上,重要的是‘干预的责任’得到了认可。”亨利-莱维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与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之间发挥了不可思议的桥梁作用。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当独裁者毁灭本国人民时,世界强国有权利和义务加以干预。”这种观点在2005年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纪思道表示,干预利比亚行动就是“在落实这个新理念”。
“保护的责任”原则(俗称为R2P)如今发挥了切实的作用——若能这么想该多好。反政府武装正沿着利比亚海岸线快速推进,干预行动的支持者想必欢欣鼓舞。
新兴强国质疑干预主义
美军部署太平洋意在威慑中国
参考家园2011-4-8 14:15:13
洪博培离任前把球踢给中国
参考家园2011-4-8 14:23:06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6日报道】题:洪博培表示,需要改变的是北京,不是华盛顿(记者
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6日在上海的鲍大可-奥克森伯格年度中美关系讲座上发表了讲话。在他卸任驻华大使并可能回国参选总统前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洪博培似乎是在敦促中南海而不是白宫进行变革。
他谈到了如何改善中美关系的问题——这次他主要把球踢到了中国那边。
“不管你喜欢与否,世界的眼光现在都落在美国和中国身上,”洪博培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为了我们两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加强合作的习惯。”
洪博培认为这两个大国之间相互了解的关键是“对等方”不间断的人际交流。他并不鼓励借助“推特”或“脸谱”网站发动革命,他说相比“贴心”的关系,这些东西“只是工具”。
虽然如果参选的话,51岁的洪博培肯定会拿自己对中国的了解来吹嘘,但他似乎认为,对中美关系来说更重要的人事变革应该是中国领导层增加新的血液。新官员 “会以更深远的世界眼光来看待问题”。
在30分钟的讲话中,他不时用汉语开玩笑,并说他们一家在北京的生活是“我们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两年”。
洪博培说,他希望两国关系在目前已经取得的“难以想像”的高度上进一步提升。两国要培养“合作的习惯”,美国人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在过去100年中都经历了什么。
不过他也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中国,“因为一些不受欢迎的事件而不断地开启或切断关系是一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为表示不快而取消会议无法促进彼此的相互尊重”。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7日报道】题:美国驻华大使:坦诚是美中关系的关键(记者
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昨天在上海演讲时说,“坦诚、频繁和直率地进行辩论和商讨”的能力体现了中美关系的牢固性。他在不时出现措辞强烈的演讲中也多次提到了人权问题。
“检验我们关系牢固程度的是我们公开坦诚讨论一些有时会使一方不快的问题的能力,但这样能把问题放到桌面上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解,”洪博培说,“假如关系不够牢固,假如没有坚实的基础,那就不可能公开地交谈,也不可能以直接和坦率的方式来谈。”
在30分钟的演讲中,洪博培强调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积极因素以及“共同利益”。但他又说,要发展“共同价值观”还需要做更多的事。
即将在本月底卸任的洪博培警告说,“分歧经常主导了我们的交流,影响了我们合作的热情”。
“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是深远和众所周知的,”他说,“这并不奇怪,比如,美国仍会继续努力推动尊重普世人权,这是美国经验的重要延伸,也是我们世界观的基本原则。”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6日报道】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6日对中国的人权记录提出了批评。为防止使双边关系复杂化,并给高层官员带来尴尬,外国外交官在中国一般会避免这类对中国政策和行为的公开批评。通常,在有当地精英人士和大型媒体参加的论坛一类活动中,外交官会格外注意这点。
相关文章
「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
